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饲料成本与或有损失比较视角的生猪养殖户饲料选择购买行为研究

2019-03-21 00:34吴林海刘平平裘光倩陈秀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年2期

吴林海 刘平平 裘光倩 陈秀娟

摘要畜禽等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其食用的饲料质量密切相关。在充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生猪饲料为案例,基于饲料生产经营全程体系,以江苏省阜宁县442户生猪养殖户为样本,以生猪养殖饲料成本与或有损失的比较为视角,观察生猪养殖户的饲料选择与购买行为,研究影响饲料质量安全的因素,为提升饲料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猪养殖户个体特征变量中,养殖户户主的年龄、学历、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比例、生猪出栏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由此表明,随着户主学历的提高、生猪出栏量的增加以及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比例的增大,生猪养殖户更有可能选择与购买中等和高质量饲料。与此同时,在饲料生产、加工、贮存、流通等环节变量中,饲料生产经营厂商生产与贮存环境的规范性、违禁药物的使用、添加剂的使用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随着养殖户判斷的饲料厂商生产与贮存环境规范性、违禁药物与添加剂使用规范性的提高,生猪养殖户在总体上更有可能选择与购买中等和高质量饲料。观察以上变量可以发现,养殖户户主年龄、生猪出栏量对生猪养殖户饲料选择与购买行为影响最大。相关变量边际效应的计算进一步证实,随着养殖户户主学历、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比例、出栏量、生产与贮存环境的规范性提高、违禁药物与添加剂使用规范性的提升,生猪养殖户在总体上选择购买中高质量饲料的概率较高;而受户主年龄增大的影响,生猪养殖户更倾向于选择购买低质量的饲料。

关键词生猪养殖户;饲料质量;饲料成本;或有损失;选择购买行为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9)02-0106-08DOI:10.12062/cpre.20180423

已有研究显示,中国饲料成本约占生猪养殖总成本的70%左右,对生猪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1]。由于饲料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饲料生产经营企业数量众多,而且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装备差、技术和管理较为落后等突出问题[2],由此直接导致生猪饲料质量难以保证。然而,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一些饲料生产与供应商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饲料中超量使用添加剂、非法使用违禁药物与滥用抗生素,严重影响了猪肉质量安全[3]。研究表明,2006—2015年中国发生的14 583起猪肉质量安全事件中,由于饲料质量问题所引发的达3 329起,占事件总量的22.83%[4]。因此,提高饲料质量,从源头上遏制问题饲料的产生,对确保猪肉质量安全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虽然问题饲料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但畜禽等动物养殖户对低等质量饲料的市场需求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许多生猪养殖户特别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规模养殖户由于知识层次不高,往往不能正确地选购饲料[5],尤其是对饲料质量安全知之甚少,在选择购买饲料时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生猪养殖户是饲料使用的决策者,其理性或非理性的选购行为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饲料生产经营商的生产经营行为与经济收益[6],而且对市场上饲料的整体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故从生猪养殖户饲料选择与购买行为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从源头上遏制问题饲料,对完善政府对饲料生产与市场的监管策略,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上述思考,本研究以生猪饲料为案例,以饲料成本与或有损失的比较为视角,观察生猪养殖户饲料的选购行为,研究影响饲料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提升饲料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1文献综述

