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层级细化

2019-03-20 10:03王慧敏
文教资料 2019年33期
关键词:评价标准

王慧敏

摘    要: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学作文研究人员对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进行了全面优化,目的在于减少评分误差,增强中考作文评分的客观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客观化、统一化无疑会对初中写作教学起到重要促进作用。考场之外,评分标准可以用于日常教学,如果将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进行分项细化,改编为适合学生使用的层级标准,就能帮助学生自我检查、自我促进。

关键词: 中考作文    评价标准    层级化

几十年以来,因怀疑作文成绩而想申请高考、中考查卷的考生不在少数,平常期中、期末考试后因作文分数来向老师讨要说法的家长更是常见。之所以屡屡出现类似现象,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考生对自己作文的评价标准与阅卷老师的评价标准不一致;二是阅卷老师甲与阅卷老师乙的评价标准不一致。其实,这两个原因究其实质是同一个原因:评分标准不够标准。不标准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只供阅卷教师使用,不对考生开放。二是在具体语言表述上不够客观严谨,操作性不强。

一、现行评分标准解读

中考作文不仅能够直接反映出考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还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考生的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与文化理解和传承等能力,可以认为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与语文考试卷上的其他题型相比,具有无可争议的汉语言文字水平测试效度。但控制评分误差是作文批阅中的一大历史难题。广东江门市蓬江区教学研究室周华章老师以自己先后17次参与中考作文评卷或质量监控工作的经验归纳出考场作文评分的五个方面的常见缺憾:忽略标准,习惯作祟;漠视差异,赋分趋中;以偏概全,罔顾全局;时松时紧,标准不一;缺乏自信,松紧失度[2]。这些缺憾是事实,但将矛头指向阅卷老师难免过于严苛。

纵观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大多采用综合评分法,即先按照一定的比例将考生卷分为四类或五类,依据中心、内容、结构、语言将考生作文划分至某一档,再确定具体的分值。如江苏省13大市2013年中考评分标准大体如下(卷面分60):

一类卷:54—60分,中心明确,记叙生动形象,议论有独到的见解,结构精当,语言流畅。

二类卷:48—53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42—47分,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具体,结构尚完整,语言尚通顺。

四类卷:36—41分,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具体,结构欠完整,语言欠通顺。

五类卷:35分以下,无明确的中心,无具体的内容,结构混乱,文理不通。

再如,广东省2015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如下(卷面分50)[2]:

又如,2017年泉州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如下:

附:①错别字每字扣0.5分,重现不计,扣满3分为止。不满600字的,每50字扣1分。

②发展等级采用分点评分法,如果“立意”“构思”“语言”三项中一项突出的,就可得10分。

从这三份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可以看出:为了减小中考作文评分的误差,各省市初中语文教研室做出了很大努力,在评分各项的语言表达上更加严谨,在各加分扣分项上更加细致,并且引入了层级标准,使评分标准更具客观性与可操作性。但由于各类卷之间的区别主要在“流畅、通顺、尚通顺、欠通顺”“突出、明确、基本明确、不明确”“充实、具体、尚完整、空泛”这些主观性词汇上,因此评分仍具有主观性,考生作文的得分受阅卷老师资历、经验的影响较大。

事实上,无论怎样甄选,阅卷老师的主观差异性都是客观存在的。教学经验丰富的阅卷教师们尚且不能够客观评价,如果将其直接公开给学生,学生也是一头雾水,起不到真正的指导作用。因此,减少评分误差最关键的因素在于评分标准本身,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才是真正有效的。

二、实用评分标准设想

这里的实用是指评分标准既可以指导考场评分甚至中考考场评分,供众多阅卷老师使用,又可以指导日常写作教学,供即将中考的考生使用甚至七八年级同学使用。一份比较实用的评分标准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沿用传统,易操作。

