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文化下的古村落选址
——以张家楼村选址为例

2019-03-22 03:56闫涵孟淑华杨彩虹龙丽民丁梅
安徽建筑 2019年1期
关键词:窑场磁州窑张家

闫涵,孟淑华,杨彩虹,龙丽民,丁梅

(1.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2.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24;3.邯郸市市政管理处,河北 邯郸 056038)

1 引言

村落,或称村庄,主要是由一定范围内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形式的人口聚居而形成的区域。

选址,是指在建造建筑前对基地地址进行论证和决策的过程。村落的选址是制定村落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需要对设定区域及周边环境提出基本要求,再进行分析比较,最终作出合理的决定。

村落选址的基本要求一般包括:自然资源丰富;良好的水资源;稳定的社会环境;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地理环境等。

做为磁州窑文化下的附属空间,张家楼古村的形成有其独特的人文因素,结合社会文化的发展,主要由从事磁州窑相关活动的人群聚居形成,村落的布局也不同于多数垂直巷道或南北朝向院落布置,以河道为中心,依地形山势建造,形成独特的磁州窑文化背景下的村落形态。

2 背景

瓷器原叫磁器,用陶土制成,经匠人研究烧制后多用于日常餐饮以及储蓄祭祀等物件,主要窑场有景德镇、彭城镇等,形成不同窑系,其中以定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窑最为著名,在宋代时被称为宋代六大窑系。不同窑系之间也各有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形成不同文化体系。

我国素有“南青北白”的俗语,即是指磁州窑烧造的白瓷和景德镇的青花瓷。磁州窑是我国北方白瓷生产的一个诞生地,在宋、金、元时期涌现大量窑群,并发展成为最大的民间窑场体系,主要用于寻常百姓的生活之需。民窑不同于官窑,其生产量大,制品器型使用功能强,装饰技法多样,装饰纹饰多变,有花草鱼虫、山水人物等,题材有民间传说、戏剧故事、宋词元曲等风格多元。至金元时期形成雄健豪放的绘画风格,彰显出北方地区自由奔放的鲜明特色。磁州窑千年窑火不断,瓷器造型与质地不断创新突破,磁州窑文化亦是丰富多彩传承至今。

磁州窑的窑场主要分布在在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磁县的观台镇附近,周边村落的选址与命名也与磁州窑文化息息相关,如白土村、青碗村等是由瓷器生产中的主要材料和生产产品命名。其中张家楼古村落的选址也与磁州窑文化渊源深厚,其房屋建筑形态及建筑材料均与彭城镇相似,并具有浓重的磁州窑文化气息,是磁州窑文化下古村落的代表之一。

3 张家楼村落概述

张家楼名字的由来说法不一,多为传说,以三种见长:第一种是,在清代一场大地震中,村子里唯有张家门楼未倒塌,村民取吉祥抗震之意,命名张家楼村;另一种说法则是说磁县西乡的张氏兄弟在花山脚下挖出瓷土烧瓷,并在土崖上挖土洞居住,越来越多的人在此挖土居住,因此窑洞在土崖上形成上下层叠,像阁楼一样,便把这里称作张家楼,形成了张家楼村;最后一种说法则是宋元时期,来到彭城镇陶瓷窑场做工谋生的张姓汉子携妻儿老小至此,看到镇南山野间有一黄土台地突兀,便在土壁跟脚凿洞为室,并在山野间种粮植树就此生活。为防止野兽及硕鼠危及性命偷盗粮食,张家人便在窑洞上又凿出一洞让女儿带着粮食住在上洞,就此形成了一楼形窑洞,被朋友戏称“张家楼”,之后窑工们在此聚居形成了张家楼村。

图1 张家楼村布局图

纵观张家楼村位置分布,其周边山上盛产瓷土,是磁州窑原材料之一;村内河流向北流淌,解决磁州窑瓷器生产及日常生活用水需求;村内还保有村民信奉的土地庙、火神庙、玉帝庙等,是窑场工人的重要信仰和精神依托。张家楼古村的传统建筑和彭城街里建筑风格相似,多建于民国年间和解放初期,建筑材料多以当地黄土及岩石为主,笼盔及其他烧造废弃物为辅,颇具陶瓷特色,被称为“陶瓷垒成的村庄”。

4 张家楼古村选址影响因素

长久以来制陶业由手工拉胚逐渐转型成机器生产,其过程悠久,历史文化气息浓厚,所用原料不同,制成种类不一。陶瓷烧制离不开土质、煤炭、水源等自然因素,对外销售和运输亦是陶瓷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制陶业的发展同时对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效果。

4.1 区位分析

彭城镇作为磁州窑中心磁场,其工人聚居地的选择尤为重要。不同阶级的人们住所亦有不同。经过明确分工及选址后,窑场多建在彭城镇内及靠近的村落,窑场各行大师傅在窑场附近或就近村落居住,外来务工人员多在外围或原材料采集地附近居住。

