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显善,以善显格

2019-03-20 00:37董光春
广东教育·综合 2019年2期
关键词:安妮詹姆斯议会

董光春

善格历史教育通过发掘史料之善文、搭建学史之桥梁、理解史学之深厚,以达格局之宽广。善格历史教育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历史之善传递给学生。本文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为例,论述“妥协之善智”是如何造就英国百年民主政体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建立过程中,各方势力虽有冲突,但充分体现了“妥协之善智”,巧妙有效避免了流血式冲突的发生,保证了英国百年民主政体的稳定。

一、文以载道,“善”从文中来

“文以载道”,意为“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文”这辆车的运载,可以将“道”送达目的地。要实现历史教育的立善育人功能,首先就要充分发掘善文载体。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的教学中,我适时引导学生发掘其中的善文,让学生的善念得到提升。

(一)“请回的王”,善者胜出

英国革命经历了两次内战,从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护国政体的建立、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到光荣革命,这期间曾两次请回国王:一次是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一次是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到英国继承王位。

材料一:1685年,55 岁的查理二世因中风去世,约克公爵詹姆斯继位,是为詹姆斯二世。詹姆斯二世表面看上去温和忠诚,但骨子里是一个笃信天主教并热衷君主专制的国王。他在继位后实施的一系列政策,诸如建立国王自己的军队,都旨在强化君主的专断权力。此外,他进一步强行推行天主教,在他的鼓励下,天主教在英国各个领域得到迅速的恢复与发展,这些都严重得罪了以英国国教徒为主的托利派和以新教左翼为主的辉格派。(高全喜《英国宪制中的妥协原则——以英国宪制史中的“光荣革命”为例》)

材料二:(1688年)6月30日七位著名人物——伦敦主教康普顿与迫于形势联合的两位托利党领袖和四位辉格党领袖——商量致书给詹姆斯二世的女婿、信奉新教的奥兰治的威廉,邀请他率军到英国来反对詹姆斯二世,以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1689年初,在伦敦召开了上下两院联席的特别会议。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决定邀请威廉和玛丽来共同统治英国,并且同时向后者提出一项“权利宣言”。宣言中坚持了人民应享有的“真正的、古老的、不容置疑的权利”……威廉和玛丽接受了上述要求。(高全喜《英国宪制中的妥协原则——以英国宪制史中的“光荣革命”为例》)

阅读完上述两则材料,我引导学生思考:同为“请回来”的国王,为什么詹姆斯二世最后众叛亲离,而他的女儿和女婿却能顺利成为英国新王?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两则材料,很容易就得出了结论:詹姆斯二世的统治措施不得人心,激化了宗教矛盾,威廉和玛丽才能因此顺利继承英国王位。但更为重要的是,威廉和玛丽意识到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于是与议会达成妥协,接受议会以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因此才能登上宝座。此外,托利党和辉格党两党之间的妥协也是光荣革命出现的原因之一。正因为选择了妥协的方式,光荣革命才能成为不流血的革命,才能有效避免内战对国家秩序的威胁。

(二)与人为善,善智高超

材料三:安妮认识到政府大臣必须与议会多数党相一致,议会换了,政府也要换,否则政府将受到议会的强烈抵制,行政事务便无法运作。因此,虽然从个人感情上说她极其讨厌辉格党,但她还是在1708年听从劝告,组织了一个辉格党政府,开创了内阁与议会多数党一致的先例。

安妮性格软弱,优柔寡断,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往往是一件事情已经说好,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会改变初衷,接受新建议。如此反复再三,事情就难以决断。为改革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渐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取得一致意见再报告安妮,让她无可选择。(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透过材料三,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君主“妥协之善智”:作为一个君主要处理好国事,不能以自己的喜好为先,在适当的时候要懂得退步,才不至于让国家陷于混乱。

二、格物致知,“格”从“善”中显

历史之善文需要通过搭建善程桥梁,以达格物致知之效。我采用不断追问的方式,紧紧围绕“英国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国王”展开教学。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善文、自由讨论、独立思考等途径,能够体悟“妥协之善智”,形成有容乃大的格局。

(一)善之归:从专制君主到“吉祥物”式君主

《权利法案》作为人民与国王之间的“契约”,既保证了议会的权力,又限制了王权。但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国王依然享有独立的行政权,能够遴选大臣和掌控国家事务,有提供高级咨询的机构——内阁。双方各行其是,缺乏配合机制,从而导致国事陷于混乱。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又需要一个怎样的国王呢?