从文章学、心理学、语文教育学角度分析作文性质,咨询语文教学专家,并调查学生作文的实际表现,确定影响中学生作文能力的18个变量:体裁、中心、材料、分析、思想、首尾、层次、过渡、连贯、详略、叙述、议论、描写、修辞、词汇、语句、文字標点、卷面。将18个变量进行因素分析后,转化为五项考场写作能力:驾驭语言的能力、确定中心的能力、布局谋篇的能力、叙述事实的能力、择用方法的能力[3]。可以将现行标准中的分项项目确定为语言与表达、选材与中心、构思与结构、文体与手法等几大项。

评分标准应该在全面考查的基础上合理归并,不烦琐,易理解,不过多增加阅卷老师的负担,也不会影响学生的理解。

2.综合评定,耗时少。

西方国家在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计划中广泛采用整体评定方法。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凭经验与印象轻易地把好作文从一般或比较差的作文中区分出来,最直接,也最省时,但这种评定法过于笼统,不适合用在考场作文评定中,用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理解不了,也操作不了,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不断有学者、研究机构着手研究分项评定法,分别对作文的个别特征如词语、句子、语法、修辞等方面进行评定。分项评定法相对客观、细致,可以有效降低评分误差,但正因为项目过细,评分过程比较烦琐,比较耗时,学生同样操作不了。

两种评定方式各有利弊,但可以相互融合、相互弥补,如上文提到的广东省、泉州市中考评分标准实际上就是两种评定法的综合利用,广东省在整体评分的基础上分项取分,泉州市在分项评分的基础上整体调整,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减小了误差,将其改编为学生能读得懂、理解准的层级标准,同样可以起到优化作用。

3.层级分明,不模糊。

作为青少年初中阶段写作能力、素养的终结性评价工具,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内容的确定与表达非常重要,既要使阅卷老师之间的主观差异性尽量缩小,又要使考生作文之间的客观差异性尽量显现出来;既要能够用于他评,又要能夠用于自评。要缩小阅卷老师的主观差异性,在标准中尽量避免出现“尚、欠、不够”这些模糊性词语,需要将影响写作水平的具体指标准备描述出来。要显现考生作文之间的差异性,就需要将标准进行层级化区别,方便评分老师分项、归类、赋分。如果要将其用于日常教学,那么在标准的语言表达上更需要严格把关,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表述要直白,与学生使用的评价语言相统一。

江苏省常州中学的郭家海老师带领研究团队,从二十世纪初就着手构建基于发展性评价的表达升级体系。十多年来,他们结合课改的实际需要,把小、初、高三个学段联系起来,将发展性评价层级表引入日常写作教学中,经过实践检验,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利用层级表能够自检、自学、自我升级的目标。用层级表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过程与结果达到统一,可以将评分标准的检测与指导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也就是说,将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分层细化,可以满足实际需求,在不增加评分老师负担、不花费更多时间的情况下使阅卷的客观性大大增强,评分误差大大减小。

三、评价标准层级细化

基于以上设想,从2017年开始,笔者尝试将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层级细化,改编为适用于教师评价与学生自学的双向标准,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达成统一,与日常写作教学相结合,分别指导九年级、七年级学生进行考场作文写作训练,实验两年来,效果显著。

层级细化后的评价标准如下:

层级细化后的评价标准主要作用是使学生明确中考作文评价标准,方便学生依据评价表进行自我检查,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与改进。如果阅卷老师的评分标准也能够层级细化,阅卷老师之间的主观分歧将会大大减少,评分的误差也会大大减少。因其与学生的自评标准相统一,对中小学日常写作教学会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本荣.一篇“三无”考场作文引发的忧虑[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2018(7):57.

[2]周华章.中考作文评卷的常见缺憾和优化对策[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2015(11):73.

[3]祝新华.促进学习的作文评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7:56.

猜你喜欢
评价标准
“校企合作”携手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技能考核方式
传统媒体内容供给侧改革的三条路径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