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涛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心脏彩照在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肥厚班左心衰竭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肥厚伴心衰竭患者80例进入预选对象,为观察组;且选取同时期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心脏彩照检查,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E/Ea结果等指标均较佳,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中应用心脏彩照进行诊断,结果准确、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有很大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心脏彩超;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01
高血压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心脏、肾脏甚至是脑组织等不同器官的不同程度的病变,严重者甚至会伴随器质性变化,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严重者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断并给予其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提高我院在该病中诊断治疗质量的目的,选定进行了此次研究,通过平行对照的方式对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心脏彩超应用价值做探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肥厚伴心衰竭患者80例进入预选对象,,为观察组;且选取同时期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数为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53~81岁,平均(63.1±2.2)岁,病程1~10年,平均(3.8±1.2)年。对照组中有80例,其中有男42例、女38例,年龄52~82岁,平均(65.3±3.5)岁。在观察组中排除血压血糖不可控制、肝肾功能不全、急进性高血压以及合并精神意识障碍的患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年龄及性别等基线资料方面两组患者相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碍对比研究的进行。
1.2 方法
两组均参与者均接受心脏彩照检查。彩超检查仪器为Philips iuII,将探头的頻率设置为2.5~5.0 MHz。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首先指导患者采取左侧卧位,随后探测患者的胸骨左缘,随后将探头放置在患者的心尖处,在患者的心尖五腔心切面、心尖四腔心以及胸骨左缘长轴切面等部位来进行相关指标的观察[2]。
1.3 观察指标
由我院医师对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E/Ea结果等指标进行详细地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择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针对计数数据和计量数据分别实施(x2)检验和(t)检验,若P<0.05,则认为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E/Ea结果等指标均较佳,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脏彩超的操作简单,不会产生放射性物质,不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损伤。心脏彩超可以检查患者的心脏形态学指标,对患者心腔结构、血流以及心脏波动等情况进行动态显示。在检查的过程中移动探头,可以对室壁的整体运动、室壁节段性运动以及心脏的各个结构予以整体清晰地显示,在这其中对心肌缺血性改变和左室舒张能力下降有较高的敏感性[3]。由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患者在多项心脏指标上均较健康体检者有显著差异,而这些指标均可通过心脏彩超检查,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其显著价值。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中应用心脏彩照进行诊断,结果准确、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有很大价值。
参考文献
[1] 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2):116-118.
[2] 高常峰.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心脏彩超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9):169-170.
[3] 乔 羽.心脏彩超在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4):755-755.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