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创新:构建我国非遗文化传承生态系统

2019-03-20 10:03何爽
文教资料 2019年33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生态系统创新

何爽

摘    要: 为了研究如何在新时代创新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本文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语境下,梳理当前非遗文化传承中的一些创新探索实践,分析创新传承的若干新思维、新路径和新载体,研究构建我国非遗文化传承生态系统,推动传统与现实相融相通,全面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创造、生产生活。我国非遗文化创新传承需要社会相关方面顺应时代的新要求、社会的新需求和文化的新趋势,在“融入”中实现鲜活有效的保护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 非遗传承    生态系统    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在特定的文化时空,经由并不相同的文化载体体现,它包含民间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口头传统、民俗活动及有关自然界的传统手工艺技能、民間传统知识和实践等[1]。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如何实现非遗传承创新,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的具体实践和体现。

当前,非遗传承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是一些非遗文化陷于“灭失”“断层”“失传”的境地,显现出令人忧心的“高危”性和“脆弱”性,另一方面是国家和社会对传统优秀文化关注度持续上升,一些领域已经出现传统文化“回归”再繁荣的良好势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2]应当看到,中华民族复兴必然会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脚步的迈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力度加大,传承弘扬非遗文化方面亦将大有可为。

一、非遗文化传承生态系统

非遗文化传承生态系统是在传播、继承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经济社会环境,结合非遗文化的特点与国家、社会、行业、院校等力量优势,运用新思维、新载体、新路径,促使非物质文化与推动传统与现实相融相通,全面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创造、生产生活,让非遗等大批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护中发展,进一步焕发生机与活力。

传承通常是传授和继承的意思,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非遗文化传承生态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其是立足于非遗文化的这一“本源”,在生态重构的视角下进行科学保护继承,将非物质文化放到整个文化环境中考量,并力求在不伤及艺术精髓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审美观,唤起文化认同感,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3]。从现实和实践角度看,这种深层次的传承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拥有多重的相关者和环境等各类要素,包括宏观政策指引、法律法规保护、顶层设计规划、部门机构合作、行业内部交流、教育领域衔接、社区民众参与等,各个要素之间是彼此联系又相互作用的,应形成横向融通、纵向支撑,彼此依赖、相互转换、层层深入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外部的适当引导和催化下,可以加快其内部协调演化和发展,唯有唤起其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导入新思维构建非遗文化传承生态系统

构建非遗文化传承生态系统涉及面广、实施起来复杂艰巨,难以一蹴而就,必须迅速唤起社会共识,重建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功能,这需要持续稳步坚持不懈地推进。总体上的考虑,就是推动传统更紧密地融入现代,在融入中实现鲜活有效的保护和创新性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挖掘、研究、阐释工作,让全社会更生动、更显著地感受到非遗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所在、鲜明特色,培养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保护传承的自觉意识。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吸收借鉴非遗传统文化优秀价值内涵,创造性地改造陈旧僵化的表现形式,并结合新时代、新环境、新要求、新方法寻找走进人民生产生活的新应用,让非遗文化在创新转化应用中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

创新让传承更有希望、更可期待。创新思维给创新活动提供了更多视角、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可能。非遗文化创新传承要紧扣时代发展特征和规律,以更开放的新思维寻找和创造一些传统与现代有效的契合点,在“顺势而为”中扩大非遗文化影响力和社会融入度。概言之,以下几方面或许可为相关探索提供参考:

(一)对接文化强国,让非遗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势中重焕异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已将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持续推进,对内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对外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藏,在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景象前,必须也理应乘风启航,实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二)对接信息技术,让非遗文化加速传播和有效传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传播是传承非遗的有效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各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根据腾讯《2019—2020中国互联网趋势报告》预计,我国未来2年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还将增速,以此为基础包括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亦将随之进入各领域快速发展,万物互联或许已然不远,非遗创新传承必须借助新技术才能“活”起来。事实上,近年来非遗传播数字化、科技化趋势日益明显,传播渠道更多样,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全媒体均有应用,已经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趋势和潮流,一定会对非遗传承发挥重要作用。

(三)对接文创设计,让非遗文化既保持传统更引领风尚。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各类文创设计和产业发展日益注重挖掘传统文化因子。运用非遗文化元素进行文创,实际上就是用非遗文化中蕴含的传统人文精神和价值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当下,随着大量非遗文创衍生品、IP(知识财产)文创等的活跃,已经逐渐改变了非遗文化原来似乎陈旧、古板的形象,逐渐成为人们心中“带有泥土芳香”和“民族特色”的时尚坐标。前不久,首届中国非遗时尚创新发展论坛暨“2019年非遗时尚中国行”在京启动[4],这是一个系列活动,计划每年推出8至10站,首站到四川达州,通过把全球创新设计理念与川陕当区独特的非遗文化资源有机融合起来进行时尚化再创作,探索的是非遗文化创新传承与时尚设计创新融合的新道路。

