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养
如今交通方便、通讯发达,经济更是全球化,变化最大的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世界各地的踪影,说不定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呢。不同国家的电影、不同国家的书籍、不同国家的服饰等等,都变成了可以融合交互的媒介。世界依然很大,可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
分享人:海十二
分享小物:iPhone手機
谁能想到,一只普通的手机,竟然是全世界人民的劳动成果呢!
本人是一枚“90后”老阿姨,小的时候见到个外国人都要惊呆。现在吃着泰国来的芒果干,喝着韩国的饮料,用着日本的化妆品,每天都会见到外国友人,却早已见怪不怪。
像我这种吃穿用度愿意买进口产品的人不在少数,大家都喜欢将“进口的”等同于“优质的”,不仅愿意为品质买单,同样也愿意多花点钱来喂养自己的虚荣。不仅成年人,小孩子亦是如此。姐姐家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鬼精鬼精的,最爱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东西,同时还要一本正经地介绍:
“这是我妈妈在日本买的糖。”
“这支笔是我姨从韩国带回来的。”
“这个巧克力可好吃了,是美国的。”
你看,在炫耀这件事上,是没有年龄差别的。经济全球化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冲击。希望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炫耀国货,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用上优质的国货。
嗯,这真是一个美好的祝愿。
分享人:乐神
分享小物:羊绒大衣
我家的地理位置与日韩两国相对较近,受日韩文化影响比较深。我居住的那个片区,是我们这里有名的服装作坊聚集地。
在市中心有一片外贸店聚集地,百十来家,很大一部分商家的货物其实是从小作坊进货来的。是的,都是外贸出口剩下的尾货或者残次品。
这些衣服有的出口日韩,有的运往欧美。有能力的小作坊接国外的单子,没能力的从大服装厂的手里拿活来做。设计是国外的,人工是本土的。
有时候和朋友去逛街,看到一些韩国品牌,朋友总是拉着我直接走人。她常挂在嘴边的名言是:哎呀,这些衣服都是咱们这加工的,去国外贴了个牌,回来价格就翻了好几倍,你不如直接去那些工厂买尾货好咯。
我……迅速地跟着她走了,直到现在我也从来不买韩国品牌的衣服,大概就是受了她这番言论的影响。所以啊,那些穿着“洋货”显摆的小伙子大姑娘们,不要以为你穿的是某某国家的某某品牌,其实很可能是正儿八经的中国技术哦。
这几年,服装小作坊明显少了很多。有劳动力流失的原因,也有中国劳动力不再那么廉价的原因。在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那里有更便宜的人工,资本家们自然闻风而去。
很多小作坊悄无声息地关门了,市中心那片外贸店也没落了,而我依然不买韩国牌子的衣服。
习惯这东西,果然是会影响人的一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