张家楼位于彭城镇东南方向约3km处,属于窑场外围附属空间,其整体经济发展较低,居住阶层靠下,同时张家楼村为瓷器生产原材料产地之一,原料在此开采运输方便,适合外来务工人员及打工者居住,也与张家楼名字由来的后两种说法相关联,与磁州窑文化密切相关。此外,陶器的生产会产生炉渣、灰渣及废弃材料等,渣堆的堆积地点需要远离中心窑场,便于市区居民出行,方便交通。另外,灰烬污染严重,张家楼处在大片开阔地区,居住人员较少,为避免污染,渣堆的选择亦在此处。

图2 邯郸地区磁州窑窑口分布图

4.2 自然资源

4.2.1 煤炭资源

陶瓷烧造由早起的柴烧发展为煤炭烧制,其煤炭用量大,要求高。张家楼地处峰峰矿区,其煤炭资源丰富,烧造技术高超,是彭城镇磁州窑发展的必要延续。宋元时期,磁州窑发展到达了一大顶峰时期,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峰峰矿区的煤炭资源为陶瓷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是推动宋代磁州窑巅峰时期的一大助力。峰峰矿区以煤炭产业发展生产,推动城市化建设和经营及发展,亦为磁州窑瓷器的运输与销售提供了经济支持。

4.2.2 水资源

张家楼村中河流自南向北流淌,既满足村民日常吃水用水,同时也为制陶业提供了良好的用水基础。陶瓷生产需要用水中和陶泥,张家楼村民居中已出现窑洞,说明了陶瓷生产在张家楼村也有出现,水资源充足在张家楼制陶业的发展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项目质量主要包括项目功能构成以及质量品质。所以在项目管理当中建设项目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质量不仅会影响工程项目本身,还会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应站在全局角度分析和评价工程项目轮廓和预期目标,并且可以将价值作为根本因素,对项目实行总体分析和论证。在操作期间可以采用德尔菲法,对比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全面研究和分析项目质量问题,利用分析论证方式可以判断质量目标的基础性,有利于形成不同的质量方案,并且可以按照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质量方案。

4.2.3 土资源

由于彭城当地土质的不同,细瓷难以烧造,改用化妆白土,烧制出磁州窑系特色的粗白瓷,磁州窑生产的白瓷在我国地位极高,其白地黑绘的装饰亦是独树一帜,奠定了磁州窑粗狂大气的气场风格。磁州窑的制瓷原料主要有彭城当地的二青土,羊角铺的黑釉土,车往口的碱石,以及张家楼的大青土。张家楼村附近的花山盛产瓷土,土质较硬,粘性好,可塑性强,烧成后成色较白。张家楼出产的大青土较周围村落土质细腻,质量更高,为磁州窑特色白瓷的生产打下有利的基础。

4.3 水陆交通

水在古代不仅是生活的必须品,亦是主要交通航道之一,水利资源的便利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图3 张家楼河道现状

古时磁州窑的对外输出以水路为主,因此张家楼既为滏阳河支流源头所在地之一,水运尤为便利,对瓷器的运输起到关键的作用。滏阳河即为古时磁州窑水路航线之一,主要用于运输瓷器、粮食等。在《磁县县志》中已有记载:“滏阳河为我县唯一之水路,发源于神麇山下……彭城瓷器与西左峰峰之煤赖以输出者为数不少,而杂货等逆流而上者亦很多。”

张家楼古村中河道穿村而过,由南向北流入滏阳河,其河道主要为泄洪而挖筑,既解决了洪涝灾害,又满足了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也用于原料的运输。

陆路交通则以工人推板车拉运原材料及货物为主。板车即独轮车,是彭城镇主要交通工具,在铁路运输盛行之前,在城镇与乡村间使用居多。张家楼出产的二青土及少量烧造物多以板车拉运至彭城镇及各大窑场贩卖。

5 总结

张家楼古村有着淳朴和传统之美,建造民居属地道的北方民宅风貌,对研究古村落及邯郸特色民居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作为磁州窑中心窑场彭城镇窑场的重要原产料之一的产地,张家楼村的土质优秀,水资源丰富,区位划分合理,运输方便,符合磁州窑文化下附属村落的选址因素,其村落的布局与建筑风貌,民居与窑洞相融的建造方式,特殊的建筑材料笼盔的运用都彰显着磁州窑历史文化的印记,对于研究磁州窑文化的研究亦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窑场磁州窑张家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5)
“霸王”不在家
何为黑胎青瓷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4)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2)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1)
张家塬村村歌
Assembly集结号
张家贵 藏石欣赏
秀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