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 中国传媒大学
EMOJI,根据日语“绘文字”罗马音(e=图片mo=写ji=字符)拼读而来,是20世纪90年代末由栗田穣崇设计的12×12 像素的表情符合。随着日本各大无线电通信公司的竞争,Emoji 表情也在不断丰富变化,并逐步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由苹果公司的iPhone 从iOS2.2 起支持软银股份有限公司的emoji 表情符号,2015年4月9日,苹果公司正式发布IOS8.3版本,并对emoji 表情符号进行全面更新,包括表情中人物的肤色、性别、国家等,以来解决emoji 表情在之前带来的区域性歧视问题。随后,各大社交平台均设计推出自己的emoji 表情,使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网络空间的符号。
施拉姆认为,虽然我们很难系统地将非语言的符号编成准确的语言,但是这些非语言的符号仍然传递了许多不相同的信息;布鲁默学派概括符号互动论,认为符号是可在解释过程中获得和改变的。在社交媒体人际互动过程中,受众交流互动的动作、表情等信息均处于隐藏状态,真实的个体并未展现,且纯文本的交流缺乏语气、语调等因素,并不能够真实表达情感需要,而真实、立体的话语情绪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十分重要。
正如前文所述,emoji 表情主要由现实中存在的元素构成,作为一种辅助补充性的符号,但不能完全表现真实人际交流下的现场感,也正因此在社交平台使用过程中,受众沉浸在非现实互动环境下,为受众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人际互动空间。
比如,“我很激动,激动是一个抽象形容词,纯文字信息显得单一声音,然而受众使用emoji 表情,可直接发送激动的神情,是双方在虚拟对话空间中更形象、更具体验感。”目前,以苹果ios 系统的emoji 表情为例,在设计层面,即便是生气、悲伤、痛哭等负面情绪的表情也通过夸张、搞怪、可爱的视觉形象来体现,一定程度削弱了原本真实情绪下的负面能量。使人际传播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拉近了对话双方的距离,互动空间变得更和谐。此外,在人际互动空间中,社会互动会不断更新主体对于客体的认知态度,emoji 表情在不同的话语空间中,表达的意义也会由对话双方的共有语境来决定,互动空间所传递的信息也会随之而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即是emoji 表情符号的编码者也是解码者,编码者指的是在聊天中发送表情符号的人,在进行编码时,根据传播对象的不同来选择使用emoji 表情符号的类型、数量或尺度等。Emoji 表情符号的解码者则根据对方的表情符号做出回应。在解码编码过程中,实现互动。
由于网络社交平台的虚拟性,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受众可隐匿自我身份进行个体形象塑造,在虚拟的人际互动空间,通过对emoji 表情符号的选择来重新构建自我形象,多元表情符号的运用使多元个体形象得以呈现。网络人际传播的对象往往具有偶然性,也同时具有匿名性的特点。这使个体呈现的样态与其在真实世界相比大不相同。比如女性大多喜欢使用“可爱、乖巧、卖萌等”emoji 表情符号来塑造自我形象;而男性大多喜欢“酷、帅、调皮等”emoji 表情符号来塑造自我形象。当然在不同的传播对象、不同的传播语境下,受众可以使用不同的emoji 表情符号来构建一个完全不同面貌的自我。
除了塑造个体形象,大多数受众还通过使用emoji 表情符号塑造网络文化群形象,对群体产生自我归属认同,打造成一个更易于被网络受众所接受的形象以避免被隔离。此现象主要体现在社交群聊中,庞勒曾在群体特征研究中写道,“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采取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式成了一种集体心理。”不难发现,受众在社交群里中发送emoji 表情的频次是非常多的,一是在不熟悉的社交群中,通过emoji 表情互动,避免话语尴尬,加快融入群体,实现低成本维持社交关系或者在无话可说时通过发送emoji 表情来获取存在感;二是在熟悉的社交群中,利用emoji 表情来塑造个体在群聊中的形象,实现身份认同,使个体找到组织感,形成一种“表情消费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使用emoji 表情符号超越了文本信息的苍白,在社会群中,有时为打破沉默的螺旋效应,受众借助emoji 表情来辅助发表意见,使语言变得更柔性。通过这种方式,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实现群体身份认同,重新获得身份定位。
在今天的碎片化、快餐式的网络社交平台,人际传播不再是单一的文字信息表现,emoji 表情这一非语言视觉符号在维系低成本网络社交、塑造个体形象、构建非现实对话空间等方面有着一定正向效果,为人际传播提供了不同于文字交流的沟通方式,正逐步改变着传统的网络人际传播。Emoji 表情符号的使用简化了网络社交平台从文本到情绪、从理性到感性的过程,直接作用于受众的情感反馈。但由于其不具备文字的稳定性和统一性,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会产生理解歧义,尽管如此,emoji 表情符号作为互联网盛行下的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化的不断互动,emoji 表情符号也不断更新换代,改变的是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最终将影响后代人的语言使用习惯和传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