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联韬钢琴曲《塔吉克舞曲》调式音阶分析

2019-03-21 00:33杨琦
艺术评鉴 2019年2期

杨琦

摘要:调式音阶是构成音乐的重要要素之一。我国南疆地区塔吉克族由于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等原因,传统民间音乐中的调式音阶受到了多种音乐文化的影响,以带类似于“润音”的变化音的七声音阶为主,其中最常用的为七声升三级mi调式音阶和七声la调式音阶。我国民族音乐学家、作曲家田联韬创作的钢琴曲《塔吉克舞曲》大量使用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中常用的调式音阶,突出体现了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的调式音阶特色。

关键词:调式音阶   七声音阶   塔吉克舞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2-0012-03

塔吉克族是世界上著名的跨国民族,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我国境内的塔吉克族主要聚居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东南部边境帕米尔高原最高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该地曾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它的音乐文化受到了多個地区及多种音乐文化的影响,其中受古代龟兹乐影响、我国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音乐的影响和波斯—阿拉伯音乐的影响比较深刻。这些影响突出的表现在我国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调式音阶的运用上。

田联韬是我国著名民族音乐学家、作曲家。钢琴曲《塔吉克舞曲》是田联韬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78年,作品根据塔吉克族民歌改编,使用的创作技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了塔吉克民间音乐的特色。节拍上使用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的常用节拍7/8拍,曲式结构上大量使用塔吉克民间古老的反复乐段结构,旋律上由于受到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影响,旋律以级进为主,乐句起伏不超过一个八度。本文着重分析研究钢琴曲《塔吉克舞曲》中最能展现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特色的调式音阶,并在下文阐述。

一、塔吉克民间常用的特色调式音阶

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使用的调式音阶类型较为丰富,有七声音阶、六声音阶、五声音阶等,这些音阶又可分为自然音的音阶和带变化音的音阶。塔吉克民间音乐中最常用的是七声音阶、六声音阶和五声音阶多是七声音阶的不完整音阶。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的调式音阶为七声调式音阶包括七声la调式音阶和升三级mi调式音阶。[1]其中升三级mi调式音阶是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中非常常用且富有特色的调式音阶是一种带变化音的七声音阶,关也维将其称之为维吾尔旧调式音阶。[2]该调式音阶是由古代龟兹乐调式音阶发展而来。古代龟兹乐苏祗婆调式音阶为七声音阶,排列如下:1.鸡识、2.沙识、3.沙侯加滥、4.沙腊、5.般赡、6.侯利箑、7.娑陀力。与我国雅乐林钟宫调相较,“鸡识”的音高与“商”相应,“沙识”音高比“角”低半音,“沙侯加滥”音高比“变徵”低半音,“沙腊”音高应与“徵”相应,“般赡”音高应与“羽”相应,“侯利箑”音高比“变宫”低半音,“娑陀力”音高应与“宫”相应。古代龟兹乐苏祗婆调式音阶用现代的五线谱记谱法大致如谱例1所示。

七声升三级mi调式音阶与上文提到的苏祗婆调式音阶十分相似。

由于波斯—阿拉伯音乐对塔吉克民间传统调式音阶产生了影响,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的乐句中常会出现一个或多个不稳定音级,这些不稳定音级可以是除主音外的任意音级,但通常是调式音阶中的三级音、六级音或七级音。不稳定音级在音乐发展时时升时降,于全音范围内上下移动,这种情况与我国潮州音乐中的“活五”十分相似,在中国音乐体系中有人称其为“润音”。该类似“润音”的变化音在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中的使用是波斯—阿拉伯音乐对我国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最突出的影响之一。类似“润音”的变化音广泛的使用于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中的各类型调式音阶之中。

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也常使用dol调式音阶及sol调式音阶,但没有七声la调式音阶和升三级mi调式音阶应用普遍。

二、塔吉克民间特色调式音阶在作品中的运用

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中常使用七声升三级mi调式音阶和七声la调式音阶在田联韬创作的《塔吉克舞曲》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同时,塔吉克传统民间各类调式音阶中常运用极具塔吉克风味类似“润音”的变化音在《塔吉克舞曲》中也得到了运用。

