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天娇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3)
肺癌是一类高发的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时患者多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影响其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降低生活质量[1]。因此,需加强对肺癌晚期疼痛患者的护理干预,缓解其疼痛感,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对收治的部分肺癌晚期疼痛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作如下总结。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64例肺癌晚期疼痛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分析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分析组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42~77岁,平均(55.6±2.3)岁。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45~79岁,平均(56.4±2.5)岁。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分析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资料进行处理,显示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改善其不良情绪[2]。
分析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协同护理小组。由疼痛医师和护理人员共同成立协同护理小组,小组成员需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经过疼痛知识培训,且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小组成员每天都需进行交流沟通,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系统评估后,为其制定具有个体化特点的护理方案。②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肺癌晚期患者往往情绪不佳,护理人员可邀请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和鼓励,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引导治疗效果,嘱咐其按时按量服用止痛药,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③加强护患沟通,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主动参与性。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建立彼此互信,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积极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结合患者自身的特点不断完善护理方案,提升护理效果。④康复指导。嘱咐患者合理饮食,定期排便,注意预防便秘;嘱咐患者多休息,并适当运动,告知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使其保持乐观心态。⑤指导患者开展自我管理。让患者自觉遵医嘱服用止痛药,并选取恰当体位,学会主动监测自身疼痛症状并向医护人员反馈。医护人员需与患者家属达成一致意见,尽量让患者自己动手,而家属只起到陪护的作用,护理人员则是指导者的角色。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n(%)]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社会领域 生理领域 环境领域 心理领域分析组 32 13.75±1.44 14.58±3.27 13.84±3.50 15.21±0.64对照组 32 11.38±1.30 12.09±3.01 12.03±3.16 11.87±0.91 t-6.911 3.169 2.171 16.983 P-0.000 0.002 0.034 0.000
1.3 评价标准
1.3.1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疼痛程度评估方法[3]:0度为疼痛未缓解或者加剧;Ⅰ度为疼痛得到轻微缓解;Ⅱ度为疼痛减轻50%;Ⅲ度为疼痛明显缓解;Ⅳ度为疼痛消失,疼痛缓解率=(Ⅳ度例数+Ⅲ度例数+Ⅱ度例数)/病例总数×100%。
1.3.2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采用ADL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具体分社会、生理、环境、心理4个领域,每项满分均为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对分析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组间对应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统计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2.1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分析组患者疼痛缓解率(93.8%)较对照组(68.8%)更高,P<0.05,组间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析组患者社会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见表2。
肺癌属原发性的恶性肿瘤,主要起源于支气管黏膜的上皮,所以又被成为支气管肺癌,其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其致病原因较为复杂,与电离辐射、吸烟、职业因素、环境因素、既往肺部慢性感染、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4]。早期肺癌患者一般会出现咳嗽、咯血、胸闷、气急、声音嘶哑等局部症状,易被忽略,确诊率低,许多患者一经确诊已经到了晚期,晚期肺癌患者会出现胸腔积液、气促、声音嘶哑、面部和颈部水肿、痰中带血等症状,同时还会向其他脏器转移,以骨转移、脑转移、肝转移最常见,还会因肿瘤压迫神经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5]。疼痛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痛苦,严重影响到其正常生活,肺癌晚期疼痛患者在治疗期间还会出现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加重了患者的痛苦[6]。因此,需高度重视对肺癌晚期疼痛患者的护理干预,常规的护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采取何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7]。
协同护理模式是一类新型的护理模式,这一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系统评估,之后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康复指导,并争取得到患者家属的支持,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使患者的癌性疼痛减轻,提升生活质量。这一护理方法的应用不但利于改善患者健康状况,还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进彼此互信,提升患者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对肺癌晚期疼痛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后,其疼痛症状大为缓解,缓解率达93.8%,显著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68.8%,且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更为明显,社会、生理、心理、环境领域的评分明显提升,两组患者以上指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可见统计学意义。可见,协同护理模式在晚期肺癌疼痛患者的护理中较常规护理更有优势,利于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提升其生活质量,这一护理模式体现了时代精神,是一项高水平的护理干预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得到患者一致好评。
由上可见,协同模式在肺癌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