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病例分析

2019-03-20 00:36王玉
关键词:误诊分析

王玉

【摘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高危重症,年发病率大约为2.6~3.57例/10万,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主动昹夹层动脉瘤;误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04..02

我院近二年共诊治12例本病患者,其中6例外转上级医院,2例保守治疗后病情平稳出院。4例误诊死亡,其中2例引发医疗纠纷,教训深刻。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男性,42岁,就诊前一天患者有明显咳嗽,咯少量白色粘液痰等呼吸道感染表现,并伴有“胸背痛”,患者以“胸背痛3小时”急诊就诊,检查心电图正常,DR胸部正位片提示:双肺纹理粗重,化验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升高,值班医生以“肺部感染,胸膜炎不排除”留观,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大约1小时后患者上厕所时突然晕厥,10分钟后死亡。后尸体解剖提示,Ⅰ型主動脉夹层动脉瘤。

病例2,男性,68岁,曾有“心绞痛”发作史。本次以“胸痛1小时”就诊。心电图提示前壁ST段有些压低,心肌酶尚正常。值班医生以“急性冠脉综合征”收治,给予相关药物治疗,但2小时内胸痛不能缓解,出现面色苍白,恶心等表现,遂行心脏彩超检查,提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小时候死亡。

男性,55岁,主因“腹痛一天”急诊入院,发病前有饮酒史。入院测血压162/88 mmHg,体温、脉搏正常,呈痛苦貌,心肺无阳性体征,中上腹有压痛,无反跳痛。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2×109/L,N:0.74,血淀粉酶245 u/L,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给予抗感染,抑制剂生长激素等治疗,3小时腹痛不缓解,切转移至腰背部,再给予腹部MRI检查,提示: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男性,35岁,曾有尿路结石病史,因“上腹痛及左侧腰背痛2小时”急诊入院。入院测血压138/82 mmHg。化验血常规正常,尿常规提示红增高,血淀粉酶正常,腹部B超提示左肾结石,体查中上腹有压痛,无反跳痛,肾区有叩痛,值班医生以“泌尿系结石”给予对症治疗,但疼痛不缓解,2小时后行腹部MRI检查,提示: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后因保守治疗无效死亡。

2 讨 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主动脉疾病,在临床上多表现发病急,病情复杂多变,进展迅速,误诊率病死率高的特点。虽然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和医务人员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其诊断率也有明显提高,但是临床上对该病误诊误治的情况仍然经常出现。

结合本文4例误诊病例,提示我们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表现复杂,且由于动脉瘤开口大小、病变范围的不同,临床表现也会有明显差别,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症状体征,极容易误诊为急性心梗,肺栓塞,急腹症、尿路结石等疾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降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误诊,应着眼于以下几点:①进一步提高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这一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②医生应更加注重病史的采集和分析,特别是对一些容易混淆诊断的临床表现及症状体征要认真进行鉴别,并详细进行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避免因粗心造成漏诊或误诊;③对持续胸痛或腹痛患者,应及时行心脏或腹部彩超、MRI、CT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有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参考文献

[1] 黄建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五例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1999(06):419.

[2] 卢金萍,曹茂银,薛金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6例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1999(06):420-421.

[3] 顾永群,吴 祥.浙江省平湖市第一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2000年03期.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误诊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
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误诊的因素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临床分析
关于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的CT磁共振表现以及漏误诊研究
老年人梅毒抗体阳性诊断梅毒易误诊原因浅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