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张5岁上海幼童的简历刷了屏,小朋友关于温馨家庭、独特性格、多彩经历、丰富爱好、教育观等方面的详细介绍足足有15页,4岁认识1200个字,5岁认识1500个字,会背一百多首唐诗,一年读英文书500本。每天的课程内容有思维训练、计算练习、记忆力、数独等,还会弹钢琴、踢足球、街舞、游泳、围棋、主持,去过多个国家,每周还写三篇英文日记。大家惊呼“这辈子也赶不上这个小孩了”。父母们更是徒增焦虑:完了,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怎么办?
是的,当无可阻挡的焦虑汹涌而来时,我们该怎么办?不久前,《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家长的焦虑指数非常高。调查对象是70后到90后家长,有效问卷3205份,调查内容涉及社会环境、教育资源、家庭关系及父母成长等4个方面。该报告显示,学习成绩、校园安全、手机上瘾成为造成家长焦虑的三大主因。而48%的家庭教育支出占到40%,16%的家庭教育支出占比为60%,更有4%的家庭教育支出达到80%及以上。调查还显示,“在孩子的教育中,我觉得需要帮助”的家长竟然占到80%。这些数字无疑是触目惊心的!
似乎,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个个都无比焦虑:孩子该上幼儿园了,得找离家近点条件好些的;“幼升小”“小升初”前你得努力去买学区房,如果入学的规则变了,你还得有应对的后手;“中考”后的三年,孩子进入读书阶段最黑暗的时光,你这做父母的若不跟着提心吊胆,起早贪黑,自己都觉得说不过去;上了大学,你关注的所有新闻都是就业形势……这还是努力上进的孩子,如果再摊上个“熊孩子”,你的焦虑和担忧就不仅仅是这些了。著名心理学者、情商教育专家张怡筠博士分析了家长焦虑的主因:“大多数父母焦虑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内心不够强大,在诸多比较环境中迷失教育方向,从而失去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开始变得焦虑不安。焦虑使父母很少鼓励孩子,容易使孩子陷入自卑,难以融入集体。”说得完全正确,但是,当我们坚持的快乐教育,被现实的高压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焦虑该如何安放?
对儿子的教育焦虑是从2018年7月的小升初开始的。
从幼儿园到小学,我对儿子实行的都是放养政策,没有兴趣班,没有补课班。上小学的时候,有所谓的实验班,我也不感兴趣,没挤破头把儿子往里送。小学的时候,孩子的成绩一直也就中不溜。但我对孩子充满了信心,总觉得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儿子的脸上也总是阳光灿烂,任何时候都玩得很嗨,喜欢阅读,喜欢运动,个子也长得飞快,活脱脱一个追风少年!
但是,这个夏天,情况就全变了。
班上的家长互相问,你孩子准备上哪个初中啊?公立还是私立?择校不择校?你孩子最近这几次考试排名多少啊?你给孩子报了哪些培训班啊……这一连串的问题,我竟然语塞,一时答不上来。好不容易说,就让孩子直升吧,顺其自然,对方就意味深长地看我几眼,走了。这样的问题多了,就感觉有个秤砣在心脏上用皮筋吊着,那种颤动再难让人平静。
接下来,孩子按照政策直升本校初中。有好心的妈妈们,或者往届的或者同届的又赶紧给我出主意,立即想办法打通关系,让孩子进实验班;立即给孩子报衔接班,能报多少报多少,学而思、望子成龙、名师堂等等,听得我耳朵都炸了。进了普通班孩子就完了,实验班升重率百分之九十多,普通班升重率二三十,能比吗?殊不知,我最讨厌的就是搞关系、走后门这一套,所以,我仍然没管。妈妈们觉得我简直朽木不可雕。
9月,儿子正式开始初中生活。进去的第一天就是分班考试,对从小放养惯了的儿子来说,这就是迎头一棒,成绩直接就垫了底,进了平行班。我对孩子说,平行班也行,只要努力完全可以逆袭。
进入初中后,作息时间变了,早上七点二十到校,晚上差不多也是七点多到家,还有很多作业;每周有周考,每月有月考,半期还有半期考,期末又有期末考,每天有英语、语文听读默写,还有数学历史地理政治……也就是说,进入初中后,孩子必须一天至少12小时待在学校,除了课间休息,其余时间都必须埋在课本里,钉在书桌前。这些变化对活蹦乱跳惯了的儿子,无疑让蚂蚱变成睡莲,其艰巨程度可想而知。
