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述宾短语到情状副词
——“无意”的词汇化与语法化历程探究

2019-03-21 13:17吴文燕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谓语状语副词

吴文燕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上海 200234)

在现代汉语中,“无意”既可以用作动词,也可以用作副词。“无意”作动词时是一个心理动词,表示“没有做某事的愿望”。例如:

(1)在天津,在敌人占据了各学校之后,他们本无意烧掉各图书馆的书籍,不是爱惜它们,而是以为书籍也多少可以换取几个钱的。(老舍《四世同堂》)

此句中“无意”是动词,在句中作谓语,其后的述宾短语“烧掉各图书馆的书籍”作“无意”的宾语。此外,“无意”还可用作情状副词,义为“不是故意地”。例如:

(2)但是当我的眼光无意地触到他的眼光时,我就大大地吃惊了。(巴金《一个车夫》)

“无意”在现代汉语中的两个词性是何时产生的,又是如何产生的,两个词性之间是否有继承关系,它们各自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又是什么?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目前还未有学者进行细致研究,本文拟作探讨。

一、“无”与“意”的组合

“意”的本义为心思,即心中的想法。《说文·心部》:“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王力古汉语字典》中“意”的释义为:(1)意思。引申为意图。又为意味(后起义)。(2)料想,猜测。《汉语大字典》中“意”有19个义项,而《汉语大词典》中“意”有15个义项。可见,“意”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含义,是一个含义较复杂的词。

“意”与“无”组合的述宾短语“无意”主要有4种含义。

第一,义为“没有意愿”。例如:

(3)臣有道于此,使人虽勇,刺之不入;虽有力,击之弗中。大王独无意邪?(战国《吕氏春秋·慎大览第三》)

“无”与“意”第一次连用是在战国时期。例(3)中“无意”是一个述宾短语,句中先叙述了“臣有道”中的“道”为何义,最后问大王:“大王难道(对这种道)没有意愿吗?”

第二,义为“泯灭意虑;没有意念”。例如:

(4)夫无意则心同,无指则皆至。(六朝《列子·仲尼》)

此句中的“无意”,严北溟注:“泯灭了意虑,它就和本心相同了。”

第三,表示“没有意义”。例如:

(5)今岂可无故穿凿其皮肤,而饮其血汁邪?真人难问,甚无意。(东汉《太平经》卷四十五)

例(5)中“真人难问,甚无意”的意思是“真人发问,实在是没有意义”。

第四,表示“没有见识”。例如:

(6)次复问奴婢贵贱,朗曰:“谨厚有识,中者,乃至十万;无意为奴婢,问者,止数千耳。”(六朝《世说新语》)

例(6)中“无意”与其后的“为奴婢”是并列关系,义为“没有见识”。

在述宾短语“无意”的4个不同含义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没有意愿”义。现代汉语中的“无意”正是由表“没有意愿”义的述宾短语“无意”发展而来的。

二、从述宾短语到心理动词

表示“没有意愿”的“无意”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此时的“无意”是一个松散的述宾短语。例如:

(7)今子独无意焉,知不足邪?意知而力不能行邪?故推正不妄邪?(战国《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

(8)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西汉《战国策》卷三十一)

例(7)中,“无意”是一个述宾短语,表示“没有意愿”,“今子独无意焉,知不足邪?”意为“现在你难道没有(这种)意愿吗?是智慧达不到吗,还是能力不够呢?所以才推荐正道且念念不忘?”。例(8)中“荆卿岂无意哉”意为“你难道还没有(动身的)意愿吗?”,“无意”亦为述宾短语,在句中作谓语。述宾短语“无意”还可以与其他短语组成连动结构。例如:

(9)门者刖跪请曰:“足下无意赐之余沥乎?”(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

(10)今仆之不肖,阨于州部,堀穴穷巷,沈洿鄙俗之日久矣,君独无意湔拔仆也,使得为君高鸣屈于梁乎?(西汉《战国策》卷十七)

例(9)中,“无意”与“赐之余沥”构成连动结构,“足下无意赐之余沥乎?”意为“您没有意愿赐给我一点剩下的酒吗?”。例(10)中,“无意”与“湔拔仆”是连动关系,“湔拔”为“推荐提拔”之义,“君独无意湔拔仆也”意为“您难道没有意愿推荐提拔我吗?”。

以上2例中的“无意”都是述宾短语,并未词汇化为动词。例(11)、例(12)中的“无意”可以有2种理解。

(11)遗民肠断在凉州,将卒相看无意收。(唐白居易《凉州词三首·其三》)

