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中实验数据的“有效性”探析

2019-03-20 01:35宋斐华
发明与创新·小学生 2019年3期
关键词:测量有效性实验

宋斐华

小学科学课离不开实验,实验过程一般为:实验准备—实验—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获得科学认识,可见实验数据分析是实验不可或缺的步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实证意识、质疑精神等,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扩大知识面。

树立良好的数据意

小学生都喜欢做实验,因为实验能满足他们动手的需求和好奇心理。然而,一些学生把实验当作游戏,做实验时把观察实验现象、控制实验变量、实事求是地读取实验数据都抛之脑后,当要收集数据填写实验记录单时,才发现该做的都没做,为了完成任务,随便填写应付了事。

对此,教师应引起足够重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实验数据意识,指导他们收集实验数据,关注数据背后的信息,理性对待不同数据,有效提升实验数据的“有效性”。

提高数据收集能

1.注重实验示范,提高数据准确度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直观的实验示范,使学生看到清晰、规范的实验操作,对实验要点了然于胸,这样可使学生在收集数据时少出问题,有效降低实验数据的误差率,提高数据的准确度。

在教授《声音的传播》一课时,根据学生知识构建的需要,我设计了“比较声音在不同物质(规格相同、材质不同的木尺、塑料尺和铝箔尺)中的传播能力”实验。声音探究实验对实验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也有严格的标准,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认真筛选实验材料,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创造安静的实验环境。

接下来,在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的基础上,我提出有关声音传播能力的问题,并进行实验示范教学,让学生知晓实验的规范操作,了解实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学生分组实验,及时收集实验数据并做好记录。学生进行实验汇报时,我发现各组的实验数据相对接近,实验数据误差率小,实验数据的准确度较高。

2.制订实验计划,保证数据客观性

学生动手实验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动脑,在小组内研究实验步骤和方法,讨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再共同制订一份比较完善的实验计划。实验计划越完善,操作也会越规范,受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也会越少,得出的数据也越接近事实,特别是在对比实验中,要引导学生控制好变量,使实验得出的数据真实客观,经得起他人验证。

教《摆的研究》一课时,当学生测出摆在15秒钟内摆动的次数后,我抛出探究问题:“摆的快慢与摆长、摆锤重量和摆幅这3个因素有什么关系?”学生能否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是整个实验探究活动成败的关键。为此,我带领学生讨论了以下问题:

(1)遇到一个事物与多个变量有关时,应该怎么研究?

(2)能不能用两个不同重量的摆锤来研究摆长问题?

(3)对比实验中相同的因素和不同的因素(变量)分别是什么?

通过讨论,我们制订了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方案。学生们正想动手实验,我又追问:“在实验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可以让探究更加有效,数据更加准确呢?”在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后,学生对实验操作细节加以关注:①做3次实验或以上,求平均数——重复做,尽量排除偶发因素;②对比实验同时做——省时、直观而且便于计时;③由一个人操作——把人为因素影响控制到最小……这些都强调测量要准确,保证了数据的客观性,使学生收集的数据更有效。

学会数据处理方法

1.大胆质疑,分析、处理异常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数据是很正常的,不用教师提醒,学生也会提出异议。这时,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引导他们明白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唯一的,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是对客观世界中未知领域的探究,是无法完全预知结果的。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课要求学生测量自己1分钟内心跳或呼吸的次数,我首先告诉他们如何才算呼吸一次、心脏跳动一次,其次指导他们怎样使用工具,如秒表、简易听诊器,明确实验注意事项,最后,学生测量自己在平静状态下1分钟内呼吸的次数,测量了3次。学生汇报数据时,我发现大家的数据存在差异,其实这正是我所预料的结果,我就顺水推舟让学生进行質疑,在争论中解决问题。学生提出了许多疑问:“实验设计有没有问题?”“实验材料有没有问题?变量控制是否到位?”“测量时环境是否安静?”……当学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我就让学生进行调整,再反复进行实验,看看实验数据是否有变化。如果学生通过反思没有找出问题,说明实验数据是正确的,但仍应进行重复实验,以验证实验结论。

2.用图表呈现数据,揭示事物规律

在有些课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图表呈现实验数据,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实验数据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发现事物的规律。

《温度与气温》一课中,在学生学会科学使用温度计测量室外温度的基础上,我给每组学生配备了一个温度计,并让他们测量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感受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探究其中的科学道理。当实验结束学生汇报数据时,我先要求他们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折线图,再让他们观察折线图,学生们很快发现一天中气温“低—高—低”的变化规律。通过用图表呈现实验数据并认真观察,学生们了解了常态下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轨迹,大大提高了科学认识。

综上所述,在科学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及时收集实验数据,认真分析和处理各种实验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自觉运用数据来解释实验中相关的问题或现象,可提高实验数据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测量有效性实验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