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 野
小区外面是板桥社区,
几十年前的还建房,正在等待拆迁;
外面有几条铁轨,东南部的火车经此去武昌;
再外面是三环线,连通野芷湖和白沙洲;
最外面,就是野芷湖茫茫的湖水……
我喜欢视野里的这些轮廓,
这些抬头就能看到又不必看清的轮廓,
这些似乎一直如此而让人忽略其变化的轮廓,
它们支撑起我不测人生里的稳定生活,
看书的间隙,接电话的时候,
我就去阳台上,远望以放松,
偶尔看得出神,忘记了说话,
电話里的人说:“喂,喂,信号不好吗?”
我说:“你等一下,这里有一列火车正在经过。”
方言认出来的
绿化带里的龙柏,
是松柏的一种,方言里叫爬地龙,
小时候我常用它们编织花环;
龙柏间有蝉蜕,方言里叫知了皮,
可以明目利咽,五元一斤,
这是十年前的价格,现在已无人去捡拾了。
还有仙客来、夜来香、车前子
我能在方言里一一辨认,
这些像是从童年长出的枝叶,
提醒我过去的生活有迹可循,
也在怜悯我今日的枯竭:
绿化带在遮雨棚下,
我来次此避雨,突然看到,
除了童年的记忆,我再无什么可在诗中分享,
雨停了我就离开,和它们也再无联系。
过夜树
锦鸡飞回来了,歇在花栗树上;
灰背鸟飞回来了,歇在厚柏树上;
天黑了,白尾鹞子、斑鸠、喜鹊
都飞回来了,散落在密林深处。
你也回来了,山中还有空枝,
世上已无空地。你如果在树下停留,
就会知道每一棵树都是过夜树,
就能看到儿时那一幕:
鸟群之外,总有离群的一只,
盘旋于林中,嘶鸣于世上。
稻穗和稻草
他喜欢在收割后的田野捡稻穗,
稻穗零散,像星辰隐藏于黑暗,
他怀着指认的乐趣,拾起那些金黄的光。
老了之后他更爱稻草,引火的稻草,
搭棚时盖在棚顶遮雨的稻草,
每在夜半惊醒,他伸手到棉被之下,
摸到了垫床的稻草,闻到了一生的劳碌味道。
推磨的人
我们提着玉米去磨坊,
父亲推动磨盘,我往磨眼里倒入玉米
磨盘旋转,玉米粉碎,
多么神奇啊,似乎没有什么
是磨盘不能粉碎的,
没有什么是父亲不能推动的。
推磨时他一言不发,
像旋转的磨盘,一味地送出力气。
后来我见过机器磨,钢铁的磨芯
被履带牵引,被电机带动,
山呼海啸一般,像要把一切力量喊出来。
而石磨的安静我始终记得,
那是生活本身的沉默。
玉米磨完,最后一步是清洗石磨,
清水倒进去,浑水溢出来,
不用再推动磨盘了,我们在一旁看着
这清洗石磨可以自己完成。
身后事
知道他少年生活的人
已经不在了。他的一生
迟至二十多岁才为人所知:
娶妻生子,家人为他延续记忆;
造园起屋,树木和砖瓦
保存了他的气息。
当他离世,儿女们坐到一起
回忆他,他似乎也从冰棺中起身,
加入到谈论之中。
他种的水杉沙沙作响,
他留下的妻子低声哭泣。
人事音书
小时候我曾翻过一座山,
给人带几句口信,不是要紧的消息,
依然让我紧张,担心忘了口信的内容。
后来我频繁充当信使:在墓前烧纸,
把人间的消息托付给一缕青烟;
从梦中醒来,把梦里所见转告身边的人;
都不及小时候带信的郑重,
我一路自言自语,把口信
说给自己听。那时我多么诚实啊,
没有学会修饰,也不知何为转述,
我说的就是我听到的,
但重复中还是混进了别的声音:
鸟鸣、山风和我的气喘吁吁。
傍晚,我到达了目的地,
终于轻松了,我卸下别人的消息,
回去的路上,我开始寻找
鸟鸣和山风,这不知是谁向我投递的隐秘音讯。
作者简介:谈骁,1987年生于湖北恩施。2012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出版有诗集《以你之名》《涌向平静》,湖北省文学院第12届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