《塔吉克舞曲》共158小节,使用了西方常用的曲式体裁——复三部曲式,该作品虽篇幅很长但只使用了三种调式音阶,调性在作品中只转换了一次。作品使用了在作品中有七声升三级mi调式音阶、g为主音带变化音的la调式、G为主音的dol调式音阶。

(一)七声升三级mi调式音阶在作品中的运用

七声升三级mi调式音阶作为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中常用且富有特色的调式音阶在《塔吉克舞曲》中A部与B部连接处(70-72小节)得到了运用。

七声升三级mi调式音阶上行时升七级音下行还原七级音的用法在很多作曲家的创作之中得到了运用,在作曲家孙以强于1980年创作的新疆风格的钢琴作品《春舞》中便得到运用。

虽然该作品对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中常用的调式音阶七声升三级mi调式音阶只运用两个小节,但这两个小节的运用使该作品蕴含了浓浓的塔吉克风情,也丰富了作品对塔吉克传统民间调式音阶的运用。

(二)g为主音带变化音的la调式的运用

1.g为主音变化三级音la调式的运用

该作品的A部和B部除A部与B部连接处(70-72小节)使用七声升三级mi调式音阶,其余部分均使用了g为主音带变化音的la调式,该作品中g为主音带变化音的la调式变化三级音或七级变化音,变化方式类似于上文提到的“润音”。该作品中g为主音带变化音的la调式有时以六声形态出现,有时以七声形态出现。

作品的1-20小节使用的以六声形态出现的g为主音变化音三级音的la调式音阶,在上行时多以升三级出现,下行时多以还原三级音出现。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中,变化音多在全音范围内进行细微的移动。《塔吉克舞曲》是根据塔吉克传统民歌改编曲,塔吉克民歌常使用民间乐器热瓦普或热依普进行伴奏,这两种伴奏乐器十分相似,能演奏四分之一音、四分之三全音的中二度以及四分之五音等微分音程。钢琴不具有演奏微分音程的能力,所以作曲家对该作品中的变化音以半音音程的方式进行了表达。

2.g为主音变化音七级音的la调式音阶

该作品也使用了g为主音变化音七級音的la调式音阶。

作品A部的B乐段37-56小节,其中37-52小节主要使用了g为主音自然音七声la调式音阶,53-56中将37-52小节的g为主音自然音七声la调式音阶转变为g为主音变化七级音的la调式音阶。

B部使用的g为主音变化七级音的la调式音阶在上行时升高,下行时还原,与作品中A部B段的上行时升高下行时还原的用法有所不同。

g为主音升七级音的la调式音阶虽与西洋和声小调音阶相同,但该调式使用的调性与七声升三级mi调式音阶的调性相同,同时音列与七声升三级mi调式音阶完全相同,只是与七声升三级mi调式音阶主音不同,造成了调式上的不同。

综上所述,《塔吉克舞曲》中大量使用了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中常使用的七声升三级mi调式音阶和g为主音带变化音的la调式。该作品对以上两种音阶的运用,充分展示出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中调式音阶的特色。除此之外,作品的C部使用了七声G宫调式音阶,C部使用的G宫调式音阶与前面A部B部的g羽调式音阶进行了色彩上的对比。因七声G宫调式音阶并不具有典型的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的风格,笔者在该文中并未对此进行详细论述。

三、结语

田联韬是我国当代最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是我国当代最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音乐家之一,该曲从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他对塔吉克传统民间音乐的理解,另一方面该曲展现出他70-80年代间的创作思维和技法特点。同时,该作品为对塔吉克民歌的改编,我们可在作品中窥探到他对新疆民间传统音调的理解与使用。另一角度展现出我国当代作曲家对我国新疆民间曲调的理解与运用。该作品在结合塔吉克族传统民间曲调的同时,还结合了西方常用的曲式体裁——复三部曲式,作品中多次娴熟的进行织体上的变化、调式上的转化及使用西洋大小调中和声发展手法来发展音乐。这样将我国传统民间音乐同西方作曲技法相结合的作曲方式,深深地将外来音乐文化根植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土壤之中,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参考文献:

[1]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上册[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2]关也维.关于维吾尔民间调式音阶的探讨[J].音乐研究,1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