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 荣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部,安徽合肥230001)
传统体育教学受“身心二元分离”思维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身体”这一变量,使得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无法实现“身”“心”全面发展。在具身认真理论下,体育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身体,充分发挥身体在认知过程中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下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认知主义认为,认知是可以被计算的,人类的认知过程与计算机符号加工过程类似,人的大脑相当于计算机,都是一种对信息处理、操作加工的过程。尽管对于二者来说,其结构与动因有所不同,但在功能表现上却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即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一种“计算”。总而言之,认知虽然表现在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之上,但这一过程并不依赖于身体,是一种较为独立的功能。而具身认知理论并不认可传统认知主义所表达的这种观点,它认为,人并非机器,“人脑”也要比“电脑”复杂的多,因此计算机的符号加工模式并不能代表人脑信息加工模式。心智在人的身体之内,无论何时它都占据着一个特殊的空间,并且面临着一个具体的方向,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同时这也是具身认知理论构成的基础。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思维与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身体,并且发端与身体,人的大脑神经构造、身体构造共同决定了我们怎样去看待世界、认知世界,人的生理体验与心理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心理体验激活生理体验,反之亦然。人的认知之所以是具身的,并不是因为认知活动需要以神经构造为基础,而是因为我们的知觉与运动系统在概念形成与理性推理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基于此,具身认知理论并不认同传统认知主义的观点。
法国哲学家、知觉现象学创始人梅洛·庞蒂认为,虽然人的意识能够操纵身体,但从身体主体性来说,它并不单纯依靠意识来掌控,意识只是身体主体性得以展现的一部分,身体自身也具有一定的主体性,并反作用于人的意识。简单来说,身体最初的主体是一种自发的身体意象性,而不是单纯的意识表达。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主要是以身体练习、技能学习等身体性活动为特征,同时也是通过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互相碰撞、交流,从而使得身体主体性不断得到完善,体育教学意义得以重新构建。因此,具身认知理论下的体育教学是以身体作为主体,既激发了作为肉体生命最初意象性的原始动力,更彰显了体育教学实践所构建的身体的生命价值与意义所在。
在体育教学中以身体为主体,才能够充分实现学生身体的自主性,并且在身体运动过程中展现出身体的创造性,使得学生对运动技能领悟更加深刻,使得体育教学效果得以充分体现。如果忽视身体的主体特征,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身体活动加以规范限制,在动作评价方面过于追求整齐划一,那么对于学生个性发展将会造成不利影响。学生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学习的过程的关注程度,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生理条件、心理感受,身体认知特点出发,教师应尊重这些属于学生的独立特性,尊重学生身体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也就是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是与传统体育教学那种单向的、简单强制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区别。这些要求体现了学生认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身心自由实现良好发展。基于此,具身认知理论下的体育教学应对外在的技术规则加以摒弃,更加注重“身体合作”,并将其作为教学主体取代以往的“知识交流”,通过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并结合心理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兼顾,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主体性地位,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身心的特点与长处,有力地塑造健康活跃的身体素质和健全完善的心理人格。
体育教学与一般文化(体育教学与传统教学不是一个对立范畴)知识教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即一般文化知识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智力教育,而体育教学更加注重身体教育,即对身体素质的锻炼与培养。从认知角度来讲,一般文化知识教学更加注重对智力的认知,而体育教学则以身体训练为载体,认知过程即是体育技能训练学习过程。对于体育教师来讲,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身体动作的展现,这种身体展现是双向的,一方面需要教师自身应在在教学中做到“身体力行”,通过更加直观的身体示范对体育知识进行更为详细全面的诠释,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学生的身体动作练习,单纯的理论学习无异于“纸上谈兵”[1]。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来看待体育教学,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需要在教师的指引下,借助身体练习完成认知过程的加深理解,充分发挥身体的自主性及创造性,具身认知理论下的体育教学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改进,并没有完全否定其传统教学形式的意义,而是在传统教学形式之上,针对传统教学弊端,对传统进行变革,以促进体育教学更进一步发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师与学生,更加注重两者情境的互动生成,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灵活运用诸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使得学生身体互动性得到充分体现,以排球教学为例,在进行“双手胸前垫球”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分组,要求两人一组,互抛互垫,使两人在合作过程中通过互相观察对方的身体动作,垫球技巧等,互相学习对方好的技术动作,指出对方动作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有效促进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的生理体验与心理体验共同决定着人的认知过程。