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宗荣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编辑部,重庆 404020)
《是谁杀了我》(LIV,FOREVER)是美国女作家艾米·托金顿(Amy Talkington)的文坛处女作,亦是成名作[1]封三。艾米·托金顿是一位才华横溢、屡获殊荣的编剧与导演。她早年曾是音乐杂志的一名记者,为多家杂志的音乐专栏撰写文章,后又供职于数家美国主流流行杂志。《是谁杀了我》“一经推出,便以其‘充满想象力的构思、极强的悬疑功底和充满感动的人性力量’斩获‘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青少年必读图书’以及全美青少年票选最佳图书,并数次获选美国亚马逊月度最佳青少年小说,在巴诺书店和亚马逊书店更一举拿下平均4.6颗星的超高分推荐”[1]封三。小说能够得奖和引起轰动,与它的艺术魅力密切相关。科克斯书评认为,此书“平静之下隐藏暗流,善意之后便是邪恶。午夜时分,究竟是谁让我们不寒而栗?这不愧是欧美青少年必读小说,绝妙的构思,暗黑又不失幽默的叙述风格,脊背发凉的同时又给你生命的力量”[2]。小说包括建筑、宗教、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交织着恐怖、谋杀、悬疑、解密、爱情等各种畅销小说元素,再加上独特的叙事方式,行文简洁,满足了不同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阅读期待。目前国内没有关于这部小说的研究,其艺术价值值得探究。
小说的根本特征是虚构,可虚构的世界要符合现实世界的情感和逻辑才让人信服。人物与环境需要相互衬托、渲染、强化、渗透,才能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是谁杀了我》围绕丽芙的人生经历设计了整个故事,手法精巧。活着的丽芙追求独立的人格、美好的爱情、幸福的未来,与威克姆学校的偏见、歧视、冷漠对抗。丽芙被杀以后变成幽灵,她发现校园里还有许多被杀的幽灵存在,得知光鲜的威克姆校园不为人知的丑陋黑暗的一面。为了彻底找出真相,她和能看到幽灵的加布交流,通过控制气流、水汽、火焰表达她的想法,与马尔科姆、加布一起,终于找出女孩子们被杀的原因。丽芙、马尔科姆和加布克服种种困难,彻底破坏了优胜会的献祭活动,让被囚禁的幽灵得以解脱,使悲剧不再上演。
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述,建构了读者想象当中的幽灵世界,满足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幽灵本是虚幻的,但一直在人们的意识中存在。人们恐惧死亡,因为它会彻底地终结一切,但人们又期望死亡不是一切的终结。也许死去的人会幻化成幽灵,在特定的场景与活着的人再次相见,或者死亡之后再度重逢。有这样的情感铺垫,读者自然地接受了威克姆校园里幽灵与人共生的事实,相信“人鬼情未了”的美好爱情,理解幽灵们的爱与忧伤、恨与遗憾,读虚构的故事也毫无违和感。
作者按照丽芙的人生经历安排故事情节,线索清楚明了,其中交织着其他被杀女孩的自叙故事,像华丽流畅如瀑布般的长发上点缀的蝴蝶,让故事更精彩而富于变化,反映出作者高超的叙述技巧和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理解与洞察。
结构是对人物生活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3]。爱情是人类永不厌倦的话题,发生在青涩率真的学生时代的校园爱情,更是人们美好的回忆。好看的小说,通常都有曲折动人的爱情。这部小说的爱情情节塑造,符合“好看”的特质:女孩虽贫穷,但热烈貌美有才华,男孩英俊富有,没有门第财富观念,两个人的爱情跨越阶层、生命、时空的阻碍,在女孩变成幽灵后依然不离不弃。作者建构这篇小说时,选择了校园爱情题材。
虽然在真实的世界里完美爱情发生的概率极低,可是读者愿意在一个虚幻的世界中拥有爱情的完美,品味那份美好。这部小说之所以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完美的爱情是重要因素,这也是小说成功的原因之一。丽芙出身贫穷,意外地得到英俊富有的马尔科姆青睐,典型的“灰姑娘遇到白马王子”爱情模式。可是模式虽然老套,却符合人性中永远渴望出现奇迹的情感逻辑。丽芙贫穷,没有亲生父母,但她有红色的头发,瞩目的美貌,还有属于她的“水晶鞋”——出色的绘画才能。如果她仅仅是具有美丽外形的“花瓶”,难以长久吸引一个优秀的男性,即使吸引,也会非常短暂,因为真正长久吸引人的是有趣的灵魂。丽芙绘画才能卓越,并以此为依凭,收到了贵族学校的录取通知,也俘获了马尔科姆的心。尤其动人的是丽芙死后,马尔科姆和她的灵魂不离不弃,谱写了神奇的爱情。
