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目次

2019-03-21 23:20:29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常州

第1期

洪亮吉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任慧玲(1)

论吕景蕙《纫佩轩诗词草》

杜聪(9)

论梁启超的史剧观——以《桃花扇注》为中心

张欣可(12)

论南朝佛教与宫体诗

杨秋萍,温志拔(21)

施蛰存小说身体书写的美学考察

阎方正(25)

近十年叶兆言小说研究综述

周然(31)

复仇母题的解构叙事与审美倾向——沈从文《渔》与汪曾祺《复仇》之比较

王鹏(37)

从《雨王亨德森》的死亡主题看贝娄的生命观

陆海霞(44)

论《夜》的创伤叙事

谢浩洁(48)

小丑形象流变及其对影视作品受众的心理认知影响

陈香莹(52)

当代中国民族管乐的创作与变迁研究

胡亮(56)

薛绍徽译《八十日环游记》人物形象的本土化与文化身份构建

季传峰,孙小淼(61)

基于语料库的《三国演义》翻译风格分析

李星(67)

“句”字形音义考辨

丁玮明,乔秋颖(72)

《道行般若经》中“故”类因果复句探究

陆恒(77)

英汉语表达中活跃区隐现差异的对比研究

王天然(83)

论恶意串通法律规范的构成及其司法适用限缩

舒雅雅(88)

第三方外卖平台先行赔付机制的法律探析

陈宗慧(97)

我国婴儿安全岛的困境与法律规制——以南平市婴儿安全岛为例

宫璐璐(102)

多元共治模式下政府实现高校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路径研究

叶雯,贺世红(108)

因科施教:大学生休闲教育差异化研究

刘松,孙春军(113)

商务英语人才校企协同“订单式”培养模式研究

朱江,杨永萍(118)

第2期

论洪亮吉对清中叶诗学理论的修正与调和

李刚刚,马予静(1)

游幕视域下黄仲则的诗歌书写

曹利华,左洪涛(7)

常州词派7家题画散文72篇述论——《清代诗文集汇编》过眼录

苗贵松(11)

《悲情城市》与《海角七号》叙事比较分析

张浩宇,张霁月(17)

《天龙八部》中段延庆人物形象分析

屈文静,李敏(22)

《聊斋志异》中的诗化特征

张静,刘天利(27)

“昙花一现”——再读张悦然短篇小说《家》

张琼方,罗关德(31)

论苏童小说的恐惧色彩

许萌,杨波(36)

《呼兰河传》中的“人间”

贾艳霞,刘涛(41)

霍桑短篇小说中的价值错位结构

储修友(45)

太宰治小说《斜阳》中的自我认同与主体意识

李梦茹,吴雨平(50)

辽宁省博物馆藏《姑苏繁华图》建筑样式考述

张新荣,秦媛,计玥玥,徐印,钱叶琳(54)

常玉绘画作品中的中国元素分析

张梦甜,范银花(63)

离散书写与离散译介的互生关系——以张错为例

马明蓉,张向阳(67)

中国画论典籍中“氤氲”的内涵源流及英译——以清代《石涛画语录》为例

张明薇(73)

试论俞樾在话题讨论方面的进步意识

王倩倩(77)

日语中间投助词さ的考察

郑颖,钱爱琴(83)

作话语标记的“好吧”

杨波,熊仲儒(87)

产品发布会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修辞批评分析——以雷军小米6发布会演说为例

黄鹂鸣,袁卓喜(91)

以诉讼观视角探析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

余怡然(95)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立法路径与当地社区利益协调研究

郑文杰(101)

李闻风通款太平天国时间考

施伟国(108)

明代江南地区知县的教育施政实践探究

杨晓俊(111)

基于产出导向法培养思辨能力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时常珺(116)

第3期

江南运河溯源至大禹及新石器时代考

王继宗(1)

常州运河文学中的毗陵驿书写

傅燕婷,俞明钢(11)

视觉隐喻视角下常州运河沿岸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建构

张巧凤(16)