在最初的两个月里,在班级群里,儿子几乎每天都会被老师点名,要么作业没完成,要么违反纪律了。他爹气得暴跳如雷,骂儿子。我也第一次为儿子的学习急得流下了眼泪。第一次入学考试,儿子垫底;第一次月考,儿子垫底;半期考试,儿子成绩又垫底。
怎么办?半学期已经过去,似乎儿子马上就要被钉上“差生”的標牌了。老师不断告诫我们,现在升高中形势严峻,全市几万人的录取率不到百分之三十,只有极少部分孩子能上高中。考不上高中的孩子,就进职业学校,与大学、研究生、博士再无可能性……也就是说,初中的成绩决定了未来人生的走向,在你还没长醒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自己的一生——想想都后怕。
我焦虑了,似乎看到了可怜的儿子三年后被刷下来的凄凉。儿子也没有以前快乐了,明显不那么自信,对成绩好的孩子,他有了崇敬的眼神,这才是我最揪心的。我终于明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那是因为秤砣没砸到你脚上。我开始主动和别的家长聊经验,这才发现,儿子班上的孩子几乎个个都在上培训班,有很多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补的,基本可以看出,从小学就开始补课的孩子,成绩确实比从不补课的孩子要好一大截。
终于,我带着儿子踏上了培训班的路。我们先考察了几个培训班,发现无论是哪个培训班,生意都异常火爆。就像对待病人一样,培训班会对孩子做个诊断,最后交钱补课。看到那些家长毫不犹豫地一万、几万地转账,似乎完全不差钱,但我知道,他们中大多是工薪阶层,这些钱绝不是零花钱,而是数年的积蓄。
按照培训班老师的诊断,儿子的情况属于“危重”,需要下猛药,需要一对一。从此我就每天盯着孩子的学习,盯着家校群,看老师的通报。
我感觉,我们的教育成了一个由所有人的焦虑织成的囚笼,人人都裹挟其中,却挣扎无力。更令人难过的是,无论家长和孩子多么努力,按照百分之三十多的升高中比例,大部分孩子还是摆脱不了陪跑的命运!所幸儿子在进入一对一的培训班后,成绩有了明显好转。其实,即使没进培训班,和小学比,他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在攒劲学,他自然能感到压力。这一段时间以来,儿子就很少被老师点名了,月考成绩也慢慢进入班上前列。所以,我想儿子的进步并不是培训班的功劳,而是他内心自然的成长。我想起了不知谁说的一句话:教育孩子,你不要急,你要等,静等花开,芬芳自来。(文/牧羊)
印度电影《起跑线》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服装店老板拉吉和太太米塔育有一女皮雅,眼看女儿就该上幼儿园了,当妈的极为焦虑,她的女儿绝不能再接受和她一样的教育,一定要找一所好学校,只有这样,才可能學到好的知识,未来成为有所成就的人。套用米塔的话:在公立学校是什么都学不到的,可怜的家伙会害怕跟别人沟通,如果别人说英文她就会惶恐,她会不适应社会,如果她开始吸毒那怎么办?米塔一联想女儿的未来就停不下来,但凡行差踏错,女儿最后一定是以吸毒收尾。他们找的招生顾问对皮雅未来的预测更加现实:如果她进不了顶尖的学校,那她就进不了国内任何一所好大学,如果她的履历表上填的不是好大学,那她就不可能进跨国公司上班……而另一位上层阶级的妈妈甚至不让儿子说国语,要说英文,因为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为的是:父母送他们到德里的顶尖学校,那样他们长大后就能有所作为,构建他们的未来……所以从幼儿园开始,不,甚至从怀孕时开始,就要为儿女的一生铺路了,让他赢在起跑线上。
眼下,拉吉夫妇开始得太晚了。为了能够进入名校德里文法学校,他们从月光集市搬到学校附近,仿照上层阶级社交,苦心孤诣要为女儿求得一个名额。
除了“起跑线”“学区房”,他们也排队、面试。天还没亮就在校门外排队以求拿到一张招生表格,新闻将之称为一场父母的比赛。排队还是小事,家长还要经过面试,学校要以此找出资金雄厚的上层阶级,教育成了一门生意。