所谓饲料质量安全,通常是指饲料产品(包括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不会对所饲养的畜禽等动物的健康造成实际危害,而且不会在畜产品中残留、蓄积和转移有毒有害物质,饲料产品以及利用饲料产品生产的畜产品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7]。当前,影响中国饲料质量最突出的问题是厂商在饲料生产经营过程中超量使用饲料添加剂、滥用抗生素、非法使用违禁药物、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饲料产品、出售发霉变质饲料等[8-9],而且这些行为较为普遍地存在[10]。科学研究已经反复证明,在现代畜禽生产中按照规定的限量标准使用添加剂、抗生素等对预防畜禽疾病、缩短生长周期、提升代谢状态、降低饲养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具有显著作用[11]。但是,如果添加或使用限量超过规定标准则容易产生副作用。比如,在饲料中超量使用抗生素将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12-13],直接导致其药物残留于畜禽体内,并通过畜禽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且容易产生环境污染[14]。而在市场上出售已发霉变质的饲料,甚至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饲料产品,不仅扰乱了饲料市场秩序,更可怕的是直接产生畜禽等动物产品的安全隐患[15]。当然,不仅在中国,超量使用饲料添加剂、滥用抗生素、非法使用违禁药物等情况在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发生。“瘦肉精”滥用引起的中毒事件最早发生在西班牙,1989年10月至1990年7月间西班牙爆发了因食用牛肝引起135人中毒的食品安全事件[16]。意大利也曾发生了62人因“瘦肉精”中毒的食品安全事件[17]。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滥用和过量使用抗生素造成的药物残留在泰国已成为影响饲料质量与畜禽等动物性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18]。

饲料产品质量首先取决于生产经营厂商原料的选购与生产经营行为。优质的原料是确保饲料质量的前提[19]。饲料原料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是否存在人为掺假,产地的生态环境状况,以及原料生产加工工艺等,均会影响饲料原料的质量[20]。饲料的质量还取决于其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装备与工艺水平、生产环境与贮藏设施的规范性等[21]。例如,饲料加工技术与工艺不到位、加工装备落后往往容易导致不同的原料或饲料产品间交叉污染,由此产生饲料的安全风险[22]。饲料生产过程中贮存环境也是影响霉菌繁殖和产生霉菌毒素的重要因素[23-24],如温度和湿度不当,将导致饲料发热、结块等,甚至产生霉菌毒素[25]。霉菌毒素可能使畜禽等动物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这些毒素经动物体内可能转移到食用此畜禽等动物的消费者体内[26]。

养殖户是饲料使用的决策者。养殖户饲料的选择与购买行为是否理性受其个人特征、家庭因素和养殖规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7]。养殖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显著影响其饲料的购买意愿[28-29]。受教育程度高的养殖户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更容易意识到低质量饲料所带来的成本隐患;而年龄大的养殖户信息闭塞,更加倾向于使用传统饲料[30]。Wozniak[31]的研究表明,养殖规模、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比例与其饲料的选择、养殖技术的采用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养殖规模越大,饲料花费越多,养殖户就越关注饲料的质量,以有效地降低由食用劣质饲料带来的风险[32]。在中国,养殖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往往会选择购买工业饲料,而规模偏小的养殖户较多地使用自配饲料[33]。养殖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越高的养殖户,越重视对生猪养殖的投入,而且采用质量较高饲料的意愿也会越高[34]。除此以外,养殖户的家庭人数等对养殖户饲料选择也具有影响[17]。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对深入探讨影响中国饲料质量的主要因素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但仍有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从饲料生产经营厂商的角度来分析,而且主要关注饲料生产经营过程中添加剂、违禁药物、抗生素等使用对饲料质量的影响,缺少对饲料生产经营全程体系的关注,如缺少对饲料消费环节的关注,鲜有从畜禽养殖户的角度研究其饲料选择与购买行为。本文的努力就在于,以生猪饲料为案例,基于饲料生产、加工、贮存、流通与消费全程体系,以江苏省阜宁县442户生猪养殖户为样本,基于饲料直接成本与或有损失的比较,观察生猪养殖户的饲料选择与购买行为,分析探讨影响生猪饲料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学界深入研究提供新的视野。

