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江娜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预言,每一种新媒介的诞生,均会给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带来全新的冲击和改变。新媒体以其强大的优势,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在原先基础上凭借数字信息技术,不断继承与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传播媒体。它以信息资源丰富、开放性及交互性等显著特征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会交往和思维方式。美国著名学者阿尔温•托夫勒这样描述:“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6.8%。在我国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仍然最高,占比达25.4%。充分表明,大学生已经成为新媒体的主要人群,他们的生活、学习、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都受到新媒体影响。这就需要我们高校辅导员能充分利用好新媒体这把双刃剑,在更复杂的环境下,创新教育模式,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之路。
相比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它鲜明的优势。新媒体使现代信息传播技术产生了巨大变革,并以它强大的威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调查显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62%来源于互联网等新媒体,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首先,新媒体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丰富的资源。新媒体在传播的时间、内容和方式上具有极大的开放性,真正实现了“空间无屏障”和“资讯无屏障”,它把全球丰富海量的信息资源通过声音、画面、动态视频等多元化的表现元素带给受众立体化的视听体验,充分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
其次,新媒体的同步性与互动性使大学生实现了精神情感的诉求。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担当传播者和接收者双重身份,这就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多元丰富的情感诉求平台。
再次,新媒体的即时性与虚拟性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平等的空间。大学生可以祛除时空、地点、身份等局限,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交友、发表言论、思想交流等。
最后,新媒体的个性化与群体化为大学生搭建了个性发展的平台。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者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定制个性化的服务,这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交流沟通方式,也促进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群体认同感。[1]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①作为高校辅导员,在运用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全新技术和便利的同时,也要坚持政治立场、提高警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新媒体及时地获取大量时事材料、理论成果、典型事例等材料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以运用多媒体生动多元的表现手段增强思政工作的感染力。如辅导员通过新媒体开展专题讨论,引导学生思政教育热点;通过微信或博客解答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模式的丰富化带来的是教育过程的复杂化,高校辅导员需要运用各种新媒体与学生展开思想教育工作,不同的模式需要不同的方法和技能,如收集整理、分析评价能力。还需要明晰不同的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个性教育等,这就使教育过程变得复杂化。
尼葛洛庞帝曾说,“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各种新媒体交织形成一个自由度高、互动性强的社交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现实社会中的法律、道德、习俗、制度等都统统失去了对个人的约束力,个人在这个空间里面的行为几乎不受任何限制,‘自己是自己的国王’。”②在多媒体环境下,传播主体多元化削弱了“把门人”的地位。辅导员和学生处于一种平等互动的地位,这有利于学生消除心理防备,自由坦诚的与辅导员进行交流,使辅导员掌握到更真实的信息。
同时,学生以匿名的方式通过新媒体自由表达观点,无形中削弱了辅导员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新媒体中会出现个体的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现象,这需要辅导员动态把握学生思想动向,及时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2]
新媒体环境中,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圈持续地获知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心理变化,可以运用不同的新媒体工具分层次多元化的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教育,无形中也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活力。
同时,新媒体环境也使高校辅导员工作技能和思维能力亟待提升。辅导员需要及时掌握新的媒体工具,跟上时代的步伐;需要提升自身素质,深入接触当代大学生不同的社交圈子,运用多种工作方式展开工作;辅导员可以通过横向纵向的了解掌握全社会大学生群体的变化趋势后,创新理论思维,运用到思政教育工作中。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便利和优势,抓住机遇,同时积极主动地应对挑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升自己工作技能,拓展工作思路,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正确的方向是一切行动的基础。当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挑战便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中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增强对各种声音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以辩证的思维对待网络上大量流通的思想政治信息。③
首先,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渗透他们的意识文化,其中充斥着大量消极负面的信息和文化,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其次,新媒体环境中传播主体、传播内容都参差不齐,一些极具煽动力的传播内容可能会引起大学生的舆论暴力。
再次,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尚不完善,信息批判能力不足,可能会因为吸收了消极不健康的信息导致不正确行为。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坚定政治立场,运用先进的党政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思想问题,培养学生交流沟通、获取信息和价值判断的能力。
高校辅导员可以吸取新旧媒体优势,展开丰富多彩的思政工作。通过选取传统媒体中先进典型案例组织大家进行学习,弘扬社会主旋律。同时,运用新媒体丰富的资源、开放的空间、及时互动性等丰富拓展教育的内容、模式,提升工作成效。
首先,高校辅导员要勇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积极迎接挑战,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复杂多变,及时更新掌握最新的媒体技术,关注网络新思想、新信息、新的流行语等,把新媒体化为思政工作的有力臂膀。
其次,辅导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探索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新思路,凭借新媒体优势,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与方式。④辅导员要在传统教育基础上,积极融入新媒体世界中,运用新媒体生动高效的工作方式方法,有效打造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工作。[3]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要善于利用新兴媒体拓宽思政教育平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格局。在新媒体网络中,社会、家庭与学校可以构建成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的一个立体网络,齐心协力共同关注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首先,辅导员要借助新媒体,时刻关心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等,运用新媒体开展丰富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
其次,积极挖掘新媒体中的社会育人力量,发挥社会育人的效应。
最后,利用新媒体积极与学生家长建立育人机制,与学生家长共同管理协商教育方法,共同应对突发情况,定期双向互动等。通过建立以上三位一体机制,高校辅导员与社会、家长共同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和方法。[4]
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就是服务学生,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完善网络服务机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服务大学生健康成人、成长、成才。
首先,高校辅导员要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机制。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导致部分学生长期沉溺网络,远离群体,造成人际交往心理障碍,产生孤僻、冷漠等心理问题。⑤面对这些心理问题,高校辅导员应通过新媒体手段,关注并寻找大学生心理特征、心理倾向、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方法。⑥
其次,建立网络就业指导的服务机制。可开设大学生创业就业专栏,传达实用的就业指导、招聘信息、面试技巧等内容。可以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试结果,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生涯。
再次,建立网络家庭困难学生的帮扶机制。高校辅导员首先要可以通过各方新媒体了解观察贫困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现状,并有的放矢地开展帮扶关爱工作。
2018年4月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团结、凝聚亿万网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把握好时度效,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⑦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能充分利用好新媒体这把双刃剑,利用新旧媒体优势结合,创新教育模式,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之路,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思政平台,助力高校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注释:
①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北京,2016.12.
②【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13.
③川张树启.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6.
④曾勇屏,刘应君.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09.3.
⑤赵爱华.网络与思想政治心理教育初探[J].云南电大学报,2002.12.
⑥张运生.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河南大学学报,2001.11.
⑦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重要讲话.北京,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