拉吉和米塔赶紧到教育机构找了顾问,为皮雅制定了一系列诸如:12点在俱乐部学习游泳,14点去上英文班,16点去学基本礼仪……虽然年纪小小,但是所有东西都要会,一种语言是不够的,一项特长也是不够的,因为其他孩子都拥有如此多技能,“你们的孩子将与这些孩子进行竞争”,这种环境下只能硬着头皮撑住迎战。拉吉夫妇也被迫接受了培训,从礼仪到所谓正确的教育观念全方位包装,两人甚至装起阔人,可惜最后倒在月光集市小老板的身份上,仍是“落榜”无名。束手无策之时他们无意中得知学校有针对贫困生的25%的名额,夫妇俩决定剑走偏锋装穷人骗一个名额。在贫民窟的一系列生活和后续校方的态度,也逐步改变了他们对名校的执着,最后也改变了他们对女儿究竟该读什么学校接受什么教育的看法,很无奈也很现实。
从这部130分钟的印度电影中,我们看到的都是焦虑的中国家长的影子,印度家长对教育的狂热和中国的相似度不是一般的高,想必教育问题真是全世界父母都焦虑不已的头等大事。
望子成龙是所有父母的愿望,在这个过程中藏着的是急迫和焦虑,而一出令人匪夷所思的闹剧则让人不胜感慨。2012年6月,北京的郭先生和妻子参加了一家名为“杏坛春熙”的教育机构举办的讲座,主讲人是魏犀锟。魏犀锟在授课时说,机构可以培养影响历史与世界的伟人,而魏犀锟本人是机构最优秀的教师,自称第六尊神。机构还有专家团队做理论及知识系统的研发,参与培训的家庭,可以申请成为“书生家庭”,机构会对“书生家庭”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咨询。
郭先生和妻子动了心,于是在2013年4月,申请成为杏坛春熙机构的书生家庭。申请通过之后,郭先生接受了单独授课。此时,魏犀锟又称,机构由美国归国的5名心理工程学专家组成,简称诸神,诸神通过“限外技术”使他掌握了天文图,他能掌握全世界的命运。魏犀锟口中的专家团队,由北大、中科院、植物所等权威部门的专家组成,专家组根据孩子情况量身定做教学方案,“机构的心理工程学技术能够将星神的性格装入到孩子的性格中,就像重装计算机软件,把伟人的素质、信息量、知识、思维方式等复制到孩子的大脑里。”
2014年7月左右,距离郭先生第三个孩子出生还有一个月的时候,郭先生购买了新房,魏犀锟让其从机构买文物,称机构的文物保真、便宜,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好。2014年8月,郭先生的三儿子出生当天,魏犀锟说其子是财神爷转世,过了几天又说孩子是五方宝某佛转世。之后,魏犀锟又说,经过机构确认,孩子是某古代宗教领袖转世,并要求其保密。魏犀锟说,机构培养的孩子不能用一般的教学器具,需要用文物搭建孩子成长的教学环境。
为什么要用文物培养孩子呢?魏犀锟说,文物中包含历史信息,孩子接触这些信息有好处,比如孩子接触某一个历史名人有关的物品,就能达到这个名人的成就。于是,在魏犀锟的“洗脑”之下,郭先生先后买了中国象牙裁纸刀等5件文物和欧洲文物19件套,花了3600万元。案发后,侦查机关调查发现,魏犀锟购买上述物品共花费约539万元,还送了郭先生一家一尊铜质雕像,名为“忠诚的狗”。
魏犀锟,40岁,黑龙江人,大学文化,是北京杏坛春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加上他公司只有两个人。2005年开始,他对外宣传杏坛春熙公司为杏坛春熙机构,并称有专家团队做理论及知识系统的研发。但这些人均称未在魏犀锟的公司和机构中任职,也未开展针对特定人员的教学科研工作。另外,杏坛春熙机构具有特殊背景、拥有国际顶级的心理工程学专家等宣传皆是魏犀锟的虚构。魏犀锟在教学过程中反复灌输封建迷信思想,谎称机构具有将伟人性格复制到孩子头脑中的心理工程学技术、能够借助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引导孩子成为伟人,而其口中“来自日本战犯、欧洲贵族的文物,以及乾隆时期的宫廷的物品”,经鉴定,均属现代或民国时期物品,很大一部分是在淘宝店购买。北京一中院一审判决被告人魏犀锟犯诈骗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责令魏犀锟向被害人郭先生退赔3095万元。骗子的面目虽然被揭露,然而这件事的始末却引发了我们的深思。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与众不同,出类拔萃,然而,我们不能接受的是,其实自己的孩子也是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员,接受孩子的平凡,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最重要的。