(四)对接市场需求,让非遗文化转换为非遗产品、生产力和生产效益。当前,我国正在着力培养和发展文化市场主体,2018年第十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的各项运营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文化企业已经成为非遗创新传承的重要力量。同时,无论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对非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求旺盛,近年来各类相关产品和服务如雨后春笋涌现,并获得市场认可。以当前火热的文旅市场为例,2019年收入5139亿元,同比上升8.2%[5]。非遗等传统文化吸引力上升,参与的游客人数超过游客总量三成以上。当前市场火爆,市场主体积极,但要保持良性持续健康发展,还须相关企业重视对非遗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提供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的优质非遗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高中低不同需求。

三、构建非遗文化传承生态系统部分新路径

非遺创新传承要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道路,近年来在新的理念引导下,社会相关方面围绕创新、传承、活化走出了很多新路子,挖掘和发扬非遗文化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和现代生活。相关探索的具体实践形式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数字化。目前,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领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方面影响。在保护、传播、发展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上,近年来的数字化尝试也不少。比如,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非遗档案数字化采编,建设数字化故宫、数字敦煌、数字丝绸之路、非遗项目VR制作,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作用概括起来,不仅仅是记录载体和传播手段,更重要的是随着对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的深入影响,逐渐催生了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新生态,给人们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全新体验。数字经济时代的非遗传承发展必然以互联共享和互动性、沉浸式等作为显著特征,这方面的创新探索虽然起步不久,但前景可期。

(二)市场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代文化治理体系逐渐建立并趋完善,文化市场格局日益开放,所涉领域不断拓展、层次更加多样。聚焦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型文化业态大量涌现,文创市场、文旅市场等都很有代表性。据报道自2017年起,故宫文创营销收入就超过1500家A股上市公司营收水平,由此引起的文化旅游行业热度持续至今,点燃了全国相关市场的热情。在2018北京国际文创产品交易会上,60多个团体、300多家企业展出了五大系列文创产品,设计功能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近年来相关市场表现看,非遗文化已经从相对“孤立”“封闭”的状态以实用产品和实用功能通过市场融入现代生活,有些更成为展现萌趣和新潮的时尚新品,深受市场追捧。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的旅游购物占旅游收入60%至70%,我国该数字还不到40%,由此可见,我们这方面的道路依旧广阔。

(三)人文化。无论是数字化还是走市场经济,关注点更多在非遗文化传承的“效率”上,但与此同时,更应注重非遗传承的温度和质感,从文化精髓和文化内涵中挖掘传统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并让它们重新融入新的时代,回到百姓的日常生活里,让更多的人认识、接受和喜欢,这是一种传承内涵和价值创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激发了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非遗创新传承应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丰富那些富有人文气息的时代内涵。今年春节,很多地方纷纷举行了各种类型的文化快闪活动,展现了浓郁的家国情怀。总之,当前非遗文化只有更多更好地体现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人文精神,才能与人们的情感共振,激发认同感和保护传承的自觉意识与行动。

(四)大众化。近年来,每逢传统佳节,各地纷纷挖掘与当地相关的节日文化内涵,组织开展一系列富有地方传统特色并彰显新风尚的文化主题活动,媒体报道2019年春节期间,北京、山西等12个省区市,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396座城市均开展了非遗过年系列文化活动,群众对传统技艺争相观瞧。纵向看来,各地非遗文化展示展演观摩等活动比重越来越大,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逐年增高,已经成为群众参与的重要节日活动之一,故宫里“过大年”的一票难求就是这种趋势的典型缩影。全国每年有关文化机构开展相关活动近200万次。与此同时,还出现跨地巡展趋势,2019年元宵节,由40名工匠纯手工制作了39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贡花灯到海南省海口市展出,现场热闹非凡。诸如此类的活动越来越多,盛典、新婚、寿诞、节日等喜庆都可以,非遗文化随之走进街头巷尾、传统节庆,开展丰富的展演活动,既给市民群众带来视觉、听觉、味觉多元体验和享受,又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望和对幸福未来的向往,很受广大市民群众的好评。这种让传统节日和非遗文化交相辉映、融合传承,给节日喜庆氛围“加料”的做法,让人们更好地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非遗文化传承生态系统中若干新载体

近年来,非遗创新传承更新理念,走创新路径,已经跳出原有思路框框,围绕“活化”保护探索形成了多种符合时代规律、群众喜闻乐见并有良好前景的创新传承载体,给非遗文化提供了发展的新舞台。2019年1月20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对非遗创新传承作出了各方面规范,进一步引领各地加快了创新传承的步伐。主要载体形式如下:

(一)网上文化平台。“互联网+”已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赋能,“互联网+文化服务”悄然走进人们特别是“网生代”一族的日常生活,各类非遗文化服务产品风靡网上,聚集了相当规模的“粉丝”量。比如,山东东营“数字文化广场”、上海“文化嘉定云”等,都很好地激发了群众参与传统文化的热情[6]。作为非遗产品重要的分销渠道,山东郯城庙山镇非遗产品电商已经发展到388家,网点462个,收入连续突破2亿元。沂蒙手绣荷包通过电商平台已经销售到俄罗斯、美国等地,每年营业额达到100多万元。与此同时,网络不仅是非遗产品交易平台,更是传承交流的平台。在东家App上,集聚了6000多位手工艺者,既有老一辈的非遗传承人,又有相当数量“80后”“90后”,他们相互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心得,激发了传承人坚守和传承的动力。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生态系统创新
“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