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慧君 李发国
摘 要: “课程思政”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关键抓手。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所在。由于目前一些教师存在育德意识不强、育德能力不够、持续性改革动力不足等问题,导致“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和获得感不高。制度的导向、约束、整合、激励功能,能够保障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高校应当构建起评聘、培训、教学管理、激励、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支持体系。
关键词: 高校课程思政 教学能力提升 支持体系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课程思政”改革举措,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关键抓手。
“课程思政”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课程教学和研究的全过程,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探索实践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综合教育理念[1]。“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决定性要素。“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师的深度参与,而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则是决定“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
一、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校在推动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也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然而,从整体看,“课程思政”建设依然存在教学改革动力不足、教学效果良莠不齐、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和获得感不高等问题。
(一)育德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部分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对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他们未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认为自己的主要职责是传授专业知识,思政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应该承担的工作,在主观上将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割裂开来,造成思政课与专业课相脱离、教学与育人相脱离。部分教师对意识形态领域的认知不到位,不理解国家提倡的、主导的思政教育[2],对“课程思政”持被动接受态度,不愿主动学习“课程思政”改革的相关理念,不会主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二)育德能力不够
有的教师虽然能够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有心推进,然而,由于本身育德能力欠缺,身边又无成熟的可靠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在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的路上有心无力。有的教师长期专注专业领域的研究和学习,对于历史及国家相关政策等了解不深、理解片面,甚至存在偏差。有的教师不知道如何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未能很好地将家国情怀、公民意识、行业规范、职业道德等与专业知识传授结合起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有的教师由于教学能力不强,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生硬结合,未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导致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和获得感不高。
(三)持续性改革动力不足
目前,“课程思政”建设从整体上看仍处在摸索试点阶段,虽然有小范围的成功,但基本属于个别老师的尝试和经验。专业课教师本身已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开发与课程设计客观上有一定的难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需要不断提高。如果学校对“课程思政”建设只是停留在柔性的倡导与鼓励上,任由教师凭兴趣与热情参与教学改革,而缺乏整体的规划及系统的制度支持,则会导致教师推动教学改革的动力难以持续,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成功经验难以推广,各门课程之间“同向同行、協同育人”的合力难以形成。
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与学校制度支持体系的关系
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亟待提升,学校“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持续推进,这些工作的推动不能仅凭教师个人的兴趣与热情,也不能光靠学校柔性的倡导与鼓励,而要以制度予以规范、加以保障,才能形成长效机制,促使教师将自己的行为逐渐向着“课程思政”的要求调整,把教书育人内化为自觉的行为选择。
(一)制度的导向功能——确定“课程思政”改革发展方向
学校通过支持制度的设定可以建立相应的规范体系,明确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能力发展的行为选择空间。通过规定,教师可以预期自己的行为,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或不能怎么做;什么行为会得到学校的奖励或什么行为会得到惩罚;怎样做才是学校允许并最终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把自己的行为自觉纳入学校允许的范围中。所以,成熟的学校支持制度对于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发展行为选择实际上是一种导向机制,对教师的发展目标、途径等都具有导向作用,使教师按照学校设定的路径,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保障学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发展方向[3]。
(二)制度的约束功能——维护“课程思政”改革发展秩序
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学校制定的支持制度就是学校给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发展提供支持的各种规范,这些规范不仅体现了学校对教师提高“课程思政”能力的期待,而且形成了对教师的要求。这些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尤其是正式制度例如晋升制度、评价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是对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发展强制性的规范约束。同时,由于“课程思政”改革的推进涉及学校党委及诸多职能部门,除了对教师的约束外,还必须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各部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形成责任清单,维护好学校“课程思政”改革发展的秩序。
(三)制度的整合功能——解决“课程思政”改革发展矛盾
学校的“课程思政”改革涉及各个部门、各类主体,在推进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矛盾与冲突。学校制定的支持制度能够调整和协调教师专业化发展中不同因素的矛盾冲突,保持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高校教师思想各异,行为不一,具有不同的专业化发展需求,要平衡各种矛盾和冲突,必须制定稳定的支持制度,明确各类主体的角色、地位和责任,调节学校各种利益关系,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建立上下贯通、多元参与的运行机制。
(四)制度的激励功能——激发“课程思政”改革发展动力
制度激励是一种内生动力机制,是通过规则、制度、文化实现对组织成员的方向引导、动机激发与行为强化,持续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4]。学校制定的支持制度对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发展具有激励作用,通过对教师的物质和精神激励,传递出支持、肯定或褒扬相应行为的信息,从而在推动“课程思政”改革中改变教师的行为偏好,影响教师的行为选择,激发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的热情和动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高校支持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一)整体目标
通过构建责任明确、系统全面、长久有效的支持体系,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建设一支有意识、有意愿、有能力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基本原则
1.主体性。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作用,需要建立起上下贯通、多元参与的机制体制。因此,在制度建设中,必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明确“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制定各类主体责任清单,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到位、落实到人。