2调查设计与样本分析

2.1调查设计

本研究之所以以生猪饲料为案例,主要是因为中国是猪肉生产与消费大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15年,中国猪肉产量与消费量分别为5 487万t和5 547万t,分别约占世界猪肉总产量和总消费量的49%和52%。前文已述,由饲料质量问题引发的猪肉质量安全事件屡禁不止,提升中国生猪饲料质量刻不容缓。本研究以江苏省阜宁县的生猪养殖户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数据。阜宁县是中国闻名的生猪养殖大县,也是国家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县。2015年,阜宁县生猪出栏量达到159.12万头。近年来,虽然为全面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阜宁县加大了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力度,划定了畜禽禁养区,依法关闭或搬迁了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户,但目前阜宁县生猪养殖仍然是不同规模的养殖方式并存,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养殖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仍然是阜宁县生猪养殖最基本的模式。本研究面向阜宁县辖区内所有的13个乡镇,在每个乡镇随机选择1个农户收入中等水平的村,在每个村随机在1个村民小组调查15~20户不同规模的生猪养殖户。实际调查过程中,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通过一对一的直接访谈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考虑到如果直接询问养殖户自身的饲料选购行为,生猪养殖户可能并不愿意向调查员透露真实的信息,为此,基于阜宁县生猪饲料市场的客观状况,在所调查的问卷中设定在该地区生猪饲料市场上较有代表性的三种不同质量层次的育肥猪饲料价格,每公斤价格分别为10元、5元、2元,分别代表高、中、低三种质量类型的饲料。育肥猪饲料是生猪成长阶段需求量最大的饲料,能够为生猪成长提供充足的能量和养分。这三种饲料分别由全国知名饲料生产经营公司、盐城当地知名饲料生产经营公司与盐城当地普通饲料企业生产。在问卷调查时,专题询问生猪养殖户“相比较而言,更愿意选择购买哪一种饲料”。本研究的调查于2017年3月进行,最终获得442户生猪养殖户主(以下简称样本户)的有效调查问卷。

2.2样本分析

(1)样本户主的统计特征。表1显示了所调查的生猪养殖户户主的统计特征。在样本户中,户主以男性居多,所占比例为92.08%;户主平均年龄为53.24岁,46岁及以上的样本所占比例为88.24%;学历为小学及以下与初中的居多,两者合计占样本的比例为77.37%;家庭人口数为5人及以上、养猪收入占家庭总收入31%~50%、专业从事生猪养殖的劳动力占家庭人口比例30%及以下者居多,占样本的比例分别为61.09%、39.37%、46.61%;分别有41.63%、33.94%的样本户认为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的比例在51%~80%之间、81%以上;2016年生猪年出栏量在101~1 000头间的样本户比例最高,为57.01%;养殖年数在10年以上者居多,所占比例为64.25%。

(2)样本户饲料选择与购买行为。由表2可知,95.93%的样本户通过市场选择与购买的方式满足生猪养殖所需要的饲料,仅有4.07%的样本户完全依靠自制的方式来满足其生猪养殖的需求。80.54%的样本户认为质量是其选择与购买饲料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分别有28.96%、37.10%和30.32%的样本户购买饲料的主要渠道是个体商贩、饲料专卖店、饲料生产厂家。调查发现,80.54%的样本户在购买饲料时通过与饲料供应商口头承诺的方式来确保饲料质量,仅有15.39%的样本户与饲料供应商签订有关饲料质量保障的书面协议。

