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萍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 肿瘤科,辽宁 营口 115003)
癌痛疼痛最难以被患者承受,会严重降低生存质量。针对癌痛可通过药物镇痛加以控制,而为了进一步缓解疼痛,可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1]。知信行模式护理模式主要从知识、信念和行为等角度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促使其配合治疗,确保减轻不良症状,提高生存质量[2]。本次研究对知信行模式护理对肝癌晚期姑息治疗患者癌因性疼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研究资料均选择本院收治的肝癌晚期姑息治疗患者68例,均于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且均经病理检查确诊[3]。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男患者20例,女患者14例,共34例,年龄在50~76岁,平均年龄为(62.36±2.68)岁,肿瘤直径(5.68±1.58)cm;观察组男患者21例,女患者13例,共34例,年龄在50~76岁,平均年龄为(62.42±2.59)岁,肿瘤直径(5.71±1.52)cm。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化疗前做好综合评估,选择FOLFOX4方案进行治疗,在此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包含健康教育、注意事项告知、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监测等。
1.2.2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知信行模式护理,具体如下:①组间小组:纳入护理人员组间护理小组,均为至少3年肝癌护理经验人员,且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优良,做好对护理小组成员的教育培训,明确该护理模式的内容及目的。②疼痛干预:疼痛严重需给予药物镇痛,需告知其药物镇痛的原理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促使其做好心理准备,并加以观察,给予对症缓解不良反应;用药后可能出现胃部不适、便秘等不良反应,需帮助患者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可给予缓泻剂预防[4]。③信念干预:帮助患者建立疾病及疼痛可缓解的信念,属于积极的治疗态度,如组织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促使患者对自身健康有详细的了解,避免不必要的担心,并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角色,以坚定的态度接受治疗。④行为干预:做好疼痛程度的评估,预防出现隐瞒疼疼痛不报告的情况,并嘱托患者及时告知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避免患者药物依赖,引导患者尽量采用无药物镇痛方式[5]。
1.3 观察指标: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0~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满分100分。生活质量评价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进行评价,从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家庭支持及生活感受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将统计学软件SPSS20.0作为数据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疼痛改善及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1。护理前两组疼痛严重,且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缓解,显著轻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改善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改善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观察组 34 92.65±10.68 7.24±1.25 3.53±0.65对照组 34 80.16±12.36 7.28±1.06 5.74±0.85 t - 4.46 0.14 12.04 P -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x-±s)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见表2。护理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肝癌作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主要症状为肝区疼痛、消瘦、消化不良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6]。为确保缓解患者疼痛,需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知信行模式护理注重健康教育,信念支持和行为管理,如做好健康教育,告知其癌痛的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若程度较轻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即音乐、书籍及电影等;患者会因为癌症而出现恐惧的心理状态,若癌痛严重增加躯体不适,则进一步加重不良情绪,甚至出现轻生念头,因此需注重做好对其的心理干预,通过主动与其沟通交流,排解其内力压力,同时指导其掌握疼痛缓解方法,如深呼吸,降低对疼痛用的敏感性[7]。同时帮助患树立坚定的态度接受治疗,且引导患者尽量采用无药物镇痛方式,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促使其配合治疗[8]。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知信行模式护理可进一步缓解疼痛,并增强生存质量,且获得患者的认可。
综上所述,知信行模式护理对肝癌晚期姑息治疗患者癌因性疼痛具有减轻的影响,可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