生态视域与高晓声的乡土意识——从《在密西根大学的讲演》到《陈焕生出国》

岳芬(22)

五经儒学的落幕:北宋晚期荆公新学的转型与消长

温志拔(27)

论范成大租税诗

魏淳淳(32)

从灵魂审判到反抗绝望——从《风筝》论鲁迅的童年创伤经验书写

左凡(37)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中国新世纪诗歌

蒋成浩(42)

沈从文《丈夫》版本校评

谢一丹(47)

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形象及其时代特征

郎琴芳,陈其越(53)

《微物之神》的权力书写

胡杰,李志峰(56)

消费文化视域下新主旋律电影的自我构建

叶长琦(61)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美食题材纪录片的新探索

王晓彤,王纲(65)

论苏轼诗词英译本的诗性特征——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

魏际兰,李静(69)

《礼记》成语中的礼文化试探

王淑平(76)

《说文解字》中的“邗”字新释

陈雪飞,曹子男(82)

中动结构中强制修饰语的认知语用研究

李妙,周启强(86)

死刑复核程序刑事辩护全覆盖的路径探索

李文俊(91)

“欧盟化”以及退欧对英国国际私法的影响——评阿德里安·布里格斯《冲突法》

郑颖(98)

论我国财政补贴的法律治理——以高学历人才住房补贴为切入点

皮东东(104)

地方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产教融合的对策研究

何虹, 张忠,曹国(109)

陈衡哲的儿童教育观及其启示意义

肖建秀,石玉昌(116)

第4期

大运河与江南文脉关系略论——以江南绘画地域特征与现代演进为中心

朱亮亮(1)

大运河文化的影像构建与叙事策略研究——以申遗纪录片《中国大运河》为例

彭伟(8)

大运河常州段民间音乐资源的数字化保护研究

杨丽莉(13)

基于不同呈现类型的非遗与科技融合发展思路——以常州非遗为例

于海洋,秦佳(17)

现代常州梳篦产业传承与创新策略研究

丁嘉仪,肖旺群(22)

中年姿态 旧时风格——论周洁茹“到……去”系列短篇小说的文体特色

刘春芬(27)

《女勇士》中的英雄观探析

刘木丹(33)

吴伟业对白居易叙事诗的接受与发展——以《圆圆曲》《长恨歌》为例

杜东花,宋巧燕(37)

日常生活策略与范式:论李劼人历史小说的现代模式

苏菲(41)

“诗意人生”的追求——从老舍的小说《离婚》到赵清阁的同名电影剧本

汪宁宁,胡斌(45)

论麦克尤恩小说《星期六》的互文性

汪顺来(49)

论《阴道独白》中的女性身体政治

李丹丹,吕爱晶(54)

福建布袋木偶的艺术特色及美学特征

郑雅婷,王承(58)

文化生态视域下邳州非遗纸塑狮子头传承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薛配,吴衍发,傅士凡(62)

淮河文化融入儿童绘本的设计研究

郝峪宁,王承(67)

《四世同堂》称谓语探究

王艺宸(71)

“盒子”概念场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

陈思,常萍(78)

“大×的”的话语标记特征及话语功能

文西,张万禾(86)

儿童绘本语音象征及其翻译

喻旭东,丁静(92)

论生效裁判文书已决事实的适用规范

闫岩(96)

香港廉政公署治理对内地监察体制改革的启示

马世理(102)

习近平关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钱正武(108)

“先秦诸子研究”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华云刚(114)

中丹合作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郑隽逸(117)

第5期

江南运河客旅的近代变迁

叶舟(1)

大运河工业遗存区景观改造与再利用探索——以常州戚墅堰机车厂南区改造设计为例

王燕,张帅,陈淑晶(7)

“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探究

余杰,汤正华,熊焱生,汪禄应(11)

张太雷研究的发展阶段与未来趋向

李寅初(17)

论欧洲华文文学的阶段性发展

计红芳(23)

秉怀自然之心——论吴明益《复眼人》中的自然书写

卢军霞(32)