3理论模型、模型估计与边际效应计算

3.1影响养殖户饲料选择与购买行为的理论模型

由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产生生猪养殖户对饲料的引致需求。一般而言,经过长期动态博弈,生猪养殖户与饲料厂商之间基本上可以消除对饲料质量的信息不对称,但消费者与生猪养殖户对于饲料质量依然存在信息不对称,可以假设市场按饲料平均质量支付猪肉价格。因此,对于养殖户而言,食用不同质量饲料的猪肉的平均收益是相同的,故在平均收益相同以及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平均饲料成本就成为作为理性人的生猪养殖户主要考虑的因素。平均饲料成本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购买饲料的直接成本;二是或有损失。或有损失是指将来可能导致损失发生的或有事项,或有损失发生可能引起资产减少,可能引起负债增加。平均饲料成本中的或有损失包括因食用低质量饲料导致生猪疾病甚至死亡所带来的损失,以及由此引发的猪肉质量安全事件给养殖户带来的责任追溯与信誉损失。无论是生猪疾病、死亡还是养殖户的责任追溯和名誉受损,所导致的结果都是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减少,这就使得养殖户的或有损失增加。虽然使用高质量饲料将增加养殖户的直接成本,但将降低可能的或有损失;反之则反。尽管或有损失难以直接被观测,但基于饲料成本最小化目标,养殖户选择购买不同质量的饲料决定于所增加的直接成本等于所降低的或有損失,故可以通过观测养殖户饲料使用行为所产生的或有损失的大小来判断其选择的饲料质量的高低。

3.2模型变量的设置

本文将影响生猪养殖户饲料选择与购买行为主要因素归纳为如表3所示的13个变量。需要说明的是,饲料原料质量、加工技术、装备与工艺水平、生产与贮存环境的规范性、违禁药物的使用、抗生素的使用、添加剂的使用、假冒伪劣饲料的生产销售7个变量是通过对生猪养殖户的问卷调查而获得。虽然养殖户对饲料生产加工与经营过程并非完全清楚,但其对饲料生产经营厂商的相关行为对饲料质量的影响有一个基本判断,并且这些基本判断影响其饲料选择与购买行为。

3.3基于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的估计结果

表4是运用SPSS21.0软件对影响生猪养殖户饲料选择与购买行为主要因素模型的估计结果。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442户所调查的样本户中有18户生猪养殖户的饲料完全来源于自制方式,故在模型中剔除了此18户生猪养殖户的相关数据。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户主年龄、户主学历、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的比例、出栏量、生产与贮存环境的规范性、违禁药物的使用、添加剂的使用7个自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生猪养殖户户主的年龄、出栏量对生猪养殖户饲料选择与购买行为影响较大。

3.4边际效应分析

表4中的估计系数只反映了生猪养殖户选择与购买中等和高质量生猪饲料相对于低质量生猪饲料的可能性,难以反映不同因素对生猪养殖户选择与购买三个具体层次饲料可能性的影响。为此,本文利用临界点估计值和相关估计系数计算了各个影响因素的边际效应[35],以展开进一步分析。

3.5结果分析与讨论

表4显示,在生猪养殖户个体特征变量中,户主年龄、学历以及生猪出栏量在1%水平上显著,变量系数分别为-1.135、0.580以及0.739,而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的比例则在5%水平上显著,变量系数为0.287。由此表明,随着生猪养殖户户主学历的提高、生猪出栏量的增加以及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比例的增大,其更有可能选择与购买中等和高质量饲料。这与Wozniak[31]、Tomislav[30]、Turrini[32]的结论相类似。而且表5显示,随着户主学历的提高、生猪出栏量的增加以及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比例的增大,生猪养殖户选择高质量饲料的可能性分别相应增加了0.042 2、0.035 4与0.045 0,均高于选择中等质量饲料的可能性。这表明,生猪养殖户选择中等质量的饲料所降低的直接成本,不足以弥补所增加的或有损失。与此同时,表4与表5显示,随着生猪养殖户户主年龄的增大,其选择低质量饲料的可能性将增加。这与Tomislav[30]的研究结果相似。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由于生活环境和认知能力的原因,年龄大的养殖户将会低估或有损失,更关注低质量饲料所带来的直接成本减少。受教育程度高的养殖户则相对容易认识到低质量饲料所带来的危害,也相对容易评估危害所带来的或有损失,因此选择和购买中等和高质量饲料的意愿就会增大。出栏量和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比例越大,饲料花费就会越多,使用低质量饲料所带来的或有损失就会越大[36]。尽管选择高质量饲料会提高饲料价格,但由于养殖规模的扩大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较高的饲料价格并不意味较高的直接成本,因此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可能将选择高质量的饲料以降低或有损失[37]。与此同时,虽然使用低等质量饲料能够减少直接成本,但由于养殖规模比较大,饲料成本较高,直接成本的减少不足以弥补使用低质量饲料所带来的或有损失增加,出于理性角度考虑,生猪养殖户会选择和购买中高等质量饲料。

