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高校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高等院校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高端与龙头,既是研究诠释、涵育弘扬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阵地,更是塑造民族精神、维系价值认同的引领示范机构。因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性内容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积极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同师生们座谈时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为此他强调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3]。早在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召全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国家的建设愿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表明了社会的共同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凝聚了公民的共同价值取向。当前,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各种社会矛盾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需要在众声喧哗中凸显社会主流价值,在交锋交融中体现中国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蒙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开始,中华民族就开始探索民族复兴之路,中华民族励精图治进行了艰苦求索。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运动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制造业、民用工业,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思想派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并提出实行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最早提出并建立了具有相对独立的国家经济形态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进行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党的十二大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中国现代化;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从2020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中央代表了人民的心声,为民筑梦、领民追梦、帮民圆梦,人民为之欢欣鼓舞,同心协力为之努力奋斗。
无论是适应国内国际局势深刻变化,还是实施经济建设的宏伟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改革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需要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和人民的精神境界,需要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需要全民同心协力,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文化思想的传播渗透更加激烈,社会现象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各种思想道德观念激烈碰撞、互相影响,从不同角度对师生产生影响。在错综复杂的思想形态面前,能否具备正确的选择能力是决定师生道德素质建设的关键因素。纵观国内外名校和知名企业的发展历程,无一不具有一个能凝聚学校或企业员工的核心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员工凝聚成一股战无不胜的力量,克服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创造神话般的奇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贯穿于办学的各个环节,引领和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以及学生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水平和践行成果不仅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更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通过各种途径传递到大学生之中,会使个别大学生遭遇“价值观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理想信念不坚定。当前,一些大学生呈现出人生理想功利化、价值标准物质化、个人追求狭隘化的思想倾向。对社会阴暗面过分关注,削减自身价值,片面认为就业压力大是因为自身家世不好,找不到“背景和靠山”;一些大学生功利思想严重,把好好“表现”、尽快“入党”当成“考公务员”和谋取“仕途进步”的砝码,忽视自身努力,热衷官场“潜规则”;部分大学生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虚荣心强,为了满足攀比思想不惜申请“校园网贷”,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学习生活,甚至连累家人。
过度凸显个人价值。个人主义思潮作为一种不良社会思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因其本身所具有的功利主义及个人主义倾向,所以对大学生的思想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消极影响。譬如,个别学生为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无视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个别大学生寻觅新奇思想严重、张扬自我的个性表现突破了传统社会的公序良俗。有的政治参与热情极低,鲜有关心国家政治经济事务,不注重道德标准的客观性。
工具主义思维方式泛滥。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较多“一夜暴富”的“典型”,出现了以财富收入为评价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的错误思想。受此影响,到国外去,到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去,到挣钱多的地方去,成了一些大学生的主流选择。在学习中,以分数为中心,以“考证”为目的。部分学生厌恶基础课程和理论课程,喜欢实用课程,因为掌握了实用性的知识更容易找到工作,而专业课尤其是一些基础性学科的专业课理论性很强,在找工作中是不占优势的。在生活中,以获取个体利益为人际交往的目的日益明显,“老乡主义”“圈子文化”等功利性社交日益凸显。
自媒体时代,传统单向度信息传播的权威性和主导权被削弱,扁平化的传播模式呈现“去中心化”或“无中心化”趋势,人人都是传播中的节点,自上而下的权威播报与发布逐渐被非线性的网状辐射所取代,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力被逐渐削弱,多元价值观、多种社会思潮冲击着高校网络[4]。面对加速改变的外部世界和异质思维,保障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重要的国家战略任务。
