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阳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教育就是一门艺术,而教育的艺术全在如何恰当地提出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设计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提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开拓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如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可以说,语文课的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它驾驭着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教师知识与能力的展示。
新课改指出,改革的目的是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更好地处理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提倡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形势下,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出问题、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课堂提问应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气氛
一般说来,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班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开动思维,而不是使部分学生成为课堂的听众或旁观者。在学生不甚主动的情况下,教师绝不要指责学生,也尽量不去点名指定学生来回答问题,而是应想办法启发学生的思考,或是降低问题的难度。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充分肯定学生回答时哪怕是一点微细的正确之处。当学生回答得不完善甚至不正确时,教师不要步步紧逼,更不能嘲讽奚落,而要给予一点有关思路的提示,或是叫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更正。总之,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尽量鼓励,肯定他们的可取之处,和学生一起营造出宽松、民主、活跃的氛围,在师生的积极问答中加强互信、互动。
二、课堂提问应创设一种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情境
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新颖巧妙合理,改变提问的角度和技巧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这里的关键在于,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是为提问而设置,而是要为学生的学习而设置。这就不仅需要考虑问题所涉及的答案内容,而且需要考虑所提问题的质量,使提出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三、课堂提问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作为一个教师,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需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思考问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提的某一个问题疑惑不解时,教师应适时点拨、解惑;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考虑成熟,苦于无法表达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学生感奋起来,活跃课堂气氛,主动探求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并提高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提问应注重总结与评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导善控,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必须严格把关,既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要使学生的发言不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进行适当的总结或评说。有时是知识上的,即对答案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概括;有时是观点上的,即对答案所涉及的理论、说法等加以评议;也有方法上的,即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学法上的指导。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回答不全面或错误的,也给予及时调整、纠正,改变原有欠缺的认知结构。这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正确全面的知识,也有利于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一個好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善于讲解课文,更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要把语言的艺术性运用到教学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和话语上亲密交流,使得学生不只是阅读文字,更能学会欣赏文章,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人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