由前所述,养殖户对饲料生产加工与经营过程并非完全清楚,但其对饲料生产经营厂商的主要行为与饲料质量间的相关性应该有常识性的基本判断,并将影响其饲料的选择与购买行为。表4显示,在饲料生产、加工、贮存、流通等环节变量中,生产经营者饲料生产与贮存环境的规范性、违禁药物的使用、添加剂的使用3个变量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变量系数分别为0.353、0.423、0.281,表明随着养殖户判断的饲料厂商生产与贮存环境规范性、违禁药物与添加剂使用规范性的提高,生猪养殖户在总体上更有可能选择与购买中等和高质量饲料。这一结论与吴林海等[38]、范磊等[23]、Kantas 等[10]的观点相契合。随着饲料厂商生产与贮存环境规范性的提高、违禁药物与添加剂使用规范性的提升,生猪养殖户将会低估或有损失,理论上讲会倾向于降低饲料的直接成本,从而选择较低质量的饲料。然而,如果生猪养殖户选择较高质量饲料所减少的或有损失明显高于所增加的直接成本,生猪养殖户仍会选择较高质量的饲料。事实上,表5显示,随着生产与贮存环境规范性、违禁药物与添加剂使用规范性的提高,生猪养殖户选择高质量饲料的可能性将相应增加0.036 6、0.051 1、0.042 3,均高于选择中等质量饲料的可能性。主要原因是,选择高质量饲料可以大幅降低生猪发生疾病的概率,较大程度上减少生猪养殖的或有损失,或有损失的减少要高于直接成本的增加。

4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户主年龄、户主学历、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的比例、出栏量与饲料生产与贮存环境的规范性、违禁药物的使用、添加剂的使用7个自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养殖户户主年龄、生猪出栏量对养殖户饲料选择与购买行为影响最大。相关变量边际效应的计算进一步证实,随着养殖户户主学历、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的比例、出栏量、饲料生产与贮存环境的规范性、违禁药物与添加剂使用规范性的提高,生猪养殖户在总体上选择购买中等和高质量饲料的概率较高;而受户主年龄增大的影响,生猪养殖户更倾向于选择购买低等质量的饲料。

在中国饲料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市场监管不严、诚信体系不健全的客观背景下,出于对

经济利益的追求,饲料生产经营厂商可能采取不规范的生产经营行为,这必将对养殖户的饲

料选择与购买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发现,虽然影响生猪养殖户饲料选择与购买行为的因素是多层面的,但养殖户的个体特征和饲料厂商的生产经营行为是影响其饲料选择与购买行为最关键的两个层面。因此,面对饲料市场的失灵,政府可以采取如下管控措施:动态提高饲料生产经营的门槛,强化对饲料加工技术、装备与工艺水平,饲料生产与贮存环境的规范性建设的监管,依法严厉打击超量使用饲料添加剂、滥用抗生素、违法使用违禁药物、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饲料产品等现象,逐步从源头上减少低质量饲料的生产经营。同时,生猪养殖户是饲料使用的决策者,其理性或非理性的选购行为对市场上饲料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故政府应充分考虑到养殖户是“经济人”的特性,通过饲料市场的供给侧改革,建立完善的饲料市场秩序,提高养殖户采用中等和高质量饲料的预期收益,增加养殖戶使用低质量饲料的或有损失,使生猪养殖户自觉使用中等和高质量饲料,从源头上遏制对低质量饲料的市场需求。

(编辑:刘照胜)

参考文献

[1]张长春. 猪饲料成本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 现代畜牧科技, 2016, 43(9): 58.

