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旗帜杂志社
党刊是全国各级党组织指导全党全国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刊工作者更加坚守党刊姓党、政治家办刊原则,积极阐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解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新时代,强化理论武装、凝聚思想共识、壮大主流舆论已成为党刊的重要职责。各级党刊及采编人员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积极做好“两个引领”,不断提高党刊工作水平,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各级各类党刊是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阵地,更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重要载体。当前,党刊必须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新形势和党员队伍新变化,自觉肩负起“两个巩固”使命,在引领理论学习方面狠下功夫,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
党刊应多领域、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宣传阐释,全面、细致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重大意义。
选题策划方面,要坚持从原著、原文、原理出发,精心选话题、找切口,约请权威专家开设专栏、撰写文章,力求把新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讲清楚,把新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论明白。
队伍建设方面,要组织采编人员“从真正古典的书籍学起”,系统研读原著,防止党刊工作者被“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具体而言,要定期组织编辑记者潜心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著作,逐字逐句阅读、由浅入深领悟,力求入脑入心。应采取“文火慢炖”方法,利用出版间隙“抓经常”,随时温习对照,去除思想杂质,树牢政治意识;利用业余时间“抓反复”,培养定力耐性,提升政治敏感,进而打造一支紧扣大政方针搞策划、对照精髓要义编稿件、紧盯实际问题把关口的采编队伍。
理论创新的每次进步,都会带动理论武装升级换代,党刊办刊思路也应随之更新。
选题策划方面,必须紧跟理论的前进步伐,通过提前部署和精准策划把握理论内核,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同步开展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党刊既要时刻关注理论创新的最新进展,始终站在理论前沿、思想潮头,也要善于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指示批示同以往重要讲话联系起来,在解读、报道中突出亮点和新意,把握理论进化脉络,归纳剖析理论创新的深层内涵,形成动态、立体的宣传框架。
队伍建设方面,要做到集中理论培训和日常理论培训“两手抓、两手硬”。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启动,党刊应抓住契机,引导采编人员积极投身学习教育活动,在学深悟透上持续发力,引导大家坚守党刊初心使命、坚守党员初心使命。在此过程中,应坚决做到“戒虚务实”,依托“三会一课”等制度,创新教育方式和载体,切实提升采编人员理论水平;要把提升理论素养作为打造过硬采编队伍的“根”和“魂”,引导大家时刻紧盯理论前沿,时刻不忘对标对表,及时、高效地为党员干部生产高品质“精神食粮”,使宣传报道始终与理论创新“同频共振”。
党刊如何帮助党员干部强化理论武装,既是选题策划领域的方法论问题,也是队伍建设方面的认识论问题。
过去,个别党刊对思想引导、理论阐释不够重视,存在宣传报道和理论深度“两张皮”问题。有的刊物对于党的理论发展“不走心、不过脑”,简单将新观点新提法视作新闻点、时髦话,在宣传阐释中不求甚解。有的编辑记者思想上“犯懒”,只关注采编业务,忽视理论学习,对新时代党的理论浅尝辄止、生搬硬套。
“想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党刊若想成为党员干部理论武装的“好帮手”,出版单位应率先转型为“课堂”“研究所”,采编人员应努力成长为“教师”“研究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动态、鲜活的思想体系,围绕这一思想谋划选题时,不能只根据“关键词”浮皮潦草地拼凑文章;编辑记者对理论的认识把握,也决不能处于“大概”“也许”“好像”的模糊状态。在理论宣传、教育引导领域,党刊和采编人员,必须做到深入、深刻,要抢先领会新思想内涵,准确理解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强化举一反三能力,在深层次上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推动理论宣传阐释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对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当前与未来等重大命题进行审视的宽广视角和科学方法。要想领会好、宣传好、阐释好这一重要思想,各级各类党刊就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紧扣新时代新实践、聚焦思想和工作实际。
选题策划方面,应把“问题导向”作为谋篇布局的主要思路,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围绕改革、发展、党建、民生等领域的热点、难点开展议程设置。队伍建设方面,采编人员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认真观察、梳理源自基层实践的经验和问题。“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想要采写出、编辑出打动人心、引领思想的好文章,就必须练就过硬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合格的党刊采编队伍,应是边实践边学习的队伍,应是能准确把握党的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队伍。1934年,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今天看来,这一关于聚焦实际问题的精辟论述,对于党刊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面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进步的需要。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回顾历史,基于实践的理论探索为党组织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目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为我们提出了不少新课题、新挑战,提高党的理论创新能力显得尤为紧迫。各级党刊若要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必须在理论研究领域发挥更大引领作用。
党的各项基本理论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实践性。党刊加强党的理论研究,应紧密结合党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来设置课题、确定思路。要针对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前瞻思考,立足于理论成果的实际运用,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研究党的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瞄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缺点、难点、痛点、堵点,积极寻求破解之道,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有力思想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党的理论研究是一门实践科学,党刊工作者不能埋头书斋“闭门造车”,应紧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回答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针对“四大考验”所涉及的特殊、敏感问题,党刊应主动出击,深入开展调研剖析。例如,思考如何解决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出现的脱离群众问题;如何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更好地封堵制度漏洞和疏失;如何在全方位开放条件下,防止外来消极因素影响、腐蚀党员干部;如何防止个别人将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破坏党组织纯洁性,等等。总之,党刊必须勇挑时代重任,针对此类“短板”“弱项”进行集中攻关,为破解党的建设难题提供理论支持。
第一,办刊思想要更加解放。新时代的党刊,应有更坚定的政治自信、更强烈的家国情怀、更开阔的理论视野、更科学的采编模式,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思想的解放。党刊和党刊采编人员,要坚守只讲真话不讲假话、只讲实话不讲空话的原则;要保持尊重传统而不僵化教条、遵守纪律却不抱残守缺的态度,大胆拥抱全新的传媒生态和话语体系,探索更加鲜活、更加有效的思想理论宣传方法。
第二,工作作风要更加务实。从事党的理论研究工作,最忌讳“纸上谈兵”“对空放炮”。党刊的理论研究人员要深入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在“真刀真枪”的基层党建实践中收集研究素材、发现问题隐患、总结经验教训、摸清规律趋势。坐在电脑前靠打电话搞的“基层考察”、窝在办公室靠东摘西抄写的“研究报告”,均属空话套话连篇的“假把式”,必须坚决予以抵制。
第三,研究方法要更加科学。党刊开展党的理论研究,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绝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选取科学的方法。新时代党刊,应秉承改革创新精神开展党的理论研究,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科学分析问题、理性辨别是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各级党刊在研究、阐释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时,必须综合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知识,并借鉴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努力讲深讲透这一思想的哲学基础、理论品格、实践要求,努力打造新时代党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的新高原、新高峰,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