当人进行某项运动时,自身的身体动态身体感受会提供一个标准,有助于帮助人们对于未知事物进行更加良好的认知,获得更好的认知体验。体育教学本就注重身体素质的锻炼与培养,更加注重身体体验,利用身体来体验运动技术的“力与美”,因此从身体角度出发的具身认知理论对于体育教学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对于一些运动技术来说,其本身由来已久,经过多年的发展改进,自身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人的精神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体育教学具备了理论(精神)和技术动作的双重属性。所以对于学生来说,针对同一运动技术,即使整体上都具有类似的学习领会,但从身体表现来看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恰恰证明了不同学生在身体上表现出来的认知差异的存在,虽然运动技术在表现上有正确错误之分,在评判标准上有具体的指标加以衡量,但教师对学生的运动技术评判应不仅仅包含这两点,在进行运动技术教学时,若只按照规范性和正确性为最终目的,那么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势必会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同时也影响学生学习体验性,基于此,需要教师结合体育教学自身具备的知识与技术的双重属性,适当放宽技术标准,在不违背体育技术大体规则的前提之下,更加注重学生具身体验的激发,肯定并鼓励学生进行身体体验,并在体验之中融入自己的创作、加入自己的理解,使其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得以彰显[2]。
受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影响,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依然固守传统、墨守成规,采用灌输式开展相应教学,体育教学在标准化、效率化要求上“矫枉过正”,使得体育教学理念变成了规训之学、管控之学,学生主体性无法彰显,学生个性被统统扼杀,忽视了“身体主体”的教学,导致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失去了固有的具身体验,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在具身认知理论下,身体不仅是指生理意义上的肉体之身,而是生理与思想、肉体与灵魂、感性与理性等融合为一体的动态有机整体,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需要兼顾学生身心共同发展,围绕身体实践,来彰显身体主体地位。具体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教师应注重营造一个以“身体实践”为主体的互爱与互动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通过协调好身体、环境与认知学习的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教师身体力行带动学生“动起来”,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彰显自身的主体地位。二是教师对学生主体个性特征加以充分考虑,结合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动态性、差异性,维护学生个性发展,通过进一步增强体育基本技能的练习,促进基本技能自动化生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于尝试挑战,与此同时,善于挖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予以学生足够的鼓励肯定,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三是教师应促进自身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的不断更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在教学发过程中为学生展现更多视角的教学,从而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感受传递身体语言,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身体认知特性、抑制身体的内在创造欲望,缺乏与心理的沟通与联系,教学目标功利性强,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针对上述这些问题,需要强化具身性教学方式体验,倡导身体思维,将身体思维认知融入到原有仅限于大脑的认知体系中去,共同构建新的认知的源泉和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身体思维加以利用,所谓身体思维指的是在身体运动中对自身思维意识产生的一定积极意义的影响,通过促进人、知识和器材等因素耦合,实现身体与思维的互动,互相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体育竞争对抗特性,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利用角色对抗、场景模拟、团队竞赛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进去,在运动过程中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充分激发出学生“身体思维”活力,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一直一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二者向来“主客分明”,教师作为教授者为“主”,学生作为知识接受者为“客”,在这种意识间性下,教师很难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一直处于“不平等”状态之下。面对这一问题,“身体间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视野,从体育教学实践中看待“身体间性”,要求教师主动打破师生之间的这一层不平等的“隔阂”,放低姿态,并积极融入学生体育技能学习场景中去,通过有效理解学生的感受,才能够找准学生学习的痛点,从而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以乒乓球正手推挡球技术教学为例,教师主动参与其中,身体力行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有效的身体对话,通过“喂球”等方式,帮助初学的学生尽快熟悉球性,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学生共成长,与此同时,通过适时增加难度,促进学生控制球的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具身认知理论下的体育教学在认知能力方面更加注重从学生身体锻炼培养角度出发,明确了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身体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教学互动性,激发学生的“身体思维”,从而真正实现学生认知层面上的“身”“心”结合,提高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