2.系统性。改变目前以柔性倡导和鼓励为主的推动方式,从评聘制度、培训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激励制度、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探索,建立完备统一、有机协调的制度支持体系,推动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3.规律性。必须遵循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规律,从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和环节的设置、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设计,到教材的选择、再到培养目标的实现评价等方面,均要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
4.适应性。各高校由于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师资力量、办学规模、内部结构等存在差异,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根植学校办学特色,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探索把学科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建立适应本校的运行机制。
四、高校支持体系构建的基本内容
(一)评聘制度
1.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在教师引进过程中,改变以往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忽视思想状况的情况,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度,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首要标准。
2.完善教师评聘机制。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系,从注重文章数量、项目等级、批示级别、人才头衔等科研偏好的考核指标,转向以注重教学质量及学生成长发展为重心,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纳入评价考核体系中给予应有的认可,引导教师投身教书育人全过程。
3.建立对课程教学效果“双评估”的体系标准。将对教师的课程教学评价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延伸,增加对课堂育人效果的评价比重[5];改革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人文素养、职业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
(二)培训制度
1.提高教师的思想素养。依托基层教师党支部,通过专业或教研室的专题讨论,强化教师对党的方针政策与重大决策、政治理论的正确理解,强化教师对本学科、本专业内在使命、社会价值的深入认知,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增强教师的育德意识。利用新上岗教师培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题培训等多种措施,引导教师将自身的科研教学与党的方针政策相结合,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形成在课程教學中主动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自觉意识。
3.培养教师的育德能力。把培养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作为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一环,针对教师开展富有针对性、示范性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导,以系部/专业/课程组为单位,着重围绕“内容、学生、教法”,形成常态化的集体研讨、备课制度,发挥团队合力,推动教师探索信息化时代下“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教学管理制度
1.加强教学纪律的规范建设。将教师具备政治意识纳入教学纪律相关规定中,对教师违反规定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惩罚。通过对教学纪律的规范建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更加自觉地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从而起到思想阵地建设的作用。
2.强化课程管理。尊重课程建设规律,强化课程建设管理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与基础。高校要坚持“基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德育和素质的要求,并以此为标准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标准[6]。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全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对毕业要求、课程支撑矩阵、课程大纲、课堂教学、课程评价、教学反思等各环节设置明确的检查标准,确保课程思政取得实效。
3.推动实践育人。丰富教学实践内容,打造教学实践平台。推动相关专业开展“服务性学习”实践项目并纳入学分管理。要求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为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机构或个人等免费解决实际问题[7],将专业能力培养与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把实践教学打造成为与德育融合的重要一环,实现实践育人。
(四)激励制度
1.建设“课程思政”系列特色课程。支持与鼓励各院系、专业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开发与建设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专业课程为支撑的“课程思政”系列特色课程,对立项的课程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或增加课时工作量上的相应系数。
2.设立“课程思政”专项教改项目。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时,设立“课程思政”专项教改项目,在经费上予以重点支持,鼓励与引导教师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育人模式改革等主题开展教学研究。
3.评选表彰先进。开展与“课程思政”建设相关工作的先进单位与优秀个人的评选,如“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竞赛获奖者、“课程思政”教学标兵、教学能手和教学骨干等,对其进行表彰,并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加强宣传推广与示范应用,在全校营造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
(五)保障制度
1.强化组织领导。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支持决定改革长效,必须明确学校党委在改革中的主体责任。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强化顶层设计,把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各项规划和年度工作中,校党委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重点研制课程思政的政策措施。
2.加强协同推进。建立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工作部(处)、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机制。通过搭建“课程思政工作室”等多种平台,构建各学科体系间教师的交流沟通机制和智库共享资源,组建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的课程教学团队,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在立德树人实践中落地生根。聘请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社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担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聘教师,实现校内外协同育人。
3.落实资金保障。学校设置“课程思政”工作专项经费,鼓励各学院设立专项经费,加大对教师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实训研修、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为“课程思政”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3-16.
[2]刘宏伟.专业课程中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问题初探[EB/OL].http://www.fx361.com/page/2018/0611/3634877.shtml, 2019.3.1.
[3]颜佳.制度视角: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校支持体系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4]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B6%E5%BA%A6%E6%BF%80%E5%8A%B1/
[5]遵循“课程思政”教学规律[EB/OL].http://www.moe.gov.cn/s78/A13/moe_773/201707/t20170712_309203.html,2019.3.1.
[6]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30-31.
[7]上海建桥学院推进课程思政进行时[EB/OL].http://www.shmbjy.org/item-detail.aspx?NewsID=7503,2019.3.1.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青年教師教学发展的学校支持体系研究”(课题编号:XJK014BGD080)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