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
【摘 要】“当堂研学”的教学,能反映学生认知的原生态。实践表明,这是一种走向“儿童”的教学,教学中需要在“儿童立场”与“数学味”中找平衡,追求促使儿童生命力量自然焕发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当堂研学
“前置研学”是基于学生立场的教学模式,经常被教师采用, 但并不是非得进行“前置研学”的教学形式,有时候“当堂研学”的教学,更能反映学生认知的原生态。实践表明,这也是一种走向“儿童”的教学,教学中需要在“兒童立场”与“数学味”中找平衡,追求促使儿童生命力量自然焕发的教学情境。
一、当堂研学,学生呈现了认知的原生态
“课前研学”的模式,教师有着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可当堂研学,意味着学生的自主探究,以及教师对学生起点的解读都“压缩”在了课堂的40分钟内。怎么设计一张当堂研学单,成了教师头疼的问题!
“认识面积”是一节概念课,学生对于“面”有着丰富的认识,在教师的引导下,“面积”概念的得出并不难,此外,笔者以为,并不是所有的研究单都需要学生动笔记录,这节课,是否就可以通过“摸一摸”“说一说”等方式来展开探究?当然,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去巡视、捕捉、观察、了解,如此,精准捕捉学生的学习起点。基于以上思考,设计的当堂研究单如下:
【片段1】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研究过周长,那你听说过“面积”吗?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课桌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呢?你能试着摸一摸、说一说吗?小组内先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谁来介绍?(生摸一摸,但是并没有摸到整个面)
师:谁能上来摸得更清楚、更准确呢?(生摸得很认真,摸到了整个面)
师:比较一下2位同学的摸,他们摸得有什么不一样,你更欣赏哪一种?
生:我更欣赏第二位同学的摸,他摸到了整个数学书的封面。
师:同学们知道吗?刚才你们摸的只是数学书封面的这个面(板书:数学书封面),而这个面的大小(板书:面的大小),才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明白了吗?
师:那现在你能和同桌摸一摸课桌面,并且说说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吗?(学生边摸边说、汇报)
生: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板书:课桌面)。
生:三角形围成的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积。(板书:三角形)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数学书封面、课桌面、三角形围成的面,而这些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完成板书,如下图)
毋庸置疑,课前研学,固然是一种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因为它回归了学生,教学从学生出发。但是,不可否认,教师看到的学生研究单的“真实起点”或多或少被家长“指导”过了,不再是学生的原生态了。当堂研学,能够让我们看到百分百的原生态。片段中,我们能够看到学生真实的原生态:摸面的时候随意,没有摸到面的全部,这样的“摸一摸”,是不规范的,也就不能得出“面的大小”,教师看到了学生认知的起点,追问“谁能上来摸得更清楚、更准确呢?” “他们摸得有什么不一样,你更欣赏哪一种”,面积的大小的概念也就水到渠成,学生的数学学习从“不规范”走向“规范”。
学生的数学学习,从来就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自己的认知经验,数学学习时,与新知识自然地联系和对接,学习的切入点和突破点的寻找,都需要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当堂研学,提供了这样的真实原生态,教师基于这份原生态,帮助学生开启自主学习的通道。
二、当堂研学,要在“学生立场”与“数学味”中找平衡
很多时候,整节课都是学生热热闹闹的讨论,教学目标却没有达成,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当堂研学亦是如此,有效的教学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大家要重视教师的教,因为它决定着一个教师能够带领学生走多远,因此,教师需要在“学生立场”与“数学味”中寻找一种平衡,让课堂里不仅有学生立场,更有数学味。
【片段2】
师:这里有4个图形,1片树叶,请同学们任意选择2个图形,用水彩笔涂色表示它们的面积,再选用另外2个图形用水彩笔画线表示出它们的周长。(学生完成)
师:表示周长的作品,同学们觉得怎样?掌声!
师:表示面积的作品(学生涂到边线外面去了),同学们有话想说吗?
生:涂到外面去了。
师:正是因为涂到了外面,同学们想一想,现在的面积比原来要(大)。真好!所以,我们要涂精准了。
师:刚才我们通过涂一涂、描一描,区分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5个图形面积一样吗?任意挑选2个图形,比一比,谁的面积大?
生:图1比图2的面积大。
生:图3比图2的面积大。
生:图1比图3面积大。
师:图1、图3周长谁大?(图3大)。
师:奇怪了,怎么没有人选图1和图4?
生:因为不太好比,图1比图4矮了一点,但是图1比图4长了一点,所以不好比较。
师:到底该怎么办?我们重点进行研究。每个小组都有材料袋,开始探究。
生:我使用剪一剪的方法。(略)
生:我是用透明网格的方法。我用网格比画后(如下图)就能够看出来,这里有8格,这个图形有9格……
生:你这样摆不清楚,应该把网格放到上面来(如下图)。大家同意吗?这个图形里有8格,这个图形里有9格,所以很好比。(学生鼓掌)
师:但是王老师觉得,刚才这位同学把网格放到图片的下面,很厉害,你猜猜看他怎么看出里面有8格、9格的?
生:想象出来的。
生:我都不要看里面的格子,只要看边界处就可以了。这里有3格,所以就是3乘3等于9格。(学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真厉害,竟然能在没有格子的地方,看到小格子!下一节课,对此,或许你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师:刚才的图3、图5怎么也没有人选?
生:那个树叶是不规则图形,不太好比啊。
生:我觉得也可以用小方格的方法。
生:我觉得小方格会多出来,不会刚刚好。
师:哈哈!方格确实是比较图3、图5面积的好方法。刚才有同学说,不可能刚刚好。但是同学们想一想,随着方格不断变小,再不断变小……
生:如果这个方格无限小,我觉得可以,因为无限小,小方格就能够摆进去。
师:真是聪明,方格不断变小,我们总有办法比较出来的……今天的学习我们就到这!
在数学课堂上,倾听学生的错误见解,体现了“学生立场”,但教师把这份“错误”变成“敲门砖”,叩开数学知识的本质,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印象深刻,这就会让课堂有数学味。比如面对学生涂面积出格的情况,教师一句“正是因为涂到了外面,同學们想一想,现在的面积比原来要(大)。真好!所以,我们要涂精准了”。通过这样的对话,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不能出格,不仅是为了涂得“规范”,更重要的是不能改变面积的“大小”,让数学味道更加浓厚。
又如片段中,面对学生网格放在图形上面的做法,教师一句“但是王老师觉得,刚才这位同学把网格放到图片的下面,很厉害,你猜猜看他怎么看出里面有8格、9格的?”引导学生在没有网格的地方,“看到”小方格,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为下一节课学习“长、正方形面积”面积公式的导出做铺垫。
当堂研学,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无原则迁就,对数学本质的漠视。实践中,教师不妨用“高观点”“长远眼光”,整体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
“教学,其实应当是一种创造。”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会对一堂课做这样或那样的预设,但当我们临场时,发现这样的预设往往是用不上的,更多的倒是在与学生、研究单的互动中产生出我们原本没有想到的思维火花。促使儿童生命力量的自然焕发,教学应当是一种创造,这大概便是当堂研学课堂的真正魅力吧!
参考文献:
[1]郜舒竹.小学数学这样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曹才瀚,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小学阳光分校21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