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高年级叙事作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

2019-03-21 00:25余兵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指导作用

余兵

【摘要】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描写在课本中所起的作用,指导他们在自己平时的习作中尝试进行运用,并让这种运用更为有效,以达到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习作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叙事作文 自然环境描写 指导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高年级阅读有这样明确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习作要求中也强调了:“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些要求虽说涵盖面较为宽泛,但肯定地指出了“场景、周围事物”等自然环境是小学生阅读与习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年级教材中的环境描写

在小学各年段的语文教材中,叙事性文章中几乎都包含了自然环境的描写,有的甚至包含了一定社会环境的描写。相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运用好自然环境的描写则更加容易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最后的姿势》《船长》《爱之链》等几篇课文几乎篇篇都紧紧围绕着环境描写而展开,而每篇中自然环境的描写必不可少,且显示出来的作用几乎无可替代,成为本单元教学中的重点和指导上的难点。

例如,《爱之链》一文,开篇就是以自然环境描写引入——“已是黄昏了,伴随着寒风,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飞舞的雪花钻进破旧的汽车,他不禁打了几个寒战。这条路上几乎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这为后文故事的发展做了先期的铺垫。接着“为了干活方便,他摘下了破手套,两只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他喘着粗氣,清水鼻涕也流下来了,呼出的一点点热气才使脸没被冻僵。”虽说寥寥几笔,但对衬托人物的形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接下来“餐馆里面十分破旧,光线昏暗。”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又为衬托出女店主(乔伊的妻子)生活的窘困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又如,《最后的姿势》中,“天空阴沉沉的。”“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砸下来,楼房塌陷了……”全文四处自然环境的描写,有机地将故事串联在一起,一步步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整个高年段,凡是叙事类的文章,无一例外地运用了自然环境的描写,它们也无一例外地对文章的情节、主题、人物的形象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自然环境描写在小学生习作中常见的表现

从三年级初学习作开始,学生们便自然而然地运用起了自然环境的描写。只是为什么要这样写,或是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学生们并不一定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初衷。随着对习作学习的进一步深入,学生开始有意地使用自然环境描写,也能大致地表明自己写作的目的。但这样的运用只是停留在只言片语中,还缺乏对自然环境描写的整体认知和运用。归纳起来,小学生的自然环境描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学生的习作中,自然环境描写通常只是用于事情情节的发展需要。在事情发生前或是发生之时描写了环境,交代了时间、地点等,而有的则是类似于事情背景、条件等推动事情继续发展的必备因素。没有这些必备的描写,习作往往无法展开,无法往下写。

2.表现自己当时的心情

在学生平常的习作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部分学生,借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小鸟在枝头快乐地唱着歌”等自然环境的描写,来体现事情中自己的心情。这种写法虽常见,可表现形式往往比较单一。小学生的习作表现不可能达到小说表现高度,这样的环境描写更多的是对别的作品的一种模仿。

3.为文章凑凑字数

小学各个年段,学生的习作水平高低有很大的差异,造成这样的情况原因多种多样。而实际教学中,各年段的教师往往对习作有一定的字数要求,部分学生因习作无法写具体,造成字数过少,他们往往在作文里加上一些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充字数。为何要写,他们也说不出具体的原因。

三、自然环境描写的具体作用

那么自然环境的描写具体有哪些作用呢?

1.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

所有事情的发生都一定会有一个具体的环境,而这些环境中自然环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它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都会有一定的交代。

2.衬托人物的心情

自然环境不因人的意志发生改变,只有人的行为才会对它产生一定的影响。教材里的很多环境描写恰当地衬托人物的心情。如《半截蜡烛》中烛光的描写,就很好地衬托出了当时人物紧张的心理。

3.渲染气氛,使文章情景交融

“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出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这是五年级《天火》一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它把当时富兰克林那种期盼的心情和故事发展的情节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同时让读者又有一丝担忧,这使文章读起来更加丰满而真实。可见,适当的自然环境描写所达到的效果多么地明显。

4.推动情节的发展

正如前文《最后的姿势》里所述的那样,环境描写贯穿文章始终,极有力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5.深化主题,暗示人物命运

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有几处自然环境的描写,特别是第二自然段中“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它表面上看来是当天的自然环境,实则又暗含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暗示了肖邦等人物当时的心情,也为肖邦这个人物多舛的命运埋下了一笔。

四、如何具体指导学生进行自然环境的描写

那么,在日常的学习中,究竟该怎么引导或指导小学生写好习作中的自然环境呢?这应当重视以下两个方面。

1.指导的常用方法

(1)指导观察,抓住特征

《莫泊桑拜师》一文中,福楼拜曾经指导莫泊桑写作时说过,抓住事物的独特之处,才能写好文章。生活中自然界的景物比比皆是,学生往往只是浮光掠影地看一看,很多情况下并未真正走近它,仔仔细细地观察它。这处景物和那处景物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区别在哪,这需要教师踏踏实实地带着学生贴近自然,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如何抓住它的独特之处,为习作积累素材,为表达积累经验。

(2)进行对比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在叙事作文中,自己写的这段自然环境的描写,目的是什么,想表达或是表现什么。细节上,指导学生认识这些语句未修改前和修改后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在表达的目的上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些具体的对比,让学生明白自然环境的描写有着一定的目的性。

其次,对同一个自然环境描写,文前、文后可以有着明显的不同,通过对比,以展露人物心迹,衬出习作主题。

(3)修辞的运用

五年级《望月》一文中,夜景的描写十分细腻,通过具体的修辞手法,让原本普通的景物显得更为动人。《三顾茅庐》一文中,对卧龙岗的一段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但修辞精妙,而且暗示出了此处人杰地灵——诸葛亮真卧龙也。

(4)单一景物和众多景物

叙事习作中,景物的描写既可以是点睛的几笔描写,也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多线条描写。因为事情发生的场景可能有所不同,人物的心境也可能有所不同,甚至是情节的曲折变化也有所不同等,所以都需要不同的景物与之相映照。

(5)情景式的描写

如何把景物写具体、写生动,这仍然是当前学生面临的最大困难,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描写,特别是叙事过程中的景物描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久的训练。只有将这些自然环境描写具体、生动了,才能构建成特定的情景,才能有效地把情感、主题等融入其中,才能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6)珠串式描写

所谓的珠串式的描写,就是在谋篇布局时,有意识地将与之相关的一处景物根据情节的变化,反复地进行描寫或是描写一些于隋节相关的不同景物。这些景物直观上可能是明线,从头贯穿至尾;也可能是暗线,依据它逐步展开情节。

2.避免出现的几个误区

(1)不要为写景而写景,要重视写景与写人叙事相结合

在叙事文章里,写景的目的是为写人叙事服务的,不能为了写景而写景,更不能把写景孤立起来,与叙事毫无关联。它应当是整个故事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应当有力地映衬事情,衬托人物的形象。

(2)详略得当,为表达主题起到辅助作用

叙事是主体,写景只是故事本身情节发展的需要,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它是有力地体现主题的外在因素,对表达的主体和主题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小学高年段,无论是教材还是学生习作,自然环境的描写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理解了它的作用,并运用好这种写法,对学生学习语文来说并非可有可无,相反,它往往对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习作水品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指导作用
探讨CTCS-3级列控系统对STP系统的指导作用
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商务英语理论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血清降钙素原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指导作用
学习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精神,探索高职院校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劳动价值论与提高经济效率
试论马克思主义指导与中共党史
论上下义关系对英语写作的指导作用
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作用
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应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