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文
鉴于以往生产经验,冬棚养虾给养殖户带来显著的效益,虾农对冬棚养殖热情和专注度都较白水虾偏高。近年来,除了珠三角、福建等地冬棚养虾较为普及外,浙江、江苏等区域也有不少养殖户尝试搭棚养冬虾,部分虾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南美白对虾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需求量越来越大,虾价持续坚挺,估计将会有更多的人尝试冬棚养殖。冬棚虾是养殖户利润空间最大的一造虾,如何提高虾苗下塘成活率,养殖投喂如何科学合理,生产管理如何行之有效,本文对此做简要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在虾苗放养前一个月左右对原有的养殖池塘及大棚进行清整和修理,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水体进行消毒预处理,或进水后使用“强氯精”或“二氧化氯”“溴氯海因”“高锰酸钾”等进行消毒,待药效消失后,向养殖池塘注水40~50cm,进水时使用80~100目的筛绢网进行过滤入池,然后使用“黄腐酸钾”“鸡粪”“氨基酸肥水膏”等施肥培育优质单胞藻类,经7~10天的培养,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检测水质理化指标,若水体氨氮含量偏高,建议使用“光合菌”“芽孢杆菌”“乳酸菌”进行降解。
虾苗应选择体表透明、光滑,体形肥壮,形态完整,全身无任何附着物,虾体无损伤和畸形,肌肉饱满,胃肠充盈食物,弹跳灵活,对外来刺激反应十分敏捷,体长大于0.8cm,经淡化处理,且规格整齐的优质虾苗,最好选用正规大厂家的一代虾苗。虾苗放养时保证大棚内的水温基本稳定在20℃以上,放养密度根据养殖者管理水平,通常放养6~8万尾/亩。
图1 搭建的大棚
南美白对虾养殖采用外源池塘水、井水、自来水等,选择井水养殖在放苗前需检测地下水的盐度,在井水入池后打开增氧机充分曝气,并动态监测氨氮含量,在养殖过程中,前期保持110cm水位,控制30cm的透明度,随着虾体的生长,水位逐渐调整至120~130cm。塑料大棚内为保持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充足,必须24小时开增氧机。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光合细菌”“EM菌”“芽孢杆菌”“粪链球菌”“乳酸菌”“蛭弧菌”等有益微生态制剂,调节出优良水质,保证池塘有益菌占主导地位。
南美白对虾的饲养全程采用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及饲料颗粒大小根据养殖对虾的不同生长阶段来选择。养殖前期选用粒径0.05~0.5mm,蛋白质含量41%~44%的粉料;中期选用0.5~1.5mm蛋白质含量39%~41%的小粒径饲料,“转肝期”需加大内服“酵母菌”“乳酸菌”“中草药”等产品,频繁查看料台吃料情况,实时控制投喂量;后期选用1.5~2.0mm蛋白质含量37%~39%的颗粒饲料,也可选择膨化沉性料投喂。投饵量应根据虾的大小、成活率、水质、天气、饲料质量等综合因素考虑。养殖中期,虾体长3~10cm,日投饵量约为存塘虾总体重的6%~8%;养殖后期,虾体长10cm以上,日投饵量为存塘虾总体重的4%~5%。养殖期间每天分三至四顿投喂,投喂时间为6:30、11:30、16:30、21:00,投喂方法为沿池塘边均匀投喂。
图2 打样观察
南美白对虾从P40开始,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成活率、残饵率、健康状况、水质情况等来确定。一般计算公式如下:
塑料薄膜在覆盖期间,尽可能提高水温至30℃,但当水温高于35℃以上时,注意通风降温,夜晚21:00后必须有人巡塘,注意维持水温及保持增氧机运转,及时观察虾池的溶解氧情况,杜绝因缺氧而造成损失,还要防止刮风将塑料大棚吹坏。
在每口池塘放置一到两个直径50cm左右,40~50目的圆形罾网做料台,每日早、中、晚巡塘观察养殖池塘水温、水质变化,检查对虾摄食活动情况,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每半月打样测量体长一次,根据对虾的生长速度,结合各项管理措施,判断对虾生长状况,及时调整投饵量。同时注意天气变化,通常在气候变化较为明显时采取增氧、改底、抗应激三种方式保证虾的正常生长;农历初一、十五对虾蜕壳高峰时期,补充适当的含钙产品;日常投料时在饲料中添加“多糖类免疫增强剂”“中草药”“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加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表1 不同规格条件下投饵率情况一览表
表2 不同水温条件下投饵量百分比情况一览表
养殖对虾经80~100天的精心饲养,生长至60~80尾/kg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出池销售。由于冬棚虾放养密度普遍较高,农户会在对虾养至120尾/kg时,根据市场行情先出塘一部分,将密度降低后再继续养殖,保证对虾有良好的生长环境,若养殖过程很平稳,一般可将对虾养至40尾/kg左右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