小学阶段(27%)、幼儿阶段(23%)和初中阶段(19%)位列前三。不难看出,这三个阶段分别处于幼升小、小升初以及中考三个升学的重要环节。当然,还有5%的家长对孩子的整个年龄段都备感焦虑。调查显示,“我认为孩子在升学(小升初、中高考等)中会遭遇不公平待遇”一项中,20%的家长表示“非常同意”、30%的家长表示“比较同意”。这正是家长在孩子相应年龄段焦虑的诱因。同样,“我因不能为孩子购买最好的学区房而感到焦虑”也是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27%的家长表示“非常同意”、26%的家长表示“比较同意”。
教育焦虑的一个表现,就是家庭的教育投资。48%的家庭教育支出占到40%,16%的家庭教育支出占比为60%,更有4%的家庭教育支出达到80%及以上。至于教育支出的主要流向,课外辅导显然成为重要的去处。由此,所引发的教育焦虑是,“周围人的孩子上多个兴趣班、课外班,我为报班的内容和数量选择感到焦虑”。调查显示,26%的家长表示“非常焦虑”、28%的家长表示“比较焦虑”。尽管相关政策对于课外辅导的“超纲”“超前”“应试”进行限制,但学生家长们依然热衷“超纲”。家长的焦虑直接造成了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从而导致“学校减负、家庭增负”的社会现象。
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相信了很多流行的谬误。流行的观点认为,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如果你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那肯定是当父母的过错。从另一个角度去领会,这种观点还意味着,只要你用心去教,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你想让他或她成为的样子。一个人的成长是由什么决定的?简单地讲,一是先天的遗传,二是后天的环境,缺一不可。但是,如今的观点似乎认为,后天的环境是唯一重要的。教育的意义因此被无限夸大。但事实上,作为家长,你再上心,再有能耐,也变不成孩子本人。你所能够做到的,无非是为孩子创造一个成长的适宜环境。
内心深处,你难道真的想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而非孩子的本来性情,来“改造”自己的孩子?试试看,能不能把你那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下,去体会那种只用眼光欣赏,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之爱。你没有必要费心跟别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的父母,没有人比你更知道,你对他们的爱,总有一天,孩子就会离开我们。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台湾著名心理学者、情商教育专家张怡筠说:有一次在我们的夏令营,有位妈妈苦恼地来找我,她说,读四年级的儿子最近数学成绩下滑,于是她焦虑不已,每晚逼着儿子多做数学题,搞得彼此又累又烦,却不见成效。那天她又因成绩骂了孩子,气得不轻:你现在还小就考这么糟,再这样不争气,以后一辈子就完了……一阵训斥过后,一直低头不语的儿子突然抬头,泪流满面问她:“妈,你当初为什么把我生下来?难道就是为了让我来考试的吗?”妈妈猛然一惊,哑口无语。这才发现一路走来,早已不像当初的自己。她说,想当年第一次抱到自己孩子的那一刻,她只有一个愿望:希望孩子能快乐健康,一辈子都开心!然而多年后的现在,她成了孩子心中“只看学习,其他不管”的冷血妈妈,一点也不在乎孩子的感受。自己离当初做妈妈的心意早已越走越远,却浑然不觉。看着面前泪眼婆娑的孩子,她感到非常歉疚。其实只要环顾周遭,你我就会发现,许多父母都这么走着走着,就逐渐远离生养孩子的初心。一不留神,就变成时下流行的“虎妈”:不在意成长,只在意成绩;不理解孩子,只安排孩子。虎妈虎爸们很焦虑也很辛苦,认为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孩子的人生会成功。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打心底认为,这才能证明自己做父母很成功。
