朴一龙,曲柏宏,曹丽
(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 133002)
园艺作物栽培学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主要研究花卉、蔬菜、果树等园艺植物的栽培与管理技术,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弊端,导致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普遍不高。近年来,国家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创新创业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选择,园艺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通过教学来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尤为重要。
(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传统园艺作物栽培学教学多采用“授受制”教学模式,课堂上主要讲解园艺作物栽培的理论知识,等到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再集中进行生产实践。这种理论与实验分开的教学模式,既不利于学生掌握园艺作物栽培技术,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导致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也有部分学生对实验教学的目的不明确、不清楚,全程处于被动操作的状态,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课时不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园艺作物栽培学课时呈缩减趋势,且实践课时数甚少。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数不匹配,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较少,无法真正地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去,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素质,与创新创业的需求相脱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新形势下的国家号召和诸多大学生的选择,也是当前很多高校开展专业教学的重要原则,依托这一原则,高校毕业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创业需要相对接,进而实现创新创业。在创新创业需求导向下,园艺作物栽培教学可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1)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学生系统获取理论知识与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参考,在园艺作物栽培学教学中的作用显而易见。故而,创新创业需求导向下的园艺作物栽培学教学,必须合理选择教材,及时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可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同时参考花卉学、蔬菜学、果树学等内容,广泛阅读相关的新闻报道、学术文献、专业期刊,并充分利用微课等网络资源来编写园艺作物栽培学教学讲义。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必须做到花卉学、蔬菜学以及果树学三者的良好配合与衔接。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等方式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合理协调不同课程之间的关系,在保障知识衔接性的同时,避免知识脱节、相互重复等问题,给学生呈现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园艺产业生产现状以及实际生产需求,及时补充最新的作物栽培技术以及科研成果,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体系。同时要结合本地区的地理特点、气候特点,详细讲解本土典型园艺植物的栽培技术,指导学生掌握园艺栽培的方式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外,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繁简适宜,积极构建与实际生产紧密联系的教学知识体系,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创新。
(2)改革教学形式。首先,活跃课堂氛围。园艺作物栽培学的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单调,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应注重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例如,我国有很多关于果树的典故,可以通过讲解典故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还可将蔬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讲解不同蔬果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的作用等,在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其次,学生自讲与讨论课方式。园艺作物栽培学教学可以采用教师主讲结合学生自讲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采用学生自讲的方式,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另一方面还能锻炼学生的口才、胆量和勇气,从而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讨论课需要师生共同进行研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挖掘集体智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可结合教学情况以及教学进度,适时开设讨论课。例如,在学习种植园规划设计这节课时,就可以采用讨论课的方式,指导学生探究如何进行果园规划、布局、定位,如何分配经费,并尽可能做到效益最大化。也可根据学生人数、成绩、性格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一组是小组长和导师负责制。不仅可以在小组内展开作业、课程论文、思考题等互相讨论,还可在小组之间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和讨论。
再次,实地讲授。由于园艺作物栽培学教学的实践性非常强,可将部分理论知识安排在实验教学基地进行,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授课,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可将识别树木品种、观察作物物候期、芽的种类、嫁接、修剪、防治病虫害等知识在园艺教学实验基地讲解,通过直观的方式进行授课讲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另外,强化园艺作物栽培学的实验教学改革。针对园艺作物栽培学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必须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将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合理分配,使两者的进度、内容密切联系,促使学生以独立操作的方式掌握园艺作物栽培的基本概念、原理、操作技术等知识。可以小组方式开展分散生产教学,每三人一组,教师给出题目范围,学生结合自己的喜好选择、设计,并在行业龙头企业内完成,最后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
总而言之,教师要不断提高授课艺术,做到内容重点突出,讲授条理清晰、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学生通过听课学习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相关参考书和期刊,上网查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文献,以扩大知识面,加深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课后学习中发现问题可及时与教师讨论,形成课上与课下的双边活动。教师在充分运用投影仪、幻灯片等先进教学工具的同时,也应积极响应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应用,例如,教师可利用在线精品课程网络平台进行慕课教学,还可将本学科的关键知识点如春化作用、育苗嫁接技术等制作成5~10 min的微课小视频,课前让学生自己预习和观摩,课上组织学生进行提问和讨论,打造充满活力的智慧课堂。
(3)加强教改支持力度。首先,加大队教学基础设施以及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园艺作物栽培学属于园艺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需要完善的教学设施以及教学实践基地作支撑,以更好地保障教学质量。近几年,延边大学不断增加对园艺作物栽培学的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对改善实践教学环境起到了显著作用,建立了2个高标准的温室大棚、园艺植物育种生产基地,从而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其次,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园艺作物栽培学教学对教师师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高校应当定期安排教师外出考察、培训和进修,全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高校还应积极引进动手操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园艺栽培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促进相互交流与学习。
再次,加强与校外实践基地的联系。与校内教学基地相比,校外实践基地的训练环境更真实,也更接近学生的需求,是锻炼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场所。高校应加强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开阔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可加强学生与专家之间的交流,积极学习专家的宝贵经验,全面提高园艺作物栽培学教学质量。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学生可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实现课内、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高校还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使其认识到参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在实习期间踏实肯干、勤奋好学,尽快掌握园艺作物栽培的技能与知识。
综上所述,该研究以园艺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为切入点,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强化教改支持等角度,详细论述了创新创业背景下的园艺作物栽培学教学策略,多方面入手,旨在全面提升园艺作物栽培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