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自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9-03-22 03:31陈文琛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群体思政目标

陈文琛

(福建江夏学院 党委学工部,福建 福州 350108)

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要重视树立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通过树立他们的文化自信,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使其将这种情怀转换为投身专业学习、重视我国国情的具体行动中。树立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要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和人文科技环境。时代背景是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各种文化思潮涌现;人文科技环境则体现为在自媒体信息交流模式方兴未艾的情形下,大学生不但成为文化信息的接受者,还成为文化自信的传播者。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要与上述时代背景和人文科技环境相适应,并在创新的思政教育模式下树立他们的文化自信。“文化”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在聚焦高校思政教育职能的前提下,本文将突出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自信。

一、基于文化自信的思政教育目标定位

(一)定位于对社会主义制度文化优越性的认知

高校思政教育不仅要采取思想教育和宣传动员的方式,还要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有关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学理性教育。高校政治理论课具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在统一的教学大纲中引导大学生群体认识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不能在空泛的文字表述中来体现,而一定要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这为思政教育目标定位的落地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定位于对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内构性的认知

文化自身具有系统性,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必然内含诸多构成系统的元素。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面对文化元素需要作出取舍,取舍的原则是:能否紧密围绕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目标,是否紧密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这一原则,对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内构性的认知需要从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文化、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来展开。在各自的素材选择中,则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人文科技环境来具化[1]。

(三)定位于对社会主义制度文化主体性的认知

大学生群体树立文化自信,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思想观念的提升上,还需要落地于具体行动中。大学生群体通过社会实践(包括专业学习、职业素质养成),建立对社会主义制度文化认知的“否定之否定”的思辨过程,最终形成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辩证统一。

(四)定位于对社会主体制度文化发展性的认知

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植入学生脑海中,并引导他们利用马克思主义观认识我国社会制度文化发展的逻辑起点与归宿。为此,将思政教育目标定位于对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发展性的认知便不难理解。

二、定位驱动下的思政教育现状反思

(一)思政教育的学理性体现

高校思政教育主要以政治学理论课堂教学为载体,教学内容可以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法律与道德、形势与政策四个板块。思政教育所体现的学理性,便以上述四个板块的知识传授为主线。从文化自信视角来看,传统知识传授方式未能使大学生群体形成获取社会主义制度文化自信的合力,从而弱化了高校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制度文化意识形态教育领域的功效[2]。

(二)思政教育的系统性体现

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包括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等。然而,在现阶段对思政学理性知识点的传递中,部分思政课教师却未能将这些文化元素融为一体并较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中,可能会引出我国朴素唯物主义的知识点,但该知识点并未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相联系。可见,在思政教育缺乏系统性的情形下,难以为大学生群体建构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整体观。

(三)思政教育的主客体转换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引下,要遵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转换逻辑。但现阶段的思政教育中较突出客体主体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主要体现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及以闭卷和开卷考试作为测评手段的评价模式中。这样一来,马克思主义所内含的社会实践性便被显著弱化了,在思政教育中所产生的后果便是忽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制度文化认知中的客体主体化进程[3]。

(四)思政教育的思维启发性

在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政教育时,要重视对他们进行思维启发,使其能够自主完成对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发展演进方向的探究,并将探究意识带入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中。但事实上,目前高校在思政教育的启发性上仍存在短板和误区。

三、优化思政教育的着力点

(一)着力于思政教育进程的目标管理

针对文化构件存在的发散性与关联性特征,高校要着力于在思政教育进程中开展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由目标分解、目标协同、目标考核三个要素构成。高校思政教育要在课程教学范围、大思政教育下的职能部门范围内开展教育目标分解,并在党委牵头下进行思想教育目标的协同。在目标考核环节,则要针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养成效果开展评价体系建设。

(二)着力于在校本基础上的资源整合

课程资源含有课程教学的内容资源、媒介资源以及师资资源等构件。高校要围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进行课程资源整合,进而为大学生群体建构起相对完整的制度文化知识体系[4]。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开发校本教材。高校思政课教学以统一的大纲为指导,所以校本教材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材料,也可以作为本校学生的自学材料。在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还应重视电子化教材资源建设,即可以在线组建思政教学网站。该网站不仅可以满足教师的资源共享需要,也可以满足学生拓展知识面的需要。

(三)着力于突出知行统一的教育创新

知易行难,这一点也反映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为此,要着力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随着“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高校在思政教育创新中重视整合各职能部门的思政教育资源。然而,这种教育创新仍是一种封闭式思政教育形态。因此,当前的创新重点在于将社会教育资源纳入基于文化自信的思想教育中来。

(四)着力于对自组织学习系统的培育

所谓自组织学习系统,是指大学生个体之间通过自主、自觉的制度文化学习,不断强化文化自信。大学生群体在专业学习中已经具备了自组织学习习惯,所以对自组织学习系统的培育就在于围绕“文化自信”教育引入合理的组织管理模式。通过为大学生提供关乎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思想交流平台,使其在自主探究中获得制度文化发展的启示。

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对策

(一)整合高校思政教育师资队伍

首先要整合思政教育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整合的对象主要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辅导员、高校学工部和团委工作人员以及与文化体系构件相关的教学院系师资等。整合的方式为紧密围绕树立大学生群体社会主义制度文化自信,根据大学生所处的年级逐级提升他们的文化认知水平。要重视专业教学院系的师资队伍,他们可以在专业视角下向大学生传递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知识。

(二)以文化自信教育开展目标管理

高校组织架构属于直线职能型,因此各思政教育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职能壁垒,所以在提升目标协同绩效时要为此搭建在线工作交流平台,并定期召开基于大学生文化自信塑造的思政工作协调会[5]。在目标考核模式方面,则要将对大学生文化自信表现的动态跟踪情况纳入各部门的工作考核中。

(三)集体备课并结合校本教材开发

树立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制度文化自信,要从学理层面为他们建构起系统的相关知识,但现行教材类型难以满足基于文化自信的思想教育需要。解决这一现状的思路主要有:(1)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集思广益地将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文化、思想文化等知识点融入教材之中;(2)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发校本教材或者读物,集中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四)充分挖掘校外的思政教育资源

树立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制度文化自信,需要在知行统一下来完成,这要求高校充分挖掘校外思想教育资源。针对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传递,可以邀请民营企业家前来为大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向大学生阐发当前经济制度的优越性;针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传递,则可以邀请本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前来,就基层组织的政治优越性进行阐述;针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传递,则可以从“请进来、走出去”两个方面入手。

(五)发挥大学生社团组织管理职能

可以在高校专门设立制度文化研究社团,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定期开展社团活动,通过图片展览、视频播放、专题报告、社会实践等活动,进一步为大学生群体提供知行结合的途径,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优越性。

五、结语

高校思政教育的职能之一是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履行这一教育职能时应以课程创新姿态来对待。要将思政教育目标定位在对社会主义制度文化优越性、内构性、主体性、发展性的认知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应整合高校思政教育的师资队伍,以文化自信教育开展目标管理,集体备课并结合校本教材开发,充分挖掘校外思政教育资源,发挥大学生社团组织管理职能。

猜你喜欢
群体思政目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