作者将生活的再现和感情的表现融为一体,再现生活时揭示了人物灵魂的奥秘,在表现人物感情时突显了生活的底蕴。意识的波动、感情的奔涌,都来自生活又回到生活。作者抒发感情时,委婉跌宕中显出深沉,精雕细琢中留有余味。
小说悬念迭起,充满神秘感。故事中不断出现一个又一个幽灵,新出现的幽灵自叙自己的故事,与丽芙的叙述线索平行,引出不同年代发生的一桩又一桩杀人事件,追问谁是真正的凶手?小说刻意营造悬疑氛围,引起读者的解密兴趣。某种程度上说,悬疑小说是聪明人的游戏。悬疑小说的阅读体验不是阅读一般读物的消遣和休闲,需要智力的参与,需要缜密的逻辑推理和灵光一现的想象力。很多时候,读者要紧跟书中人物一起去探秘、求解,使悬疑小说形成特有的智性魅力,因此吸引了知识层次较高的稳定的读者群。
丽芙收到被称为“总统摇篮”的贵族学校威克姆的录取通知,入学不久,遇到心仪的爱人马尔科姆,一次约会返回途中,丽芙在一个古井旁被杀害。丽芙的幽灵飘荡在威克姆校园里,和加布、马尔科姆一起查找真凶,并发现许多新的幽灵。这些幽灵都是意外被杀的女孩,她们几乎都出身贫寒,拿过奖学金、助学金或其他形式的资助。终于,丽芙与同伴们发现威克姆学校的历史上,每隔10年的十月份就有女孩神秘失踪,原来是优胜会“牺牲以获胜,毁灭弱者以成就胜者的完美”[1]191,用活人献祭。很多社会精英,当初学校的优胜会主席,都是杀人凶手。最终,马尔科姆烧毁了献祭用的书,打翻了献祭的鲜血,彻底终结了优胜会的献祭传统。杀害丽芙的凶手肯特被烧死,杀害其他女孩的凶手得到应有的惩罚,被禁锢在校园里的幽灵们得到自由,威克姆学校成为“探索思想、开放思维的知识圣地”[1]256。
小说设置了很多有意思的悬念,比如飘荡在同一校园的幽灵为什么互不联系,彼此隔绝?小说打造了高度紧张的场景。比如为了查找优胜会的相关情况,马尔科姆潜入放着资料的地下室。优胜会成员怕恶行暴露,肯特紧跟着马尔科姆走向地下室。丽芙只好动用幽灵的全部力量形成一股风,提醒马尔科姆,避免他被发现。作者借助描写危急时刻幽灵丽芙的表情、姿势和行动,渲染了紧张、恐怖的场景,利用描写人物的细微神情变化,助推情节发展。
艾米·托金顿聪明地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对神秘幽灵世界的好奇,利用古井、坟墓等意象,启发读者无限的想象力,创作手法纯熟有技巧。
这部小说的成功,与其精湛的叙事艺术分不开。叙述视角的选择往往具有深意,可以起到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是谁杀了我》采用了传记—探寻模式叙事,想象力丰富,情节引人入胜,有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小说原来的题目“LIV,FOREVER”直译是“永远的丽芙”,不具备吸引力和冲击力,中文译名《是谁杀了我》,具有强烈的悬疑推理色彩,更容易引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也与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相契合。
作家退出小说,取消第三者关于故事情节的客观介绍和全知全能的叙述语言,“我”直接面对读者,披露心态,一直采取受限制视角,让读者和“我”一起破案。但除了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历时性地安排情节之外,还采用了其他亡灵自述的共时性叙述方式,相互交织,将共时性的情节穿插于历时性的叙述之中,既增强了小说故事的悬疑,又让小说更加丰富和饱满。“叙事拥有自身的逻辑,是因为它涉及的逻辑已非抽象层次上的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而变成了形象层次的情感逻辑。”[4]
小说采用“内视角”,“第一人称叙述中的体验视角:叙述者放弃叙述自我的眼光,而转用正在经历事件的经验自我的眼光来观察事件”[5]。以“我”为中心,直抒胸怀,侃侃而谈,行文活泼自由,表现人物内心更加真实、细腻、深刻。
“我”顺利进入威克姆学校,遇到风云人物马尔科姆,坠入爱河,莫名其妙被杀,追查杀人凶手,揭开谜底,让读者有强烈的身临其境感。作家、作品中的我、读者,因为这独特的视点,具有了同样的感受,使作家的自我、非我(即描写对象的自我)相互融合。所谓“设身处地”,是指描写的对象在特定的情景中所可能产生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和各种言行,作为创作的主体就要“历历如画”地感觉它,想象它,表现它[6]。在早期第一人称叙事形式中,唯一真正的个体性人物是叙述者,因为读者只有从这个人物身上才能发现叙述视角,也只有他的内心世界可为读者所见[7]。作家的自我化为人物的自我,沿着人物的独特心理,顺势推断,想她所想,做她想做,使得学校的一切都被丽芙独特的感情对象化了。小说把读者引入人物的意识中,好像不经过“我”能够直接看到人物内心,体现人物心境的真实性。