(12)是时杜司徒年七十,无意请老。裴晋公为舍人,以此讥之。(唐《唐国史补》中卷)

例(11)和例(12)中的“无意”有2种解释。可以理解为述宾短语,表示“没有意愿”,与其后的成分构成连动结构,该连动结构为“没有意愿(为遗民)收尸”和“没有意愿告老还乡”之意;也可以理解为动词,表示“没有做某事的愿望”,与其后的成分构成动宾结构,该动宾结构为“没有(为遗民)收尸的愿望”和“没有告老还乡的愿望”之意。由此2例可知:唐代,“无意”已经开始了词汇化进程。

我们初步判断表示“没有意愿”义的述宾短语“无意”从六朝时期开始向动词演变,并在唐朝以后日渐成熟,最终词汇化为一个心理动词。

在词汇化过程中,句法粘连和语义融合是“无意”词汇化的重要因素。“无意”与其他短语组成连动结构共同作谓语为“无意”的词汇化提供了句法条件。就短语自身而言,短语的词汇化与其自身各成分的语义有关。董秀芳提到,述宾短语成词的语义条件主要有:动词成分的动作性弱,宾语成分具体性低,动词成分对宾语成分的影响度小[1]167。动作性弱是指没有一个外部的明显可见的动作,而“无意”中“无”的动作性并不强,“意”有“意图,意思”等义,其具体性也较低,“意”不会因“无”所表示的动作行为而发生状态的变化,故“无”对“意”的影响较小。述宾短语“无意”满足上述动宾短语成词所需的语义条件,这为其发生词汇化提供了可能性。

此外,使用频率也是“无意”词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语言学家Bybee认为,语法化最重要的特征是不断地重复,促使一个词语语法化的必要条件就是它具有足够高的使用频率。使用频率越高的实词越容易语法化,也就越容易被虚化为语法标记,其结果反过来又提高了该形式的使用频率[2]。经过统计我们发现,在使用频率上,六朝时期之后“无意”单独作谓语的情况几乎消失,而“无意”与其他短语组成连动结构共同作谓语的用例增多。六朝时期,述宾短语“无意”开始向动词演变。

三、从心理动词到情状副词

在由心理动词向副词转化的过程中,“无意”发生了三大变化:语义上,从“未发生”到“已发生”;句法上,从作谓语到作状语;搭配上,从对举到连用。

(一)从“未发生”到“已发生”

述宾短语“无意”的“没有意愿”义蕴含两种语义。

1.不打算

“不打算”义是表“没有意愿”义的述宾短语“无意”的主要含义。例如:

(13)刘备至京,谓孙权曰:“吴去此数百里,即有警急,赴救为难,将军无意屯京乎?”(六朝《三国志》卷五三)

(14)乃驾,自往迎丞相。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西汉《史记》卷一零七)

例(13)、例(14)中,“无意”义为“不打算”。述宾短语“无意”词汇化为心理动词后,“不打算”仍旧是“无意”的主要含义。再如:

(15)何知其鬼物矣。曰:“某举子贫寒,无意婚娶。”(北宋《太平广记》卷三百四十九)

(16)晋元帝无意复中原,却托言粮运不继,诛督运令史淳于伯而还。(南宋《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六)

例(15)和例(16)中的“无意婚娶”和“晋元帝无意复中原”分别为“不打算结婚娶妻”和“晋元帝不打算光复中原”之意。

2.未曾想

表“没有意愿”的述宾短语“无意”还含有“未曾想”之义。例如:

(17)夫民生而恶性死,无意畏之,能无恐乎?(战国《逸周书·卷一·命训解》)

此句中“无意”义为“未曾想”,“无意畏之”指的是“没有想过要去敬畏圣上”。

“无意”词汇化为动词后,“未曾想”义仍然出现。例如:

(18)神女曰:“家姊本无意辄慕君子,而杨郎先自发言。苟或中辍,立恐不利于君。”(北宋《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四)

在“无意”的这两种含义中,“不打算”是指想过这种事物或情况,但是没有打算去做,而“未曾想”则是指没有想过这种事物或情况,更别提要去做了。这两种含义的共同点是都没有做,即“未发生”。而当动词“无意”开始语法化为副词的时候,“未发生”便开始向“已发生”转化。例如:

