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
摘 要:主体性是西方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马克思通过确定人的实踐本质,建构起人的实践主体性。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追求的是技术理性的发展,而过分强调技术理性,人的主体性就容易被消解。近代以来,主体性是在反对宗教的神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然而,本应随着现代化而逐渐消解的宗教却在当前我国社会中不断发展。根本上是神本主义的宗教建立的虚幻主体性迎合人民的需求,而人民的这些需求在现代化建设中又是很容易被忽视的。所以,现代化建设必须把人作为根本动力和最终目的,离开这个前提,现代化建设就不能够彻底实现。
关键词:主体性 现代化 宗教
一、主体性的内涵
古希腊哲学奠定了西方哲学的问题基础。古希腊哲学研究的几个核心问题,简单概括就是,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主体性问题本质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思维在其现实性上必然表现为主体性,主体性又以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为根基。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人类生活世界的思考,对外部世界本原的追问形成本体论哲学,这也就成了西方哲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哲学研究范式。人与自然分离开来使人从那种人与自然物同构的混沌认知状态脱离,人真正成为自然的思考和改造者,这样一种思考方式也为近代科学在西方产生奠定了历史的根基。反观中国哲学,始终没有完全脱离天人同构的窠臼,也就无法进入彻底的主客二分形式的哲学思考,也因此,以严格的主客二分为基础的现代科学始终无法在中国文化中孕育出来。
古希腊哲学家已经提出主体性的问题,著名的德尔菲神庙的门楣镌刻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到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些都表明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的思考已经深入,已经意识到并且某种程度上确定人与自然的互动中人的主体地位。笛卡尔开创的对知识“主体”和“客体”的划分形成了近代以来唯理论和经验论两种哲学派别:经验论坚持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可靠来源;唯理论坚持理性和思维是知识的可靠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家把主体性哲学上升到最高的形式。康德批判地考察了经验论和唯理论,认为经验论强调知识的经验性而忽视了理性,唯理论者认为知识源于人的理性认识能力,而理性能力却来源于上帝。康德在对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人为自然立法”,知识的可靠性来自于人的先验统觉,是先验统觉把客观世界的杂多表象整理成为知识。黑格尔把主体性理论扩展到极致,赋予主体以本体的性质,用“绝对理念”统一了主体和本体,世界就是绝对理念实现自我的辩证过程。
纵观整个近代哲学发展史,从笛卡尔到黑格尔,关于主体的哲学论述还依然停留在认识论的框架上,始终没有跳出其思想的起点——古希腊哲学建构的形而上学体系,没有真正地把人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目的,也没有真正实现主体性作为一切人类思维创造活动的源泉和归宿。德国古典哲学展现了主体性的丰富内涵,但是这种主体性主要是自我意识,在强调发展自我意识的能动性,因此不可避免地就会把自我意识绝对化。马克思正是在克服费尔巴哈思想的局限性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人的实践本质来建构自己的主体性。马克思通过批判吸收前人的哲学思想,创立实践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实现哲学的重大转变。马克思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因此“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马克思探究的“主体”不再是抽象的“认知主体”,而是现实的实践的主体,那么人的主体性实现的可靠的途径就是实践活动。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是指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的自主性和能动的创造性。实践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的客体化,主体按照意图和需求改造事物或创造出对象物,即改造客观世界。在实践过程中,主体要把握客体的规律,使认识能力有所提高,增强实践能力,主体性不断加强,并最终在实践中全面实现人的主体性。马克思追求的不仅是个人的而是人类的主体性的实现。
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及其主体性内涵
近代以后,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在实践中表现为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在当代社会面临了巨大的困境,具体体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近代以来哲学问题核心的主体性是现代化合理性的哲学根基,当现代化面临困境时,主体性也受到广泛的质疑。主体性在人从中世纪的宗教性向现代社会的世俗性转化的过程中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但终究因为形成了理性的宗教,人类不但没有实现解放,反而形成新的奴役状态。在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技术理性无限扩张并产生了对实践主体的奴役,人沦落为技术理性实现自身的一个手段,当代西方哲学的后现代转向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然而这种转变是在主体性哲学充分发展之后而产生。我国在当前现代化过程中依然面临更为多样的问题。首先,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体面临着主客体意识发展不足的问题,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并不没有被社会主体接纳为基本的生活准则,在哲学上的反应就是没有彻底形成主客二分的认识论转变,就已经跨越整个西方现代的哲学框架,直接进入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批判阶段。因此,当现代化面临的问题的时候,对问题处理往往直接被接入前现代的人与自然不分、天人同构的哲学框架之中。在前现代的简单的人类活动中所形成的解决人与环境冲突的方案,在面临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问题时并不能起到实际的解决问题的作用。
科学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大量可靠的知识,使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提高,大大增强人的本质力量。这种对自然的征服带来的快感,很容易形成人类中心主义,对个人而言很容易形成自我中心主义。反应在生产实践层面,则是工业生产的扩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的开采,对环境的无保护的肆意破坏。其次,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人的物化。科学技术迅速树立自己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核心地位,人的主体地位被科学技术消解,产生技术奴役人的社会现实。对物质的追求成为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极易导致人的精神危机以及异化状态。在人类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中, 人不仅征服和占有外部对象,而且自身也被对象所占有,也即人的精神生活极度贫乏。
第三,过分夸大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建設的积极意义。企图通过前现代的传统文化来解决现代化的问题,这就简单化处理了现代化的问题。在我国,科学与理性文化的建设明显落后于经济的现代化程度,这与我国的传统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基于传统农业社会起步,没有经历主体性意识的发育和健全过程,因此科学技术和现代社会的理性秩序依然相对落后。因此主体性对我国而言,还是十分有意义的。由于主体性的认识论发育不足,科学理性的观念是没有被普遍的接受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始终以“天人合一”和“天人同构”为前提,这种未经过现代性批判的天人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经过包装,一下成为国粹,并迅速在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并深刻左右着社会文化的建设。
三、对宗教的哲学反思
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及其现实成果在肯定着人的本质力量和主体地位,然而人的自我意识却又可能否定人的本质力量和主体地位,这就是人的主体性意识的丧失,在实践中表现为宗教行为。这表明,宗教的行为是人的意识处于非主体性意识状态。文艺复兴运动把人的世界从上帝、神的手中夺回来还给了人自己,人开始以人的眼光思考世界“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 [1]但是,“人不是抽象地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 [2]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的内容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映,也是人对自我所处的状态的思考方式“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3]宗教讨论的天堂,但其产生的根源却在尘世。
西方现代化的进程伴随着科学的昌盛和宗教的衰微。我国追求现代化的几十年间,社会更加世俗化,“世俗化是人类社会变化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社会逐渐摆脱宗教的约束,社会结构变得更合理,社会各组织机构变得更理智化和理性化;另一方面宗教尤其是传统宗教,不断调节自身以适应社会的变化。” [4]然而在我国却同时伴随着“宗教热”,宗教繁荣与现代化建设并存。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5]宗教行为伴随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直到现在宗教虽然受到科学的冲击,但是依然繁荣。在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中,宗教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 1 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 1 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66—667页。
[4] 任继愈 主编,《宗教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740页。
[5]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R],1982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