第一人称经验视角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其局限性,读者仅能看到聚焦人物视野之内的事物,这样就容易产生悬念[8]。“实际上,任何叙述的情节线索,正是靠激发好奇心才得以维系。”[9]丽芙被杀后,叙述者变成“丽芙”的幽灵。换言之,作家突破了常规的叙述视点,根据作品内容和创作主体内在情绪的需要,使叙述变成了“幽灵叙事”,有利于表现主体独特的艺术感知,不可抑制的心灵激荡。
虽然用“幽灵”作为叙述主人翁,但符合人物的心理定势和情理逻辑,写出了生活鲜活的原生态和质感。丰富、准确的细节,恬淡、朴实的语气,作家通过与叙事者发生利害关系而使简单的事实变得引人入胜。作者将见证性叙述者当作现实的真人,从一个人的感觉中描摹另外一个人的特点,细致入微地刻画心灵上的微妙感应和变化。心理活动看不见、摸不着,隐蔽在人的脑海之中,人的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支配,是心理活动的外化,拓展了艺术表现力。“幽灵”比活着的人更加自由奔放,完全不受时空限制,穿梭于人间与幽灵世界之中,只要符合读者内心想象的真实,便可随意发挥,自由驰骋。在这种自给自足的叙述中,叙述者不会被赋予任何与当下情节无关的属性,通过死亡而获得新生。叙述者摆脱肉体束缚变得无所不知,他对事件的叙述既可以诉诸主观评价,亦可以直接呈现,富于变化。人物不仅是叙述者,还在每一个情节中产生意义。小说中有大量的“内心独白”,可以无需任何介入性的叙述者而直接、即兴地呈现人物所未言传的思想及其内心世界,寓真实于荒诞,以幽灵的形态,曲折地反映生活的真实。
叙述空间是叙事结构中一个动态元素,不只是静态的背景。小说中的时空情境,与生活中的时空情境有关联,但不能等同。小说频繁采用时空交错的方法,直接切入人物内心,使现实与回忆、内心世界的刻画与生活情境的烘托巧妙地结合起来,加强时代的节奏感和生活的容量,拓展艺术描绘的天地。人物时空情境的交换、更替,以人物的内在情绪为线索,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将艺术触角从人物的内心世界延伸到现实深处,揭示平时看不到的真相,拓展时空情境,增添了艺术感染力,提高了审美价值。
现代主义小说家都把他们的对象当作一个整体来表现,其对象的统一性不是存在于时间关系中,而是存在于空间关系中;正是这种统一的空间关系导致了空间形式的发生[10]。用内视角描写景物,不是对大自然的客观描写,而是从人物的主观情绪、主观感觉出发,突出表现主人公在自然环境中主观体验、主观情绪的真实性。艺术时空积淀和凝结着现实时空的内容,受到现实时空的制约,有着现实时空的依据。外在环境刺激到主人公,引起“我”强烈的主观情绪,于是“我”把这种强烈的主观感觉投射到外在环境,构成以体现情绪、感觉为主的情景交融的外在环境,使情绪、感觉和景物之间相互交融。
教学楼、美术馆、校医院、湖泊、宿舍楼等构成真实世界,梦境、幽灵、心理状态,形成另一个时空,一起构成时间和空间统一的叙述空间。场景构建对人物生活中负荷价值的情景进行转折。梦境是经过心灵折射的现实生活,看似荒诞不羁,却可以从侧面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发展。作家对梦的描写,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模拟,而是在作家理性思维的参与下,经过相应的情绪体验、自觉的选择,有意识地表现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表面华丽高贵的学校,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丑陋秘密。小说有事件正在发生的真实空间,还有暗示、预兆、梦等虚拟空间。丽芙进学校不久,刚刚和马尔科姆有联系,思绪飘忽不定,纷至沓来,作者用她的梦境揭示她爱马尔科姆的真实心境,同时让鬼魂第一次在梦里出现,为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合理连接埋下伏笔。时空情境的叠现更替、穿梭跳跃,由一条情感主线将其串联,像一组蒙太奇镜头,使人物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视觉形象鲜明,人物刻画贴切自然、委婉细腻、栩栩如生。
艺术生产过程伴随着价值判断活动。价值观、人生的是非曲直,是艺术的灵魂[3]。《是谁杀了我》除了叙事手法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具备值得现代人深思的精神内核。故事并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一种载体,承载着我们去追寻现实、尽最大的努力挖掘出混乱人生的真谛[3]。它在讽刺和反思这个急功近利、价值观混乱的时代,为什么那么多美丽优秀的贫困女生成了献祭的牺牲品?迷信、愚昧在所谓的精英阶层流行。“作家总是营造内心世界,总是殚精竭虑探索社会表层之下那些最隐秘的东西,真正的艺术家无不善于描绘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类心灵的全景或完整多样的内心世界体系。”[11]作家必须深入生活,寻找生活的见解、认知和价值,创造出承载这些意识的故事。价值是故事讲述手法的灵魂。
