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时期下地市报时事新闻编辑思路

2019-03-21 17:43
传媒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时事新闻时政新闻报道

(昭通日报社,云南 昭通 657000)

伴随着地市报时事报道需求性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市报的版面不固定,信息来源相对狭窄以及枯燥乏味的特点,致使地市报很难与国内的大报纸相提并论。但只要新闻记者编辑能够把握时事新闻的编辑思路,严守新闻原则,一样能够写出和国内大报纸一样的高质量新闻。

一、提高时政新闻的价值

(一)把握新闻五要素

时新性是新闻写作中的恒定价值要素。只有在时间上保证新闻报道的快速及时,才能带给受众新鲜感,提高新闻的吸引力。新闻编辑设定新颖的写作角度,打磨严肃又不失趣味性的主题,是保证新闻时新性的重要内容。

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显著性是决定新闻影响范围的重要因素。人们之所以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是由于国家的政策方针与受众之间的利益密切相关。新闻报道的受众广泛度与新闻事件和人民群众的密切性成正比例关系。时政新闻的报道不应该无关痛痒而应做到有的放矢,让受众从新闻中有所得。

对于地市报来把握接近性这一要素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新闻题材要更多地和目标受众生活空间相吻合,才会引起更多的关注。人们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件总是更感兴趣。事件发生的地点和受众越接近,与受众的利益关联就越大,受众就越感兴趣。

让新闻报道更加具有趣味性,这不仅对于地市报而且对于全国各大报社媒体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把握好趣味性和严肃性的度,使新闻报道既不失传统媒体的风范又更容易被受众接受,是所有新闻编辑记者永远要学习的事情。在信息量爆炸,数据文字井喷的碎片化时代,让新闻报道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吸引受众的眼球,是新闻写作的一项重要准则。新闻报道越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和情感的共鸣,就拥有越多的读者。

新闻五要素相互融合,相互寄托。新闻报道中所包含的要素越多,新闻的价值就越大。

(二)编辑思路要做到广、深、透

新闻事件的包含面要广。不仅能让读者看到报道的新闻事件本身,还要让读者横向拓展,有所思考。

新闻事件的报道程度要深。新闻报道不是几个新闻事件的排列组合,更不是信息的大量堆积。面面俱到谈得粗浅,反而使得报道的主题不突出,中心不凸显。新闻事件应该是抽丝剥茧,告诉大家来龙去脉和后续结果,让受众了解事件的真相。

新闻事件要通透。新闻报道能够清晰明白地把事情交代清楚。让受众减少心证,减少对稿件的自主完善和逻辑补充。能通透的将事情的全貌呈现给受众,是新闻编辑记者的基本功。

二、要培养新闻思维方式

首先,要培养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更多地体现新闻编辑记着的判断力,要从此相似的事物中寻找差异点。形象思维更多地体现其想象力,从不同的事物中寻找类似点。

其次,要在寻常思维的基础上不断培养求异思维。大量的新闻报道以“寻常见长”而不以猎奇取胜。创造性的发现是在既定的符合规律的模式基础上进行的。求异思维的目的在于创新,对一般常规的思维换了角度,就具备了求异性。求异思维首先要求记者编辑具有质疑性。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者有进。质疑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职业素养。

最后,要培养发善思维和聚合思维。发散思维是指思维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方向思考,力求获得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发散是手段,聚合是目的,最终以目标为归宿,在多种途径中寻找一种最恰当的途径。

三、结语

时政新闻越来越受到受众的关注,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需要发出正确嘹亮的哨声,指引人民群众前进的方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数据和信息量井喷。这对新闻编辑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新闻报道不失严肃和权威又能吸引更多的人成为关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新闻记者永远的任务。现在自媒体越来越多,在虚拟化的网络世界,人人都可以发言,这就更加凸显了新闻工作者的价值。新闻工作者必须秉持初心,把持原则,传递真实的声音。微风吹过,两袖轻轻。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地市报的时政新闻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其必定会成为联系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纽带。

猜你喜欢
时事新闻时政新闻报道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论时事新闻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时事新闻报道如何避免“同质化”
时政
时政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