(19)今蒙差委,除非改换打扮,只做无意游到彼地,乘机缉探,方得真实备细。(明《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20)老丈试看此纸,不是令甥写与闻舍人的么?因为闻舍人无意来娶了,故把与学生做执照,来为敝友求令甥。(明《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21)那里知道双飞燕未见有什么镖来,他知道是诈语,也就无意提防,仍是死力接战。(清《施公案》第三百八十二回)

(22)这匹马某本无意而得,昨经过张家口,偶在市闲游,忽见这匹马身长丈二,离地高有八尺,浑身毛片雪白如霜,四足开张,大如盘盖,两个呼风耳,高竖顶门,真好一匹坐骑。(清《施公案》第三百八十七回)

例(19)和例(20)都出自明朝的《二刻拍案惊奇》,但两句中“无意”的含义却不相同。例(19)中“无意”义为“不是故意地”,在句中作状语,“游到彼地”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例(20)中的“无意”义为“没有意愿”,在句中作谓语,“来娶”是未发生的事情。例(21)和例(22)出自清朝的《施公案》,但是两句中的“无意”含义也不相同。例(21)中“无意提防”的意思是“不打算提防”,“无意”是动词,义为“没有意愿”,“提防”是尚未发生的事情;而例(22)中“这匹马某本无意而得”意为“这匹马(是)我本来不经意间得到的”,此句中“无意”是副词,义为“不是故意地”,“得马”是已经发生的事情。

情状副词“无意”是由心理动词“无意”语法化而来的,具体而言,是由表“未曾想”的“无意”语法化而来的。从“未发生”到“已发生”,“无意”开始从心理动词语法化为情状副词。例如:

(23)懿宗免冠拜伏,诸王救之曰:“懿宗愚钝,无意之失。”上乃释之。(唐《朝野佥载》卷四)

(24)这个抽门拴的原出于无意,不曾提防,可可的吃他一掌,就打出一个泰山压顶来。(明《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五十七回)

例(23)中“懿宗愚钝,无意之失”的意思是“懿宗愚昧迟钝,(犯了)无心的过错”。此处“无意”虽然是一个动词,但是它并不是表示“未发生”的心理动词,懿宗所犯的过错已经发生了,所以“无意”义为“无心,不是故意”,这也证明唐朝时期“无意”的语义开始有所变化。

语义的转变是“无意”得以语法化的重要因素。“无意”在表示“没有意愿”时有两种含义,一是表示“不打算”,是思考过行为结果,二是表示“未曾想”,是未考虑过行为结果。现代汉语副词“无意”的“不是故意地”之义是由述宾短语“无意”的“未曾想”义发展而来的。“未曾想”和“不是故意地”的共同点是未思考过,而不同点在于前者是“未发生”,后者是“已发生”。由表示“未发生”到表示“已发生”,这是“无意”语法化的语义条件。

(二)从作谓语到作状语

1.“无意”作状语

“无意”从作谓语到开始作状语,这一变化发生在明朝末年。例如:

(25)云雨既毕,使君道:“在下与孺人无意相逢,岂知得谐夙愿,三生之幸也!”(明《二刻拍案惊奇》卷七)

(26)先晚雨丝丝下,中夜愈甚,遂无意留吉水。(明《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

例(25)、例(26)中的“无意”在句中作状语,义为“不是故意地”。

虽然在明朝末年就已经出现“无意”作状语的例句,但还不能说此时的“无意”已经语法化为副词,因为语料中“无意”单独作状语的情况较少,大多数作状语的情况还是由“无意中”完成的。到了清朝,“无意”作状语的用例才多了起来,此时的“无意”已虚化为副词。例如:

(27)方与寇相持,求胜之极难,乃无意收一大城,以此颇得寇虚实,盖其战守亦无以大异官军云。(《湘军志·浙江篇第七》)

(28)小人在二年前,无意上山打猎,那时他寨内尚未有这许多兵马,只有五个头目。(《七剑十三侠》第九十四回)

“无意”的语法化与重新分析密不可分。作为心理动词的“无意”,在作谓语时经常与一些短语组成述宾结构,由于心理组块作用,“无意”与其后的短语所组成的述宾结构很容易被重新分析。董秀芳认为:“句法单位变为复合词的过程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个由心理组块造成的重新分析过程。”[1]46“组块”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Miller提出,他注意到人脑处理所听到的信息大多依赖短时记忆,而短时记忆的时间和容量都是有限的:时间上,如某一信息未被复读,那么该信息将在大约10秒后消退;容量上,短时记忆能储存的最大容量为7±2个单元。尽管如此,人类还是能在处理信息时克服短时记忆的有限性,他将克服短时记忆有限性的策略称为“组块”[3]。陆丙甫于1986年进一步说明,人脑在理解句子时,为了减少记忆上的负担,会选择一边听一边及时处理,将能组合在一起的尽量组合在一起,这种处理方式就是认知心理学中所说的“组块”[4]。“无意”常处于述宾短语VP之前,在大量的使用后,人们很容易将之看作修饰后面述宾短语VP的状语成分,由此促进了“无意”语法化为副词。

