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与实践

2019-03-21 00:38黄富国
中国教育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公式知识点素养

黄富国

在中国的民间, 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叫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 兴趣, 是激发人们学习的根本动力。所以筆者的微薄观点就是:高中学生没有学好数学的原因, 在于他们对这一学科没有兴趣。因此, 教学过程中, 高中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 那么如何增加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兴趣呢?根据笔者多年以来对教育事业的研究, 则认为应该加强核心素养教育, 从而构建高中数学高效的课堂, 现将分析出的方法做以如下叙述。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我在讲课时, 会进行一定的导入, 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吸引到主要讲的知识点上, 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无意中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讲授“幂的知识”这节课的内容为例, 在该节课课前,我准备好了一张0.01毫米的4开大的白纸, 然后把它带到了课堂上。当同学们看到我在课堂上拿出了这张大白纸的时候, 就已经很惊讶了, 可以说在课堂的开端, 我就已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了。然后我手持白纸, 抛给学生一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老师将手中的这张纸对折28次后, 厚度是多少呢?会有一层楼高吗?接下来我开始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提问, 被提问的同学确实认为不会有一层楼那么高, 为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 我夸张的说:“应该会有10层楼高。”话音刚落, 我发现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被这句话所吸引, 因为毕竟他们在质疑我的话, 并想得到真实的验证。随后我告诉他们, 它的高度远远比10层楼高, 大约高度为26844 m。类似这种教学情景的创设, 能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一步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数学无处不在。可谓是数学知识源于多彩的生活。因此,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可以灵活的运用生活实例, 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他们对学习数学的渴望。举个例子, 我在讲解“集合与元素”知识点时, 就运用了生活实例, 比如, 把集合中的元素比作班级的每一个学生, 以此方法来讲解数学问题。结果发现, 学生对集合的定义有了深入的理解, 这种教学方法, 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更有助于知识体系的简单化, 使数学不那么抽象, 更有利于高中学生的接受。

三、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思维

俗话说得好:“学以致用”, 那么既然学习了类比推理方法, 就要把它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去, 这才达到了学习的整整目的。例如, 教师在讲解球的表面积公式时, 可以通过类比平面圆的周长以及体积的方法, 来推理球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公式。具体讲解过程为: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曾经讲过的圆的周长的求法, 即是根据其定义, 平面中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则可以得出周长公式为C=2πr, 据此, 根据球体的定义, 则可以得出球的表面积公式为S=4πr2。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则是巧妙的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该种方法有利于教师对知识点进行介绍与剖析, 在实际教学中, 有些较高的应用价值。

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

当代的学生, 已经习惯了有网络陪伴的生活模式。所以正确的应用网络教学, 会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快乐的度过整节课。我在准备“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节课时, 发现其课程难度较大, 于是我决定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找到“几何画板”应用软件, 然后一步步详细的叙述应用的过程:单击“绘图”-“绘制新函数”, 让每一位同学输入一个数 (大于1的任意数, 要求同桌之间不能相同) , 画出多个指数函数图像, 接着, 我把多个图像合并到一个坐标系中, 让学生根据合并的图像的特点, 对函数进行性质方面的分析, 如让他们观察函数的横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以及单调性等。

五、培养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思维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举个例子, 当教师在讲解数列知识点时, 可以先对等比数列的概念以及具体公式等进行详细的内容介绍, 接下来再介绍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求法, 这个顺序的讲课方式实质上是由浅入深, 逐一开来。如果学生能把浅显之处学的清晰透彻, 那么对于后面深入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而且教师的这种讲课方式会对高中学生的个人学习方法产生巨大的影响,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由此可知, 学生不仅学会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更重要的是, 还锻炼了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实践过程中, 高中老师要注重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以此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所以, 高中老师们要擅长运用一些技巧, 通过综合各种方式来吸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 从而构建一个核心素养视角下高效的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重庆市合川中学)

猜你喜欢
公式知识点素养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