其次,传播内容的“多元化”消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社会信息进入新媒介传播,导致传统媒介的市场占有份额日渐萎缩,话语的权威性、传播效果大打折扣,而新媒介的不断涌现,又使信息量、信息传播路径持续增加,不同传媒之间的整合不得不面对新的社会语境。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消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元化主导作用,而自媒体便携式、碎片化、扁平化的传播特点,加速了这一趋势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此外,新型的传播方式导致监管难度更大。在以往以传统媒体主导社会舆论的时期,只需掌握作为社会公共意见传播主要渠道的媒体,便可通过控制渠道而监管内容。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以后,这种状况已经发生彻底颠覆。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介在传播渠道上是“私密的”(手机渠道)。从其传播范围来看,一条微信内容可以短时间内在全社会广泛传播;从其内容种类来看,政治、经济、文化及健康等公共内容无所不包。信息传播极易被接受和认同,各种非理性言论或虚假信息容易导致网络谣言产生,诱发“蝴蝶效应”,扰乱校园秩序。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开展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呈现出内容碎片化的特征,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教材内容普遍关注理论体系的完整性、逻辑性,而没有研究大学生群体的话语特点,语言枯燥乏味,缺乏可读性。而授课教师往往以知识、真理、正确思想的面貌自居,用高压强制的态势向学生灌输其思想意志,采用独白式、意识形态显性语言和命令式、训导式语气,授课内容“指令式”“教条式”气息过于浓厚,这种“独角戏”无法真实体现学生的“切身感受”,不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学生自然会集体失语。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仍存在教育机制尚不完善,未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教育合力。工作存在实招、硬招、新招不多,体制机制障碍突破不大。人力、物力、财力保障无论在地方层面还是学校层面改变不大,还在协调推进之中[5]。部门合力、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校内合力只是初步形成,巩固和完善工作任务艰巨。部分高校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认真研究,拿不出具体措施,存在着“上下一般粗”、表面化、浅层化的问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有机融入办学育人全过程不够,有的甚至把两者割裂开来,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和“两张皮”的问题。特色不鲜明,亮点找不到。渗透式、思想政治工作嵌入式教育的功能没有很好发挥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引领作用得不到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行各业要大力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凝聚社会正能量,让人们从心底迸发对善的敬重、对美的向往。”[6]英雄崇高的理想和道德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诠释,用英雄崇高的理想和道德准则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尺子,特别是核心价值观关于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来鞭策师生,把师生实现中国梦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品质结合起来,在师生行为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延续英雄的道德理想。因此,高校应紧密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为契机,开展学英雄、学楷模、学先进的系列活动,重点学习“新时代楷模”“改革先锋100人”等先进典型事迹,使伟大精神转变成师生的实际行动,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切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发挥团学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在培训、讨论与交流中,让团学干部以朋辈身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主力军、践行的带头者。发挥辅导员的指导渗透作用,发挥名人的榜样作用,邀请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老红军、英雄人物,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和各种专题讲座,用鲜活生动的事例教育和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力量。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产力特别是信息技术也在发生革命性变化,这些变化深刻改变了社会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概念得以出现,而近年来此概念也被引入到教学领域中形成一种“互联网+”教育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全新时代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该要顺应“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改革趋势,积极地探索将信息技术与智能化设备作为教学基础的全新模式。互联网中包含着大量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资源,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更加便捷地查找、阅读、学习相关资料,而这些资料也从传统的书本文字形式转变为更加生动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大大缩短了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师生要利用“互联网+”模式的便利之处,积极介入自媒体,有意识地、主动地设置一些讨论议题,如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的进步等,提振民族自信心。要把“互联网+”的平台利用好,使用贴近传播客体的话语方式传播核心价值观,注重语言的亲和力、对话的平等性、受众的接受能力,要用简明易懂的方式来解读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用鲜活生动的事例来诠释核心价值观的实质,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核心价值观的要素,让全体师生乃至更多的人受到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3]因此,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下一步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有新思维新观念,更加注重方式方法。
突出课堂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7]一是将核心价值观培育贯穿于全校人才培养的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师资配备和质量评价全过程,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全覆盖。二是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视频、微纪实、微征文等形式诠释思政课内容,探索形成“正能量”主题教育活动等教改品牌。三是打造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精选优秀师资开设《中华文化》必修课,创建“人文大讲堂”等人文讲坛。
突出活动载体。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成立学术道德与诚信管理办公室,形成以入学签订《诚信承诺书》、入学第一课、专门网站建设、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月等为载体的诚信教育体系。全力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实施学生社团建设计划,出台激励政策,打造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空间。
突出校训载体。挖掘学校历史教育资源。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文化素质公选课举办校史知识竞赛、校园文化游、校史专题精品展览等活动。不断挖掘校训文化内涵。刊发“校训故事”系列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展示本校精神所蕴含的正能量。
突出网络环境载体。丰富校园人文自然景观及其精神内涵,高度重视历史文物建筑保护,以杰出校友命名校园自然景观,以“文、理、行、德、明”为核心字段对校园道路、楼宇、景观进行文化命名。形成以学校新闻网、微博、微信、微视(即“一网三微”)为核心,精心谋划和组织网络“微”活动。打造网络品牌,塑造名师风采、问道学业、师道言说等微博微信栏目和微视频大赛等网络“微”活动。培育高素质网络名师,建设由青年教师和学生骨干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扩大校园网络文化育人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