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孙不如我,要田干什么
陈元用家极富厚,性喜聚书而不置产业。或问之,元用曰:“有好子孙不必置庄田,以彼必能自置也。若子孙不贤,虽与庄田必不能守,置之何益?”
(选自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陈元用的这个理论,放到现在应该是:子孙不如我,要钱干什么?子孙超越我,要钱干什么?反正不能给子孙,必须让他们自食其力。
富不过三代,不是凭空说说的,历史上多少曾经的富裕人家,都为此做了很好的注脚,不用细举例。
三代的模式也差不多:一代,因为太穷了,穷且益坚,创业养成了他们良好的品格,他们也有希望,就是不希望下一代吃他們同样的苦。二代呢,自然可以过上好日子,且大多都有苦日子打底,所以虽然守成,但也能知其不易。试想,如果只是守成,将会越守越小,在二代手里,蛋糕说不定还会以不同的方式增大些。三代呢?这一代几乎是在温室里长大的,不经风雨,容易坐吃山空。
当然,也有三代,虽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仍不断砥砺,将家业越做越大,延续数百年的。
财富似水,必须流动,否则就变成死水。
陈元用的财富观,中心就是自食其力,只要不懒不傻,我们都可以凭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
馄饨方子
乔公仲山,官吏部郎中,好古博雅,仍喜谐谑,所交皆名人才士。公家制馄饨得法,常苦宾朋需索。一日,于每客前先置一帖,且戒云:“食毕展卷。”既而取视,乃制造方法也。大笑而散,自后无复言矣。
(选自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元朝的组织部官员,不要说家里有好吃的,即便没好吃的,许多人也都会奔着来跑关系,踏破门槛。还有,即便东西不好吃,也肯定要说好吃了。不过,这里,乔公家的馄饨,确实做得好吃,估计有什么秘方。
乔公的机智,其实还是一种奉献,好东西不能独藏着,有了方子你们自己回家照着做就行了!
这种奉献多了,就成了一种文化、一种传统,中国许多的传统美食,就是这么口口相传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