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辑】70 行话不能望文生义
当代一些“隐语”,除了来自江湖黑话和艺人的“春”话外,还有一部分出自于北京的中学生,然后走向社会,流行一时。
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流行一时的:
“盖了”(非常好的意思)、“镇了”(把什么东西压过去了)、“哏儿屁了”(死了)、“土老帽儿”(土气)、“没治了”(没救了)、“铁磁"(关系非常好)、“够铁的"(关系好得像铁似的)、“牛伯”(牛逼)、“我靠"(我X),等等。
中学生的语言创造力很强,有些上话经他们发挥,还弄出一些“零碎儿”来,比如“盖了”,也说成盖了帽儿了”、‘盖了面筋了”。“哏儿屁了”也说成“哏儿屁着凉了”、“哏屁儿着凉大海棠了”,这些“零碎”并没实际意义,但听着显得有些幽默。
还有一些“隐语”来自行业术语。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行当里的术语,一般只有行里的人才能听明白。老北京有句话:“您是不是这行的人,一听您说话就知道了。”还有一句话:“您是行里人,别说外行话。”可见行里人的话,有时没有必要非要让外行人知道。
比如梨園行的术语:
水袖、髯口儿、行头、大衣箱、二衣箱、上场门儿、下场门儿、封箱戏、压轴、攒底、彩唱、清音桌儿,下海、跑海、走穴、穴头、有范儿、折子,等等。
勤行(餐饮业)的术语:
火灶、二灶、砧板、堂口、堂头、水牌、敬菜、上脑、三叉、黄瓜条儿、口沉、口轻、吊汤、跑油、头水、二水,等等。
这些术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您千万不能望文生义,我就为此露过怯。我跟京剧演员李元春是忘年交,他家当时住北闹市口的大沙果胡同,离我家不远。有一次,我到他家串门儿,他的一个学生也在,聊天的时候,他说起他的学生头天演出前“跑海”的事儿。我在旁边插了一句:“您还有第二职业?”当时正是改革开放之初,政策开放,很多人都有第二职业。
李先生的学生听了一愣,说道:“我没第二职业呀?
我笑道:“这跑海难道不是?”
我的话还没说完,李先生和他的学生忍不住乐了。“你以为跑海是‘下海呢?”李先生说。
当时,辞职“下海”也是个热词。我确实是这么理解的,所谓“海”,就是“商海”。
“看来我说外行话了。您让我长长学问吧。”我对李先生笑了笑说。
经李先生点拨,,我才弄明白,“跑海”是梨园行的行话,也是规矩。所谓“跑海”,是戏班(剧团)里谁家里有了急事,生活上一时周转不开,便在演出前说出来,大家掏钱相助。
李先生的学生的父亲癌症晚期,手术急需用钱,头天晚上演出前,剧团里的人为之解囊,所以李先生说他“跑海”。
您瞧,“跑海”跟“下海”的意思差到哪儿去了?所以对“隐语”和“术语”,千万不能在孔圣人面前卖《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