[2]李大兵, 翟印礼, 郜亮亮. 饲料加工企业成长模式分析——基于东北地区饲料企业的考察[J]. 农业技术经济, 2010, 18(7): 84-90.

[3]尹世久, 吴林海, 王晓莉, 等. 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6)[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9-20.

[4]吴林海, 王晓莉, 尹世久. 中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实考察[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19-25.

[5]吕国邦, 李吉元. 猪饲料的合理选择、储存、饲喂及防霉菌毒素中毒[J]. 中国动物保健, 2014, 16(12): 74-75.

[6]吴华, 漆雁斌, 于伟咏. 养殖户安全饲料采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613户养殖户的实证研究[J]. 农村经济, 2015, 32(3): 104-109.

[7]张利庠, 张喜才, 吴睿. 饲料安全的市场困境[J]. 农业技术经济, 2006, 24(3): 54-57.

[8]ENGLISHB K, GAUR A H. Hot topics in infection and immunity in children VI[M]. New York: Springer, 2010: 55-64.

[9]MARTINM J, THOTTATHIL S E, NEWMAN T B. Antibiotics overuse in animal agriculture: a call to action for health care providers[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15, 105(12): 2409-2410.

[10]KANTASD, PAPATSIROS V G, TASSIS P D, et al. The effect of a natural feed additive (Macleaya Cordoba), containing sanguinarine, on the performance and health status of weaning pigs[J]. Animal science journal,  2015, 86(1): 92-98.

[11]SOHAIBM, ANJUM F M, NASIR M, et al. Alphalipoic acid: an inimitable feed supplement for poultry nutrition[J]. 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 2017, 101(2): 1-8.

[12]GILCHRISTM J, GREKO C, WALLINGA D B, et al. The potential role of concentrated animal feeding operations in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cs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J].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07, 115(2): 313-316.

[13]SCALLANE R, HOEKSTRA M, ANGULO F J, et al. Foodborne illness acquired in the United States:major pathogens[J].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11, 17(1): 1-21.

[14]CHANGQ Z, WANG W, REGEVYOCHAY G, et al. Antibiotics in agriculture and the risk to human health: how worried should we be[J]. Evolutionary applications, 2015, 8(3): 240-247.

[15]宋洪遠, 赵长保. 我国的饲料安全问题: 现状、成因及对策[J]. 中国农村经济, 2003, 18(11): 28-35.

[16]MARTINEZNAVARROJ F. Food poisoning related to consumption of illicit βagonist in liver[J]. Lancet, 1990, 336(8726): 1311.

[17]SPORANOV,  GRASSO L, ESPOSITO M, et al. Clenbuterol residues in nonliver containing meat as a cause of collective food poisoning[J]. Veterinary and human toxicology, 1998, 40(3): 141-143.

[18]SURIYASATHAPORNW, CHUPIA V, SINGLAH T, et al. Increases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excessive use of antibiotics in smallholder dairy farms in Northern Thailand[J]. Asian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 2012, 25(9): 1322-1328.

[19]CHELIF,  PINOTI L, CAMPAGNOLI A, et al. Mycotoxin analysis, mycotoxin producing fungi assays and mycotoxin toxicity bioassays in food mycotoxin monitoring and surveillance[J]. Italian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08, 20(4): 447-462.

[20]魏凤仙, 李绍钰, 胡骁飞. 饲料加工——生产安全畜产品的关键环节[J]. 饲料工业, 2005, 26(5): 38-40.

[21]单安山, 周长路, 张圆圆, 等. 东北地区不同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含量的测定[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44(6): 96-100.

[22]刘凡, 王卫国. 饲料厂设备降残技术及标准作业程序研究进展[J]. 饲料与畜牧, 2011, 24(3): 10-13.