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阶层固化的现象,寒门难出贵子。这是由于贫穷家庭的孩子社会地位比较低,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文化资源、人脉资源、经济资源的全面竞争中势单力薄,机会有限,很难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从小说可以看出,美国富人阶层在获得优秀的教育资源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富人阶层的孩子可以进入好的高中,好的高中为进入好的大学奠定了基础,也与他们未来的就业、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即便有几个贫困生侥幸进入威克姆学校,也处于被歧视的地位,甚至被杀害,作为献祭的祭品。丽芙来威克姆学校之前从未出门度假旅行,其重要原因是没钱。接站的男子,看到她画画弄脏的手,寒酸的行李,对她的解释和感受不屑一顾。在英国文学课上,丽芙举手回答老师提问,“但她完全无视我的存在”[1]34,而对故意发表与课文无关的富家子弟,老师讨好地称赞道:“很独到的见解,肯特。虽然和诗的中心思想无关,但,很有趣。”[1]35威克姆学校蔑称靠助学金上学的学生为“势利眼”,“显然每个人都知道有哪些学生靠助学金上学,我们是少数派,是底层阶级,是1%分子。真是讽刺,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占据了99%。但谁都会知道,不管少数还是多数,现实世界被1%的人统治着,威克姆也一样”[1]110。在威克姆学校,穷人参加舞会的资格都没有,因此为了加布能够参加舞会方便破案,马尔科姆包装他的外形,修剪他的头发,编造他的贵族身份。
小说中优胜会的成员都属于社会精英人设,他们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有别人难以企及的出身优势和能力优势。为了保证他们的家族持续享有这些既得利益,他们一方面非常努力,另一方面打击新生的有能力的贫困阶层。威克姆学校富人学生对穷学生的歧视和排斥,也包含着富人学生的嫉妒与恐惧。那些被杀害的女生,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似乎精英阶层践踏和剥夺贫民阶层理所当然。古今中外,富人歧视穷人司空见惯。作者提出这个问题,是想改变社会上趋炎附势,对富人阶层另眼相看的不良社会现象。如果整个社会形成重视富有阶层,歧视和践踏贫民阶层的偏见,必定阻碍社会的阶层流动,影响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小说作为容易引起人们阅读兴趣的文体,需要从信息传播的源头做起,兼顾各个阶层利益,传播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为打破阶层固化提供解决措施。
小说注重挖掘现代美国青年的心理状态,期待一个真正打破阶层壁垒的平等世界。小说结尾,一个特权阶层的学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真正关注所有孩子的学校。新来的同学健康、多样、有趣。学校重新招募了“一批不会向富人名人低头折腰的真正老师”,“力图实现威克姆夫妇的办学初衷——把这里建设成为探索思想、开放思维的知识圣地”[1]256。
可是,现实生活真的如此吗?这所特权学校消失,“大批学生退学,优胜会的成员们回到他们各自的财富圈子——多半进了别的私立学校”[1]255。小说提出了问题,但要真正打破穷人和富人的阶层壁垒,任重道远。
这部小说具有畅销小说的众多元素:一是具有悬疑性。整个故事节奏轻快,悬念设置得体,情节推进紧凑。二是具有神秘性。学校是大家熟悉的场地,可是在这因熟悉而容易忽视的地方,却蕴藏着不为人知的阴暗秘密,看起来道貌岸然的成功人士,没想到却是杀人凶手。三是稍有恐怖性,但又有谈情说爱的甜蜜。四是主题鲜明,揭示社会弊端的同时给读者希望。
但这本小说似乎太技术化,一切按照套路操作,故事大于人物。人物塑造比较类型化,概念化。比如被杀害的那些女孩,她们的形象脸谱化,贫穷、美丽、学业优秀,为了区别她们,只好用死亡的地点或方式来命名,比如艇库女孩、跳楼女生、垂柳小姐等。就是主要人物丽芙,也符合其他幽灵那些标签,个性不够生动和丰富。男主角马尔科姆在高富帅之外,爱上了一个穷女生,没有其他特别鲜明的个人魅力。人物塑造流于表面化,没有刻画出鲜明的人物性格。故事虽然有普遍性人生经验的揭示,但缺乏文化特异性。因此,如果有更多的细节表现人物个性,小说会更生动,透视生活的程度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