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银 官千翔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对人的活动具有导向和指点作用。邓小平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1]。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应当坚信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正确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高度的求真务实的态度,做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从国家层面来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2]。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方针。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实情况相结合,率领中国人民走进小康社会,走近共产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巨大的指导思想引领。从社会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指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从个人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人类活动的指南针。因此,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品质,塑造追求真理、关怀人类的伟大人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能够有效帮助当代大学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对于共产党、对于人民的伟大指导意义,从而使其树立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做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在以互联网连接起的世界各地的交往时,也存在各种因种族、宗教、贫富差距悬殊等社会问题。在生产、贸易、资本席卷全球时,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也在悄无声息地加以渗透,其中也包括消极、腐朽、庸俗的文化。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在驳杂的国际形势下,正确把握在社会主义出现滑坡的时候,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望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和必然趋势,是每一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但纵观当今,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现况不容乐观[3],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的疏忽。针对这一问题,有些高校课题组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剖析。调研指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相当使人担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比较浅薄,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简单的理论说教,没有实际效用;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没有使其深入人心;三是方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当中孕育着诸多矛盾让理论和现实存在很大差异。这些缘由致使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不坚定,不稳定,信念有所亏欠,从而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积极性不高。
(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的成效有待进步。从教师方面来看,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而且教学方式单一,只是主要以口授为主,缺乏直观生动的实践教学,在教授过程中较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方面来看,部分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与自身生活联系不大,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和功利化的学习态度亦导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学习效果不显著。
(三)高校对马克思主义课程的考核方式单一。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的考核,仅限于两张试卷,这让学生抱着一种应试的心态去学习这门课程,平时死记硬背,走马观花,没有真正学通弄懂,就跟教学方式一样单一,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缺乏相关的实践活动支撑课堂教学理论,没能使部分同学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作用。
(一)注重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深阅读。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只是简单的说教,也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已成为过去式,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但马克思主义仍然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必须要用辩证的方法、长远的目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及其对社会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学问博大精深,其著作卷帙浩繁,人们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和领悟其精髓要旨。唯有亲身专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刻苦钻研,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理解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读懂弄通,切忌断章取义,才能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艰辛的发展历程,才能深刻体悟马克思主义穿越数百年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的深邃思想。
(二)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只有将真理回归到指导实践中,才是真正学到了马克思主义,才有可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才谈得上理论联系实际[4]。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做好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领,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了解我党的大政方针,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与时俱进,因此,必须着眼于时刻变化发展着的实际,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这也是学好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
(三)积极弘扬学习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学风问题是一个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问题,必须大力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学习环境[5]。在马克思主义教学课程上,努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在课外实践中,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倡导学生积极参加,这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而且还能时刻处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氛围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四)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对于大多数高校学生而言,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些艰涩难懂。是的,马克思主义极其高度的抽象性、实用主义学风的不良影响以及课程教学学习的公式化、填鸭式,这些因素都无法使当代大学生积极有效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鉴于此,必须加强高校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鼓励教师掌握多种多媒体教学方式,比如使用各种录像,电影等多媒体设备,同时提高教师讲课艺术和水平,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从而提高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课程的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引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事业不懈奋斗;同时,也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不断发展。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时代的号召,更是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要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传好时代的接力棒,勇当时代的先锋模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6]。作为大学生,应当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