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巧娥
丰顺县黄金中心小学 广东梅州 514357
在社会不断提高自身对素质人才的要求这一背景之下,教育部门也相应地愈发重视加强德育教学。如今在新课改的前行过程中,一些小学学校开展的德育教学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得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也依旧存在一些教师开展的德育教学具有低效化问题,要求德育教师必须要对此予以重视,立足于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水平而真正有效地贯彻落实德育新教学。
一个人的德育素养是可以判断其是否能够成为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用的人才,这就意味着国内的基础教育必须要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实际上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塑造学生的优质品格,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迎合了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只是当下的小学德育教学却面临着一些困境。
首先,在小学德育教学方面,有些教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自身对德育教学的重视,但是所开展的德育教学中,许多德育内容都是老生重弹,德育教学方式也不够先进,导致这些德育教学渐渐流于形式,已经很难满足新时期德育教学的新要求[1]。其次,部分小学德育教师还是将更多的关注重心放在其他课程上,对德育教学投入的精力并不多,尤其是放在德育创新改革这方面的精力不多,不利于让小学德育教学紧跟改革潮流,限制了德育教学的创新发展。最后,有的小学德育教师的德育教学模式虽然引入了不少的新型教学手段,但是却依旧没有获得应有的成效。归根结底是教师没有立足于实际情况来展开教学,限制了德育教学的效果。
因此,小学德育教师要立足于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对当下的小学德育教学进行创新变革,建立起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推动德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有不少德育教师没能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学,延续着以往的德育教学轨道来展开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有些教师引进了新的教学手段,也没能真正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因此,小学德育教师要紧跟新课改的发展步伐,引入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完善自己的德育教学模式,以建构高效的德育教学模式。在因材施教教学模式下,小学德育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导。
例如有位小学生具有自卑心理,性格比较孤僻,而教师想要让他融入到集体生活中,采用了语言鼓励的方式。但是成效不显著,这位小学生虽然走进了集体生活中,但也依旧沉默。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必须要了解他的实际情况,分析他自卑的原因,并且与其进行平等的交流,让他可以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心声,进而在教师的针对性劝导之下疏解不良情绪。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心理根源上摒除负面情绪,才能使其主动融入集体生活中。
以生为本始终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理念,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围绕着学生为中心来展开。这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以生为本理念引入进来,构建一个为学生服务的德育教学模式[2]。例如教师可定期组织一个德育交流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确定德育主题,围绕着自己制定的德育主题来阐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这个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准备时间,尤其是为其提供实践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在交流会上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来进行阐述。
例如有的学生以“遵守交通规则”为主题,可以自主调查周围环境中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状,并且对这一现状进行分析,融入自己的生活实践经验,阐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和实际做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增强,这也是围绕着学生自己为中心的德育教学方式。
在改进当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的情况下,教师必须要秉持创新改革的精神,切实改进当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以往的德育教学缺乏生活化,教师就可以在新的德育教学模式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在这个方面,教师既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来获得德育感悟,又可以为学生创设接近真实的生活化情境来引导学生感悟德育教学内容。
比如在“我生活的社区”一课中,教师可让学生自主观察自己身边的社区生活现象,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社区情境,让学生调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其中蕴含的德育内涵,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教学模式应该坚持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原则,并在创新改革的精神下融入新型有效的教学方式。新型的教学方式贵在精,并且与教学实际情况相适应。为此,教师要不断地根据新情况调整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