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忠伟 来晓春
对于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P103-105),我们可以怎么复习呢?大家可能会想到面积公式的回顾、面积算法的优化、面积公式的沟通等,因为这样的思路在一些名师的课堂中已经被演绎得非常精彩,而且也被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和传播。那么,我们希望传承和突破的是什么?
一、设计理念
(一)基于画图回顾公式推导,感受知识联系
学习本单元时,几乎每节课都会用大量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研究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几乎每个图形的面积计算推导都有很多方法,学生基本能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获得。但往往在推导出面积计算方法后,我们就很少再去回顾复习这个过程,在平时的练习中,学生也很少去运用这样的思想来解决问题,这非常可惜。
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我们特别注重面积计算公式的回顾,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操作,以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操作练习过程中主动去回顾公式推导过程,感受几个图形面积之间不断转化的思想,领悟几个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比如:让学生画与已知长方形面积相等的其他图形,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自然就需运用转化思想,逆向地去思考图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从而使学生感受图形之间的紧密联系,感受转化的必要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变式灵活计算面积,提升空间想象能力
能靈活计算图形的面积是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强的表现,但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不仅仅是割补等方法的运用,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利用图形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在第二个教学板块中,我们并没有直接让学生去计算,而是去掉了数据,让学生找出众多图形中面积相同的图形,继续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更加灵活的解决问题,主动利用两个等面积却形状不同图形之间的性质关系来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基于沟通图形面积公式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把教科书学得越来越薄,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数形结合,不断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沟通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不同图形变化中的“不变”,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课中,我们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了一些特殊梯形,通过变化,逐渐沟通梯形和这些图形之间的联系,并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图形和面积计算公式,从而使学生深入了解各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基于以上理念,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解题尝试,进行图形面积公式梳理。
(2)经历画一画、找一找、算一算、想一想等数学活动,复习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感受数形结合、转化、极限等思想,重新发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公式之间的新联系,并尝试解决一些问题。
二、教学过程
(一)在计算中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师:同学们,这些平面图形认识吗?你能计算它们的面积吗?
生:4×6=24 cm2。
生:8×5=40 cm2。
生:6×5÷2=15 cm2。
生:(5+7)×4÷2=24 cm2。
师:刚才同学们都算得特别快,那么你们是根据什么来计算的呀?
生:公式。
师:那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些面积公式。(板书公式)
【评析】通过学生对一些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让学生主动运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从而在不知不觉中简单梳理回顾公式,复习旧知,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在画图中感受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
1.画出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其他图形
师:看来,利用公式来计算面积,你们都没有问题了,现在只剩下一个图形,你能画出与它面积相等的其他图形吗?
生:能。
师:老师这里有要求。画出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梯形,选择其中一种画一画。
学生操作,教师收集学生画的图形。
2.探究所画图形与其他图形的联系
展示①:平行四边形
师:你是怎么想的?来介绍一下。
生:我是把平行四边形想成长方形来画的。
师:原来,你是把平行四边形补成了长方形。
展示②:三角形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先用24乘2等于48,然后去想只要找到底和高相乘等于48的平行四边形就可以了。
展示③:梯形
师:刚才画梯形的同学很少,现在如果让你继续来画梯形,你们会怎么思考?
生:可以先想成一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然后再找到它的一半就是梯形。
3.发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
师:刚才我们画出这些图形,现在如果让你来选,你们觉得哪个最重要?
生:应该是平行四边形比较重要,因为画三角形和梯形时,它们都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
生:应该是长方形比较重要,因为平行四边形都要转换成长方形,而且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师:很好,我们在画平行四边形时可以通过割补转换成长方形,而三角形和梯形都需要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思考,是啊,图形之间有着紧密联系。
【评析】通过让学生画一画,让学生在操作与介绍中,自主回顾公式的推导过程;在选一选中,让学生讨论最重要的图形,再次让学生主动回顾每个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通过不同形式任务驱动学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回顾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沟通各种公式推导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理解其中的转化思想,巩固相关的内容。
(三)计算面积
1.在图形中找面积相同的图形
师: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你能找出面积相等的图形吗?
生:三角形ACD和三角形BCD面积相等。
生:长方形ACDB和平行四边形CDGF面积相等。
生:三角形ACF和三角形BDG面积相等。
2.计算几组复杂图形的面积,并沟通联系
师:同学们很厉害,没有数据都能够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现在给出数据,你们能算出面积吗?
第一题:如图,求四边形ECDA的面积。
生:(2+10)×4÷2=24 cm2。
生:2×4÷2=4 cm2,10×4÷2=20 cm2,4+20=24 cm2。
師:这两种方法有哪些不同?
生:一种是把它看成一个大梯形,另一种是把它看成两个三角形来计算。
师:嗯,如果让这个三角形转动起来,还可以看成什么图形?
生:可以把一个小三角形翻转一下,与另一个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第二题:如图,求BO的长度。
生:我是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减去涂色部分面积,然后求OD,最后用BD减去OD就等于BO的长度。
4×10-25=15cm2,15×2÷10=3cm,4-3=1cm。
师:非常好!你们听懂了吗?是的,可以先算出OD,再算OB。除了这个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我是利用两个图形的关系来计算,因为前面已经知道这两个梯形面积相等,所以可以直接用25×2÷10=5cm,这就是上底加下底的和,然后用5-4=1cm。
小结:我们可以利用公式来解决问题,也可以利用图形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评析】在上面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在无数据的情况下找一找,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图形去判断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寻找面积相等的图形,然后让学生算一算,引导学生从更多角度来灵活计算面积,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动态展示图形间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一起计算了几个梯形的面积,看来几个梯形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请你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联系?
生:它们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生:它们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是相等的。
师:非常好。现在老师要在上底2和3之间插一个这样的梯形,你觉得会是怎样的?
生:是一个上底是3,下底是9的梯形。
师:嗯。那如果在3号后面插一个呢?
生:是一个上底是1,下底是11的梯形。
师: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这五个梯形放到黑板上。如果老师想在它们后面再继续插入梯形,你们觉得还可以插吗?
生:还可以插的。但会出现小数。
师: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上底是0.5,下底是11.5。
师:好。还可以插吗?(可以)插得完吗?
生:插不完,可以有无数个。因为小数就可以有无数个。
师:是啊,那如果上底不断小下去,最后会怎样。
生:最后变成三角形。因为当上底变成0时,就是三角形。(板书添上三角形)
师:哎!这时候就变成了三角形。看来,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梯形与三角形有这样的联系,平行四边形(包括长方形)与它们有联系吗?
生:当上底和下底相等时,它们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
师:是啊,我们不但需要灵活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还要善于用联系的眼光去看待以前学过的图形,不断去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解题。
【评析】沟通梯形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含长方形)等图形之间的联系和面积公式的变化,不仅引导学生重视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来审视旧知,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化,提升数学能力。
(浙江省杭州市滨文小学 311200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3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