清初地震诗文的纪实书写与文人心态——以康熙七年郯城-莒州地震为例

韩淑萍(38)

论鲁敏长篇小说《奔月》中的“生存者同现代性焦虑的和解”

何诗鸣(42)

虚空存在与真实挣扎——评弋舟《丁酉故事集》

范玉彬,权绘锦(50)

迷失·消解·重生——《都柏林人》中主体的拉康式解读

成颖,段国重(55)

慈善的福音书:《圣诞颂歌》的认知叙事解读

高贤铭,佘军(59)

意义世界的现代性转变与近代报刊的“空间”营造——以“天下”“国家”为视角

周彤(63)

江南传统古村落与周边城市共生关系研究

李宪锋,王波(71)

韩天衡篆刻刀法探秘

章海荣(78)

从述宾短语到情状副词——“无意”的词汇化与语法化历程探究

吴文燕(83)

基于同义表达分类的汉日固定表达同义性判定

李哲(88)

网络在线问诊中医生建议的人际语用研究

刘慧珍,张巨文(92)

论媒体在我国反垄断执法中的双面性

高赛赛,康文婷(97)

隐名出资法律性质探析

王小斌(103)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新农村和谐社区治理的出场路径

孙颖(108)

地方本科高校外语类专业大学生外国文学经典名著阅读现状调查

李银梅(113)

服务设计视域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于洁(118)

第6期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有效衔接

汪群,陈杰(1)

关于唐宋汴河的初步探讨

余敏辉(6)

以诗证地 运河与城市在诗歌中永生——泰晤士河岸书写对常州古运河景观文化开发的启示

金涛(11)

清女诗人庄盘珠夫家吴氏家族考

刘红霞(16)

薛应旂生卒年考

刘梦楚(22)

从“濠梁之辩”到“渔樵之隐”——论恽寿平鱼藻图中的庄学意蕴

张玉霞(25)

都市想象与都市社群——论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

周风琴(30)

复调理论视域下《无声告白》的对话书写

石琼蕊(36)

论王鏊诗文观

李志(42)

魏晋“自然”与“名教”关系的嬗变

吴昕玥,郭淑新(47)

浅论林贤治散文理论

王悦华(51)

悲凉意蕴下的忧虑与批判——论弋舟小说集《丁酉故事集》

雷杰妮(59)

从异域情调论解读《王伦三跳》中的中国形象

尹岩松,曹锦锦(63)

自我困境与分裂——莱恩式解读《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熊亚芳(67)

“凄怆”词形意义考辨

兰俊莹,常萍(72)

常州方言单字调的实验分析

徐赟,黄彩玉,王彦(78)

《红楼梦》佛教文化用语英译探析——以霍克思译本为例

朱天发,吴艾玲(86)

公共视频监控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

林尧(92)

冒用他人移动支付平台账户侵财行为的刑法规制——以支付宝平台为例

谭悦,李晓明(98)

党建联盟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实践育人模式初探——以常州工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与薛家镇党建联盟为例

高静(104)

高校马克思主义青年化路径探索

张万军,薛志清(108)

“常州三杰”精神融入“原理”课教学探究

高玄,熊焱生(111)

基于构式语法理论的日语句型教学实证研究——以授受补助动词句型为例

赵寅秋,钟勇,李哲(117)

猜你喜欢
常州
常州纺兴
纺织报告(2024年3期)2024-05-02 09:57:46
常州薛典老街
华人时刊(2022年11期)2022-09-15 00:54:00
美丽的常州
小读者之友(2022年4期)2022-05-20 13:19:36
常州的早晨
小读者之友(2022年4期)2022-05-20 13:19:36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江苏教育(2021年54期)2021-08-31 10:12:36
常州青果巷里的“统战故事”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3:04
恽南田与常州画派
华人时刊(2020年23期)2020-04-13 06:04:22
“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
华人时刊(2020年23期)2020-04-13 06:03:52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08
“数字常州”架起“瞭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