行政权和立法权的问题在安妮女王时期得到改变。从上文的材料三中学生可以明确责任内阁的两个原则:一是内阁与议会多数党一致原则,二是内阁内部意见统一原则,后者逐步发展成内阁的集体责任制——内阁作为一个整体对议会负责,而不再以个人身份对国王负责。政府要么服从议会,要么下台,国王因此丧失了否决权。1708年,安妮女王在英国歷史上最后一次行使国王对议会的否决权。

安妮女王去世之后没有子嗣继任王位。按照《王位继承法》,一个德意志的小王侯登上了联合王国的王位,他就是乔治一世。这位国王和他的继任者乔治二世都不是英国人,既不懂英国的语言,也不熟悉英国的政风民情。他们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于是交由大臣代理国事,这就给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带来了发展的良机。内阁由此得以形成,并在议会多数的支持下掌握政务。如此一来,议会责任制政府形成,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国王逐步丧失了行政权,到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成为“统而不治”的国王。

通过层层设问与分析,学生能够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专制国王到限权国王,再到后来被学生戏称的“吉祥物”国王,国王所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断地随着时代的需求而变化。

(二)善之比:君主制的不同类型

我将明清时期与处于同一时期的英国作为对比,给学生提供两则材料并提出疑问:同为专制王朝,为何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者权力不及明清皇帝?

材料四:明清政权不仅承袭了秦汉以来千余年的君主专制,而且发展到极端专制主义的统治。皇帝具有绝对的权威,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大小官员由他任命,臣民的命运取决于皇帝的好恶和喜怒哀乐。(吴世荣《中西封建社会晚期君主专制的特点》)

材料五:诺曼底征服之后的“大会议保留了盎格鲁-撒克逊时代贵族民主制的传统,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国王的任何重大决策都要经过大会议的同意。这就为封建贵族同专制王权斗争提供了一种合法的外衣和有力的武器,而英国的议会也正是在这一躯壳中孕育出来的”。(王运红《议会之母——英国议会的起源》)

通过分析材料,学生不难发现:明清时期继承了君主专制的传统,皇权至上、皇帝独尊、思想专制,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紧接着盛极而衰,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亡。而同一时期的英国在重大问题上国王需与贵族商量,一意孤行则难以执行决策。这种协商制度,其所蕴涵的妥协智慧对英国之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使英国实现了从君主专制走向君主立宪制的民主政体建制过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由讨论,加之教师的补充讲解,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而理解中西差异。课堂教学也因此营造了一个善言的环境,有助于促进学生善言善思。

(三)善之和:首相与君主和谐相处

本课不但要明确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过程中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国王,而且要了解整个过程,感悟人类在这个过程中所运用的智慧。这种智慧在维多利亚女王身上也得到了体现。

材料六:(1837年)年轻的女王只有18岁,沉重的国务负担却落在她的肩上。辉格党首相墨尔本几乎是手把手教她做一个立宪君主,教她不憑感情用事,心平气和地与民选的首相共事,哪怕这个首相她从心底里厌恶也罢。维多利亚在位64年,在此期间,君主立宪制彻底巩固了,国王完全变成了“虚君”。按照政治学家巴奇霍特的说法,国王在国事中发挥的作用是“接受咨询、给予支持、提出警告”。维多利亚在其一生中模范地履行着立宪君主的职责,因此深受国民爱戴。(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学生对照美国和法国的政治制度建立过程,得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过程中蕴含着“妥协”的智慧。光荣革命充满着资产阶级和新旧贵族的妥协、国王和议会的妥协、托利党和辉格党的妥协。革命见效快、更彻底,但革命的成果也很有可能较快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英国革命的前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在光荣革命之后,在妥协善智中建立起的英国宪政,则在渐进中不断得到完善。

猜你喜欢
安妮詹姆斯议会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好久不见的自己
一个议会的诞生
Who Has Seen the Wind?
每次只做一件事
詹姆斯12年来的2K能力值
英议会就是否“硬脱欧”投票表决
这样单纯的我,才是最好的自己
谁是最好的詹姆斯终结者?
勒布朗·詹姆斯 LEBRON JAMES扣将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