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然
摘 要: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有趣的小现象,仔细地观察分析这些现象,可以发现有很多都是和经济学密切相关的。虽然作为一名高中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此类的相关专业知识,但我知道当人们在作出某种选择时会对其中的经济收益和成本进行权衡,这也充分说明了生活中经济学的无处不在。本文从约束条件,自我能力和结果的重要性三个方面分析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
关键词:约束条件 自我能力 受益 成本
很多人认为经济学是深奥的,很难理解,其实不然。一方面,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经济学原理去解释;另一方面,很多经济学原理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缩影。例如,在考虑读大学的成本的时候,不能单单的计算学费和生活费用,还要考虑这些年工作的机会成本;某次考试的时候太专注于难题,而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去做其他简单的题目,最终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这属于经济学中的沉没成本;超市晚上会对当天没有卖完的肉类或者水果进行促销活动,哪怕便宜一点也要卖掉,这些都是经济学中的边际成本。由此可见,经济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情感如果被架在热锅上,成本自然也就很高了——约束条件。
我们都知道,经济活动中的理性人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是最大化的利益是在约束条件限定范围内的。生活中的约束条件有很多,受教育状况,承担风险的程度,个人能力的大小等等都是限制我们自身发展的因素。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在买房的问题上,中西方的老人有不同的做法,中国人喜欢攒钱,等钱足够后才会着手去买房;而国外的人却先是贷款买房,再慢慢偿还。两种做法没有聪明和不聪明之分,也没有谁对谁错的区别,身处的环境不同,约束条件也会有所不同,改革开放的初期,首先是无房可买,再加上市场的不完善,借贷的错乱,履行合约的能力非常低,才会有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
约束条件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改变约束条件,原来的收益可能随时变成成本。优异的家庭条件可以给一个人的发展带来很多便利,不管是礼仪,还是教育,还是其他方面。但同样的他们可能会习惯每天早上必须要喝牛奶,习惯了每天出门有人接送,习惯了享受这一切。当这种条件发生改变时,这种享受就变成了一种负担,成本约收益发生转化。
二、别人能成功的事,未必自己就能成功——自身能力。
价格战是市场中的商家进行竞争的主要方式,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和一家小型的超市进行价格战,最终失败退出舞台的肯定是小型超市,大型连锁超市的资金链和市场份额肯定要大于小型超市,他们不怕亏本,也有这个能力去亏本经营,但是小型超市不同,在自身能力上要弱势许多。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型的共享经济,为了迅速的占有市场份额,各大共享单车纷纷出动,可最终淘汰掉了一批批的商家,最终剩下的只剩一两家,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经营不善,领导者的自身能力不同造成的。
“别人能做成的事,我也可以的”,很多人会用这句话激励自己,激励身边的人。其实不然,如果让一个日夜辛勤劳作的农民去处理国家大事必然会使这个国家走向灭亡,同样的,让一个在商场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去当裁缝做衣服,先不说大材小用对人才的浪费,只思考一点,他能把衣服做好吗?术业有专攻,只要能把自己擅长的一方面做精做好,那你就是成功的,精力有限,能力有限,那种完美的全面型人才是不存在的。对于高中生来说,不需要过多的跟别人比较,我们需要战胜的只有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每天不断进步,最终总会走向成功。
三、进退有度,宠辱不惊——蓝斯登
据调差显示,在一个愉快和谐的氛围内工作和学习更有助于提高成员的积极性,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采用刻板的固定式管理方法,从领导到员工,每个人都板着一副冷漠的面孔,虽然树立了自己作为领导者的权威便于管理,但是这样的企业往往长久不下去,最大的问题便是人才流失的速度会特别快。著名管理学家蓝斯登也提出了一条著名的定律:给员工一个快乐的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当人类重新重视保护环境的时候,一切已经太晚了。正像蓝斯登原则中所说,在爬梯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梯子的整洁和稳定,不要认为上去了就好了,因为你还要爬下来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就要兼顾对环境的保护,使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处于合理的平衡中,最终才不会发出“后悔晚矣”的感慨。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不要因为每一次的成绩进步而骄傲自满;也不要因为某次的失常发挥而灰心丧气,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结 语
经济学是一本奇怪的学科,它引导我们进入客观的世界,生活中的经济学将抽象难理解的经济学原理与我们生活的环境结合在了一起,用我们熟悉的生活经验解释复杂难懂的经济学原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现象,更有助于我们科学合理的权衡利弊作出取舍。经济学里边的世界和我们生活的真实环境是不同的,通过上述三个案例的生动解释,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是无处不见的,作为一名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善于从生活中的小的事例中不断发现有助于我们进步的经济学原理,并且合理的運用这些知识为我们以后的道路做出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黄海君.试着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J].企业导报,2016,(13):186-186.
[2] 郭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思维——让我们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J].网络财富,2018,(4):68-69.
[3] 曾佳妮.浅析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2):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