2.“无意中”作状语

在“无意”开始作状语的同一时期,心理动词“无意”与“中”组成“无意中”,“无意中”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29)而今说一段因缘,正要到手,却被无意中搅散。(明《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30)那时南宋承平之际,无意中受了朝廷恩泽的不知多少。(明《喻世明言》卷三十九)

例(29)和例(30)中,“无意中”的“中”是一个非典型持续体标记,附在“无意”之后表情状。张谊生认为:随着“中、间”附在谓词后表时间义的用例大量增多,频率增加,就会呈现出时体义倾向,开始向语法义演化。主要表示两种兼有词汇义的持续义,一种是附在谓词性词语后面表行为的持续,另外一种是附在谓词性词语后面表情状的延续[5]。

心理动词“无意”后还可以接“间”“之中”和“之间”。例如:

(31)晚间赵鸿泰告辞了石铸等人,到了后面跟老道谈起闲话,无意间说起了刚才在前屋接待了一些彭大人的差官投宿。(清《彭公案》第二百回)

(32)那知无意之中,遇见一个紧要之人,正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清《彭公案》第二二二回)

(33)原来昨夜将刘伟之赐死之后,两人在书房议论,无意之间将衣服脱去。(清《狄公案》第五四回)

“无意中”在句中作状语,此用法使用频率的增加促进了“无意”的语法化。

(三)从对举到连用

在表“没有意愿”义的述宾短语“无意”词汇化为动词之前,“无意”有时会与一些短语对举出现。这些短语一般与“无意”语义相近或相反。例如:

(34)正身共己,而阴阳自和,无心于为,而物自化,无意于生,而物自成。(东汉《论衡·卷十八·自然篇》)

(35)难曰:形神虽异,自然相济,则敬闻矣。子既譬神之于形,如火之在薪,薪无意于有火,火无情于寄薪,故能合用无穷,自与化永……(六朝《全宋文》卷二十五)

(36)下官凡人,非有达概异识,俗外之志,实因羸疾,常恐奄忽,故少来无意于人间,岂当有心于崇达邪。(六朝《全宋文》卷三十五)

(37)是则世禄之富,无意为善,布衣之士,肆心为恶,岂所以弘奖风流,希向后进?(六朝《全梁文》卷五)

例(34)、例(35)中的“无心”“无情”与“无意”语义相近,都表示“没有意愿”之义,例(36)、例(37)中的“有心”和“肆心”与“无意”语义相反。

唐代以后,词汇化为动词的“无意”只与“有心”对举配合出现。例如:

(38)大王若无意发遣,妾也不敢再言;有心令遣事人,听妾今朝一计。(五代《敦煌变文选》)

(39)祖燕南赘客,河朔堕游,本无意于希颜,岂有心于慕蔺。(北宋《册府元龟》卷二百九十二)

“无意”在明朝已经出现作状语的用法,但到了清代,副词“无意”才产生,此时“无意”后面出现“的”。例如:

(40)秋谷伸手接时,双林微微一笑,背转身去,下面那一双凌波三寸的鞋尖,早有意无意的在秋谷脚上碰了一下。(清《九尾龟》第二十二回)

(41)沈二宝有意无意的略略点头,低眸不语,那眉间眼角却渐渐的红晕起来。(清《九尾龟》第一百六十六回)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无意”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历程可以概括为:“无意”第一次出现是在战国时期,是一个述宾短语,义为“没有意愿”。六朝时期,述宾短语“无意”开始词汇化为动词,到了唐朝,“无意”已经词汇化为心理动词,表示“没有做某事的愿望”之义。明朝,心理动词“无意”开始其语法化进程,并于清朝虚化出副词词性,表示“不是故意地”。在现代汉语中,“无意”既是一个心理动词,也是一个情状副词。

猜你喜欢
谓语状语副词
非谓语动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非谓语动词
状语从句热点透视
在状语从句中探“虚实”
非谓语动词
状语从句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