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钦
(巢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8000)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个人观点、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动能被彻底激发,他们对涉及国家时政热点、高等教育发展态势、教学管理体制、师德师风、学术规范以及奖助政策等网络热点事件极为敏感,能够瞬间点燃情绪、造成社会影响,形成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大学生积极参与网络参政议政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未来主人翁意识。但是,由于大学生思想的不成熟,一些误导与煽动大学生、瞬间点燃群体效应并严重损害高校公信力的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时有发生,使高校管理决策制定与实施面临着更加多变而复杂的舆情生态,迫切需要变革传统的决策模式,构建科学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而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辅导员作为高校管理层和大学生之间的桥梁,起到沟通、协调和疏通的重要作用,是网络舆情引导的最前线和中坚力量。因此,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辅导员需要具备怎样的执网能力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自媒体(We Media)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1]。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的高速发展,自媒体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由广播式传播向点对点式的互传模式转化,普通大众由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向信息接受者和制造者双重身份转化。通过自媒体传播模式,大众的观点、意见和情绪等用户生成内容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四通八达。因此,自媒体又被称为“草根媒体”“个人媒体”[2]等。自媒体的自由话语权、信息共享的即时性、信息传播的潜在性和社会交往的增强性等特点深受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已经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深度融合。正如世界知名的自媒体平台Facebook,发源于高校,壮大于高校,是全球大学生最喜爱的自媒体平台之一,而今成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自媒体之一。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72亿,而学生网民占比最高达25.4%[3]。大学生网民数量庞大,对于网络新事物、新思维比较容易接受,自媒体的典型特征与当代大学生的特征产生了共鸣,形成同频共振效应,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大众传播模式下,学校官方传播占主导地位,大学生普遍处于信息接受者角色,对学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缺少表达意见的渠道,个体主体意识处于被压抑的状态。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自由和去权威化的传播特征唤醒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参与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他们敢于在网络上直面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和缺陷,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评论。大学生的网络声音引起了高校管理层的重视,有些甚至成为高校管理改革的催化剂。
当代大学生以90后和00后为主,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和新思潮,思想的不稳定性比较明显。调查显示,相比较90后,00后具有更加优越的经济和物质基础,物质追求明显下降,但人生追求逐渐模糊,存在更为明显的孤独感、无人生方向感[4]。思想上的独立性和时代文化的多元性,加之群体的极大相似性和敏感性又容易对社会热点事件产生一致的观点和看法,形成明显的舆论倾向性。而自媒体言论的自由性和个体身份的隐蔽性,往往掺杂着大量虚假信息和谣言,当大学生群体无法正确做出判断时,舆论的负面导向将破坏高校和谐稳定的校园政治生态,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社会影响。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调查结果显示轻度以上网络依赖的大学生占比达到81.69%[5],而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海南省大学生手机成瘾率达到26.9%[6]。除了社会经验少、喜欢猎奇、爱好娱乐、自控能力较差等个体因素外,自由、开放、虚拟和高科技等网络因素也是吸引大学生网民的重要原因,为大学生寻求刺激、宣泄个人情绪、网络虚拟社交提供了空间和平台。因此,网络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调动大学生网民敏感的神经,而一旦网络事件调动了他们的猎奇心理,他们便会利用自媒体即时、迅速的将舆情信息共享到“圈子”里,而自媒体“核心-边缘”式的传播模式,很快将舆情信息同步互动式的传播到整个网络,而在互动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观点和事件,从而产生爆炸性的评论内容,使事件发酵为舆情事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这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7]。因此,执网能力从根本上讲是执政力在互联网上的体现,是网络时代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备的管理技能。
辅导员在高校中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的“政治领路人”,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者。在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由单纯的线下教育转为线上线下联动、虚拟与现实结合,面临的环境和问题更加复杂多变,极大地考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因此,高校辅导员执网能力是指辅导员在其职责和权责范围内依法掌控、管理、疏导和运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舆论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提高执网能力就是要科学认识高校网络舆情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成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增量。从构成要素来看,高校辅导员执网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素养三个方面。知识主要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舆情引导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自媒体平台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技术,素养则主要包括网络媒介素养和网络危机公关素养等。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中对高校辅导员执网能力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了概述,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及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及宣传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现代科学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网络技术基础知识、传播学基础知识等。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辅导员除了需要具备以上基本理论知识外,还需要了解“互联网+”、网络新媒体传播特征、大数据时代的管理变革、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等新兴前沿理论知识与方法。在网络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越来越呈现出爆发时间短、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参与网民多、真假莫辨等大数据特征,而正确认识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特征,才能正确的引导高校网络舆情。因此,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是高校辅导员当好网络把关人的重要前提。另外,及时了解党中央关于高校网络建设和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也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必要途径,如《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等。
辅导员执网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日之功,需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技能。按照技能水平高低,将辅导员执网能力技能要素分为三个层次:熟练使用自媒体技术的能力、有效引导网络舆情的能力、网络舆情引导的研究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力军,必须了解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环境和网络行为特征。熟练使用微博、论坛、微信、QQ等主流自媒体技术,熟悉大学生网络用语的特点和规律,及时把握学生的网络思想动态是辅导员执网能力的基本要求。只有熟练使用网络自媒体技术,才能及时的掌握大学生网络舆情动态,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网络主题班会、网络心理辅导等创新性的“微思政”网络教育形式。
知网才能知情,知情才能引导。高校辅导员在熟练掌握自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应进一步了解网络舆情传播特征和规律,及时掌握大学生网络舆情动态,有效整合网络资源,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教育引导。辅导员可对大学生关心、感兴趣的社会和校园热点话题第一时间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权威信息和引导性的舆论信息,牢牢把握网络话语权。同时,针对鱼龙混杂的网络语境,辅导员应该根据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对虚假的网络谣言,企图歪曲事实、引诱大学生的不良语言予以驳斥和抵制。
理论研究是指导实践的基础。高校网络舆情的突出特征是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涉及到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只要是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都有可能成为网络舆论热点,并且超越时间、空间和地点。因此,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辅导员要结合工作经验、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高校网络舆情开展深入的研究,分析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特征和规律,研究大学生网络生活规律,不断创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和方法。
高校辅导员执网能力的核心素养主要是网络媒介素养和网络危机公关素养。网络媒介素养是指人们了解、分析和评估网络媒介,并利用网络媒介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或创造信息的能力,不仅包括利用网络媒介的方法和技术,还需要具备批判怀疑精神以及网络道德素养。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媒介素养具有特定的内涵,在本质上是利用互联网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以便于更好地利用网络媒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8]。在众多因素中,网络道德素养和辩证理性的媒介观尤为重要。
高校网络危机公关指的是当高校由于网络舆情事件使学校面临群体性或突发危机事件时,高校管理者所采取的各种公共关系活动。对于已经形成的舆情事件和突发性事件,辅导员要结合自身理论修养,理性判断舆情事件发展态势,及时公布权威信息,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允许大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把握自己的网络话语权,主动传播网络正能量,正确引导大学生支持积极向上的舆论观点,防止舆情危机进一步发展。
网络自媒体融入大学生生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网络舆情也已经成为高校政治生态的有机组成,虽然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网络舆情对于当代大学生增强主体意识、强化责任担当精神具有积极的一面,且当代大学生追求积极、健康、向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本质是没有变的。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树立新的网络舆情引导理念,不能一味排斥,在网络舆情视域下,增强自身执网能力建设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