父母很焦虑,是希望能做好教育。而事实上,父母的高焦虑正在毁掉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焦虑的爸妈只会提要求,对孩子的需求却没反应。第二,爸妈焦虑高,导致孩子的焦虑也高。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怎么做不焦虑的父母呢?第一,充值你的情商。第二,升级你的育儿目标。第三,想办法赋能你的孩子。
事实上,承受着重压、在焦虑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形成敏感性格,承受不了任何压力。真正支撑孩子将来走得远、走得好的,恰恰是一颗健全的心。身为父母,请放下焦虑,做最好的自己。
在绝大多数中国家庭里面,孩子都是中心的中心。从怀孕起,到孩子出生、上幼儿园、上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工作、结婚、买房、孩子自己生孩子,几乎无一日间断。期间是各种操心、各种满心希望、各种灰心失望……期望如此之多,焦虑的不止是父母,还有孩子。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期望这么高呢?他能成为独立的、自主的、幸福的成人,不是已经很好了吗?
别的孩子都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了,我们要不要上?如果不上,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别的孩子都在穿名牌、大牌,我们不买,会不会被笑话很穷?别人、别人、别人……在相当多爸爸妈妈的眼里,时时刻刻都看到太多别人,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常常以别人做什么、怎么做为准则、指南。既要时刻看着别人,自己又要时刻努力跟上,以免掉队,如此怎能不焦虑?我们自己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行为方式,为什么要跟着别人跑呢?
做父母的,都希望对孩子尽心尽力,但常常是对孩子的事务插手太多,培养出从小到大都不能自主的孩子。想想面对这样在外面四处碰壁的孩子,身为家长,你会不会徒增焦虑?放手吧,让孩子快乐独立地成长!
很多家长常常组成群体,相互交流信息,听说哪个“培优班”好,就会相互告知,然后纷纷去替孩子报名。种种矛盾的背后,是挥之不去的焦虑。而焦虑又在群体间传播的过程中被层层加重,接触过多信息,但对如何教育孩子却又缺乏主见。家庭教育也需要做一定程度的“断舍离”,我知道什么样的方法是好的,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整个教育的过程会简单、轻松很多。
有一个很犀利的说法,叫“丧偶式育儿”,说的是爸爸缺席孩子成长的状况,也是相当多妈妈觉得教育孩子无比焦虑的原因。“爸妈合作”,既分担生活中的具体工作,也共同讨论关于孩子的大小问题,减轻彼此紧张的精神,同时父母的共同陪伴,让孩子的心理和人格,发展得更健康、健全。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道魔咒,让很多原本和谐的家庭心生龃龉。申浩律师事务所的张玉霞律师在《两代会议厅》《万万看不懂》等节目中担任嘉宾,她说,来到节目中的矛盾双方多半是因为婚恋问题和家庭问题,而家庭问题中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最常见的导火索。“曾经有一对祖父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遵照儿子、儿媳的‘指令,他们几乎天天带着还没上小学的孙子奔波在去各种培训班的路上,眼看着以前活泼可爱的孙子一天比一天蔫,他们赶到电视台求助,希望我们能帮着说服儿子、儿媳。我们把老人的儿子、儿媳请进节目,但对着镜头,他们依然坚持己见,还以‘美国虎妈为榜样。”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成功”,是忠于内心,而非努力赢过他人;更重要的,是有能力幸福开心,而非为了成就而痛苦不已。所以父母真正的“成功”,是帮助孩子理解自我,拥有幸福力,父母不忘初心,孩子才能找到内在的动力,活出精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