[23]范磊, 李清洲, 赵炳宜, 等. 饲料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43(5): 176-180.

[24]耿莉. 饲料发霉的原因与判断[J]. 养殖技术顾问, 2014, 41(5): 62.

[25]刘勇, 龚月生. 饲料霉变的预防, 控制及处理[J]. 饲料研究, 2005, 27(5): 32-33.

[26]桂吉生, 韩俊霞. 饲料安全的隐患与对策[J]. 畜禽业, 2016. 22(1): 36-37.

[27]黄延珺. 江苏省养猪户饲料选择行为微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5(3): 215-216.

[28]SCHULTZT W. The value of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disequilibria[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75, 13(3): 827-846.

[29]DOSSR C, MORRIS L M. How does gender affect the adoption of agriculture innovations? the case of improved maize technology in Ghana[J]. Agriculture economics, 2001, 25(1): 27-39.

[30]TOMISLAVV.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acting and livestock waste pollution[J]. Review of agriculture economics, 2005, 25(1): 66-88.

[31]WOZNIAKG D. Joint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new technology adoption later versus early adoption[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3, 75(3): 438-445.

[32]TURRINIA. Endogenous education policy and increasing income inequality between skilled and unskilled workers[J].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8, 14(2): 303-345.

[33]秦富, 尹金輝. 中国的饲料工业:发展和趋势[J]. 农业技术经济, 2004, 22(6): 57-62.

[34]汤国辉, 张锋. 农户生猪养殖新技术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14): 37-40.

[35]GREENEW H. Econometric analysis[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2003: 110-121.

[36]吴敬学, 沈银书. 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成本效益与发展对策[J]. 中国畜牧杂志, 2012, 48(18): 5-7.

[37]王松伟. 农户生猪养殖不同规模的成本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11: 22-23.

[38]吴林海, 张秋琴, 山丽杰,等. 影响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关键因素的识别研究: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MATEL方法[J]. 系统工程, 2012, 30(7): 48-54.

[39]LUCIANO P, VITTORIO D. Feed safety in the feed supply chain[J]. Biotechnology

agronomy society environment, 2011,15(S1):9-14.

[40]REIMSCHUESSEL R, PUSCHNER B. Melamine toxicity:stones vs. crystals[J].

Journal of medical toxicology, 2010,6(4):468-469.

[41]MAL1SCH R, KOTZ A. Dioxins and PCBs in feed and food: review from European

perspective[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4,42(491):2-10.

[42]張桂芳,张晓瑜,王乙惠,等.烟台市市售生鲜肉中部分兽药残留和违禁药物监测

[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4,26(2):175-177.

[43]刘宗华,沈永刚.我国饲料安全现状及监控对策[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

50(1):60-61.

[44]刘万利,齐永家,吴秀敏.养猪农户采用安全兽药行为的意愿分析——以四川为例

[J].农业技术经济,2007,25(1):80-87.

[45]柯炳生.建设新农村与饲料工业发展[J].中国饲料,2006,16(22):18-21.

[46]CROWTHERJ, HERD T, MICHELS M. Food safety education and awareness: a model training program for managers in the dood industry[J]. Food control,1993,4(2):97-100.

[47]MACHEKAL, MANDITSERA A, NGADZE T, et al. Barriers, benefits and motivation factor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food sector in Harare Province, Zimbabwe[J]. Food control,2013,34(1):126-131.

[48]COLLINST. Food adulteration and food safety in Britain in th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J]. Food policy,1993,18(2):95-109.

[49]STARBIRDA. Designing food safety regulations: the effect of inspection policy and penalties for noncompliance on food processor behavior[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0,25(2):616-635.

[50]YAPPC, FAIRMAN R. Factors affecting food safety compliance with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mplications for regulatory and enforcement strategies[J]. Food control,2006,17(1):42-51.

[51]WUS 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od safety control systems in Taiwanese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s[J]. Food control,2012,28(2):265-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