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辉民
【摘要】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写景文文质兼美,是对学生进行言语训练、语感积淀、情感熏陶的好素材。如何让中年级的学生感悟写景文丰富的情感,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为例,紧扣关键词、中心句,让学生把握课文重点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在反馈质疑中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情感。
【关键词】直奔重点 整体把握 反馈质疑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英雄儿女守卫祖国的南大门。作者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写出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的好文章。特别在当前,更是对学生进行“热爱蓝色国土”教育的好教材。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让他们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显然有点难度,操作起来也有些困难;让其自由体会文本的情感、价值,也不大现实。针对此,笔者不由得反复读起了文本,读着,读着,一个词跳入了笔者的眼中——“可爱”!
“可爱”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分别是开头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和结尾处“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在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同一个词,而且是两句点明中心的句子之中,足以证明这个词在文中的重要性。
如果说“可爱”让我们给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那“富饶”则是本课的文眼,行文的线索。只有将两者有机地交融,文意才能相通,课堂才能有血有肉。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对此有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开门见山,直奔重点
教师板书西沙群岛后,问:西沙群岛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补充课题:富饶的)富饶是什么意思?(教师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式来理解:富足,富有;还可以用查词典的方式来理解:物产多,财富多)如果老师请你们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告诉我,什么是富饶,你能找到这句话吗?找到后用笔画出来,一起告诉老师。(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富饶的西沙群岛怎么样?(很可爱)
抓住“富饶”一词,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查词典和用书上的一句话等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词语的理解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教会学生学会理解词语是我们的教学任务。同时,抓住“富饶”一词,引出本文的中心句,这样又从整体人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会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到在作者的心中西沙群岛是可爱的,为后文的学习打下了情感的伏笔。
二、理清顺序。感知结构
拿到一篇文章,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顺序,然后再抓住重点来学习是我们一贯的做法,整体把握才不会一叶障目。
西沙群岛的富饶,更多地体现在她的物产丰富上,而课文的3~6自然段都是讲西沙群岛物产的丰富,这些内容浅显易懂,語言生动有趣,教师可以用一个问题统领这部分的内容,即“你从哪儿看出西沙群岛的富饶,它们可爱在哪里?”
富饶体现在西沙群岛的海底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海滩上有各种各样的贝壳,海岛上有各种各样数不清的鸟类。而让学生回答它们可爱在哪里,则是让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去感受这些物产不同的特点,在多层次的阅读训练中,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西沙群岛的可爱。
三、反馈质疑,体会富饶
读完最后一段后,设问:为什么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更美丽,更富饶?引导学生体会出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感受到西沙群岛的景美,人更美,正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的人,才使得可爱的西沙群岛越来越富饶,从而让学生对劳动人民产生无限热爱之情。
把这篇课文编入教材的编者,肯定充分考虑了三年级学生的情感认知规律。因此,作为教者的我们,不妨蹲下身来,站在儿童的角度,从儿童的阅读视野出发,走进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这样,紧扣“可爱”,在品词析句和朗读感悟中,让学生在心中逐渐升腾出对西沙群岛的那份喜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