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毛南族傩舞艺术文化研究

2019-03-21 00:33李妮娜
艺术评鉴 2019年3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

李妮娜

摘要:毛南族傩舞是原始舞蹈的遗存,产生于毛南族人民的劳动生活中,依附于毛南族傩仪,承载着毛南族的演变和发展,是毛南族智慧和文化的结晶。但随着生活生产方式的变迁,地区经济和社会开发程度不断加深,外来文化的冲击的影响,毛南族傩舞生存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甚至一度濒临消逝。作为一种“失落的文明”它是古风遗存生存的缩影,但需要乐观的看待现代文明对于传统文化的包容,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研究和保护中来,研究傩舞的艺术和文化价值是其中的核心环节。本文以毛南族文化背景作为切入点,认真分析毛南族的起源和发展,引出毛南族傩舞文化对毛南族的重要意义以及毛南族傩舞的文化传承问题,提出如何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毛南族傩舞艺术文化。

关键词:毛南族   傩舞   艺术文化   保护   传承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3-0073-03

从宏观角度来看,傩舞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标志,也是各个民族的基本标志,但由于社会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傩舞面临濒危状态,为了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维护文化多样性,研究毛南族傩舞艺术,对于文化保护和传承具有特别意义。毛南族傩舞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该受到关注和研究。从微观角度来看,毛南族的傩舞传承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微观表现,是文化传承的表现形式,突出保护和传承的方式方法,以更加科学严谨的态度去研究艺术文化价值,保护和延续艺术文化发展。

一、毛南族以及毛南族傩舞文化

(一)毛南族概述

一是地理位置。毛南族主要聚集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毛南自治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境内有四条河流穿过。从地理位置上看,毛南族地理位置相对较好,物产也较为丰盈,这为早期农耕经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和前提。

二是民族来源。毛南族从历史文献上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史书中,主要依据其当地地形和相对位置取自“毛滩人”或“冒南人”,并在解放后,1986年6月正式改名为“毛南族”。

三是宗教信仰。毛南族地区早期主要以祖先崇拜和多神崇拜,敬神主要有家仙、灶王等,主要以渗透着佛教的道教为主。从宗教信仰看,主要以朴素的多神崇拜为主,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毛南族包容和开放的态度。

(二)毛南族傩舞概述

1.毛南族傩舞起源

从民族习惯和传统上观察,毛南族一直延续一个传统习惯,每个成年男子必须进行一次还原,其具体的形式就是将请师公到家做肥套还愿。而且这种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习惯,如果成年男子不做肥套,那么这就是对于神灵的一种亵渎,对祖先不敬,会带来惩罚和不好的结果,甚至会影响整个家族的成败兴衰。如果上一辈没有进行还愿,就需要下一代人先帮上一代进行还愿,才可以做自己的还愿仪式,并且祭祀的祭祀品还需要翻倍供应,如果拖到第三代再一起还愿,祭祀品就要在兩代的基础上再翻倍。这就是毛南人所称的“套三朝”。这里对于“肥套”还愿的故事就不在赘述,可见蒙国荣老师著《毛南族舞蹈》中,有较为详实的记载和描述。

这个传统对毛南人的影响最深,而在还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师公跳傩舞,这也是为什么傩舞能成为毛南族的一种文化现象的原因,它已经深深扎根于毛南族精神生活之中,伴随着毛南族祖祖辈辈一直传承至今,形成了一个族人共同的文化需求,构成了本民族的文化,可以说它是毛南族内心流淌的血液。

2.毛南族傩舞变迁

一是功能变迁。传统的毛南族傩舞,主要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集体性,是一种具有浓厚色彩的宗教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祭神和还愿,在具体的舞蹈形式中,还有非常严密规范的程序和禁忌。此外,毛南族祭拜的神有很多,并且各司其职,毛南族的傩舞会在不同的阶段和场合请出不同的神仙,以保平安健康,从这能看出傩舞的功能主要还是以社会功能为主。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傩舞逐渐从农家走向舞台,从封闭走向开放,拥有了更大的舞台和空间,已经从严肃的祭祀活动变成了人们在节庆期间的娱乐活动,这时的傩舞已经不再神秘,而变得更加真实,逐渐变成了人们记忆的符号,变成了一种文化和标识。

二是动作技术变迁。毛南族和其他西南民族一样都能歌善舞,其中毛南人还尚武,所以在傩舞的技法上增加了许多无属性动作,有空翻等高强度及高难度动作。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这种较难习得的舞蹈动作被缩减和退化,从传统的强调技术特性,更多的关注与傩舞的舞台表现和表演。从现代傩舞上看,很难看到武术性强的动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还是比较可惜的,傩舞还未形成系统规范的舞姿传承和套路延续,这也对研究广西毛南族傩舞时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的发展中,要进一步规范舞姿和相关套路,既要保持文化的创新、与时俱进,也要保持文化产品的传承性。

3.毛南族傩舞的舞蹈形式

傩舞的舞蹈形态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傩舞舞蹈中的内在韵律和外在节奏感;二是动态以及静态交替的衔接;三是人体各个肢体的配合和协调。由于其傩舞属于民族舞蹈,其即兴性特点比较明显,更多的是舞者对于节奏感的把握。下面以提取毛南傩舞中的微观现象,把握傩舞的保护和传承。例《穿针舞》,穿针舞是经典的傩舞舞段,其特点是舞者要不停的穿梭,整个过程精妙连贯,体现了众多神仙来到主家为主家还愿的场景。穿针舞的风格非常古朴,风格也较为独特,动作有高有低,跌宕起伏,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又静若呼吸,每个节拍都非常到位,舞者穿梭在节拍的韵律中,上下起伏,盘恒较差,这种动静的表现形式,折射出宏大的格局和对于驱邪纳吉的向往和追求。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