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 齐迹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
国内期刊市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呈现出下滑的趋势,除了其他因素对期刊阅读市场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之外,期刊自身的内容经营——选题方向及质量,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而在出版质量重中之重的少儿领域,以知识打天下的少儿科普期刊,这种情况显得尤为突出。
期刊出版物由于其出版周期特点,往往提前两个月就要规划选题,在这种情况下去谈时效性,显然并不合适。虽然有别于报纸,不能做时效性很强的选题,但可以在“预期”的时效性上,做一些文章。
笔者曾做过两件有代表性的事情,可供期刊从业编辑参考。
一是节日、纪念日罗列,如表1。
在罗列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事情,比如针对性的“时效性”选题,如新年、端午、世界人口日等,这些都是有知识性可以延展内容的。这样可以有的放矢,提前规划,当读者拿到刊物的时候,时间点是有时效性的,会觉得期刊和自己的生活日常,是有联系的。
二是针对突发事件,提前储备作者资源。笔者在2016年江苏如东发生的一起抹香鲸搁浅事件中,因为有这方面的储备作者(参与塑化这头抹香鲸的大连某博物馆负责人),很快在第一时间出了替稿,这样,当月期刊的读者拿到刊物后,会发现自己眼前的是提前“谋划”好的选题。
国内的少儿科普已经发展多年,互联网上的各种问答和网帖也是层出不穷,就算是“十万个”为什么,也几乎可以说是回答殆尽,那么,如何规避炒剩饭的问题呢?
答案就是:角度。同样介绍一个知识范围的,也可以有多种角度。比如一个和生肖有关的新年专题。这也是一个很容易和市场选题重合的内容。但如果从世界上第一只上天的狗——苏联航天英雄莱卡来解读,这便是另一个借着狗年生肖,去讲一段改变人类历史的航天故事的好选题。
在说角度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提一个需要去探索的选题方向,那就是科普的学科交叉,传统的说动物就解读动物,说植物就解读植物的方式,其市场已经非常饱和。要想突破,就必须融合多个学科,融合自然、人文、艺术、文学和新技术的软科普,将会更受读者青睐,给读者有眼前一亮的认识。
欧美的很多科普出版物,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值得学习。但国内少儿科普期刊编辑,在这方面的接触很少,从笔者自己的业内沟通来说,很多期刊编辑甚至没有听过这种形式的合作。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接触此类信息,也就意味着编辑少了一条学习之路,无异于让编辑在工作中自娱自乐。
从引入方法和筛选条件来说,首先,需要编辑主动去找一些优秀的国外少儿出版社,期刊或者图书都无妨,在图书版权这块,一般不用担心是否已经在国内已授权,因为期刊授权和图书授权一般不重合。
内容上要确认国外的素材和本刊的方向基本一致,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本刊的不足。另一方面,要确认素材所对应的出版物尺寸和本刊是否有太大差异性。差异太大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国外出版方不一定会允许国内版本调整幅度过大;二是期刊出版物自身的尺寸是确定的,尺寸差异性过大,会带来很多版式调整的问题,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刊物,也能在这个过程中让期刊文字编辑和美术设计有一个学习的机会,从长远看,可以充分提升期刊从业人员的品位。
新一代父母多为70、80 后,虽然接触电子产品、网络产品已习以为常,但家长给孩子学习的首要选择仍然是纸质出版物。
纸质出版物需要思考如何给读者带来新鲜的、富有创造力的产品。从具体表现来看,少儿科普期刊应该利用自己现有的读者群,建立以知识服务和期刊售后服务为目的的微信公众号、微博,改变传统的互动形式,积极参与新的互动形式,提升用户粘度和阅读惯性。不断收集用户意见和相关信息,对期刊内容进行有计划、有选择的调整、改版。
同时,要合理再利用自身的知识内容优势,在保证版权的情况下,敢于尝试音频、视频、直播和AR、VR 等技术前沿,让读者在较有限的篇幅中,感受到更丰富的内容,改变期刊在读者心目中的旧形象,做现代化科学传播的先行者。
综上所述,对于提升和稳定少儿科普期刊选题内容而言,不断思考编辑形式和当下国内的科普现状,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要看到国内相关出版物和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关注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态势。做到多接触、多思考,才能找到适合本刊发展的创新点,从而在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