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申(副教授)
外币报表折算、合并报表编制、物价变动会计被称为财务会计三大难题,这三大难题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的,且外币报表折算是其余两大难题的中间环节。因此,以外币报表折算为重点有助于化解这三大难题,本文将集中探讨外币报表折算问题,提出化解该难题的方法以供借鉴。
最早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是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该方法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前身美国会计师协会(AIA)在其1931年的第92号公告中推荐,但直至1939年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CAP)才在《会计研究公报第4号——境外经营与外汇》中认可其合法性。该方法认为,流动性资产与负债多在会计期末产生,故用期末现行汇率折算较为合理;非流动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则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历史汇率折算。若企业处于短缺经济时代,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均产生于会计期末,前述理由成立而折算方法合理;但在商品过剩时代,存货类流动资产可能是早期或上期所购入,此时采用期末现行汇率折算就会歪曲财务状况。1956年Hepworth[1]提出了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并于1960年得到美国全国会计师联合会(NAA)的赞同。之后,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其第6号意见书《会计研究公报的地位》中决定采纳该方法。该方法认为,只有货币性项目受到汇率的影响,因此货币性资产与货币性负债选用期末现行汇率折算,而非货币性项目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历史汇率折算。但是,这两种方法在实务界已非主流。
目前,外币报表折算的一种主流方法是会计学家洛伦森在1972年的《会计研究公报第12号——以美元列报美国公司的境外经营》中提出的时态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1975年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8号——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的折算》中要求采用该方法折算外币报表。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在于:外币报表折算仅仅计量货币单位的变化,不应当改变其计量属性。因此,市价计量项目应按期末现行汇率折算,其他项目则按业务发生日的历史汇率折算。
另一种主流方法是现行汇率法,由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于1968年在其《标准会计实务公告》中提出。该方法认为,会计报表服务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其在分析会计信息时使用的主要方法是比率分析法,而该方法对资产、负债均采用单一的期末现行汇率进行折算,这样的折算结果对财务状况扭曲程度最小。
前三种方法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均是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后逐年加总而得,“未分配利润——期末”则基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关系而平衡;若折算差额为收益,则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要将该差额计入资产负债表,此时“未分配利润——期末”与现行汇率法一样,采用“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计算得到。不同方法对利润表的折算基本相同,后两种方法被各国实务界较多采用,但缺乏占压倒性优势的方法。
外币报表折算研究虽不是理论热点,但却一直有学者关注。张陶勇[2]通过对货币观念、计量单位、计量属性不同思路的对比,认为可采用如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组合,因为该组合单位的统一与币值的稳定可以化解外币报表折算难题。曹伟[3]基于外币交易会计的汇兑差额处理逻辑,以货币与非货币法、时态法为基础,改良了我国会计准则中的现行汇率法。这些有益探索均为化解外币报表折算难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目前,各国外币折算相关准则制定多借鉴美国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52号——外币折算》,该准则以“功能货币”概念为基础。若子公司用功能货币记账,则采用现行汇率法折算;若子公司的记账货币并非功能货币,则采用时态法将非功能货币折算为功能货币。若折算后的货币恰为母公司货币,则不需作进一步处理,否则采用现行汇率法将其折算为母公司货币。该准则分不同情况来选用不同折算方法的做法得到了广泛认同,但其中涉及两种方法的窘境依然表明外币报表折算问题较难。
一般认为,外币报表折算问题在于折算汇率选择与折算差额处理这两点。其中,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若无汇率波动则不会存在折算差额,就不会产生外币报表折算之难题。基于溯本求源的思路,从汇率形成机制或影响币值因素中或许能发现可行的化解之道。
汇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解释的理论主要有国际借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货币主义理论等。
国际借贷理论由英国学者葛逊(George Goschen)于1861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汇率是由外汇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而外汇供给和需求源于国际借贷,故国际借贷是汇率变化的首要影响因素。该理论盛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金本位时期,目前虽已淡出理论界,但其影响依然存在,比如南美国家的汇率变动依然在印证该理论,然而该理论无法解释在纸币流通制度下的汇率变动。
购买力平价理论先由经济学家桑顿(Henry Thornton)、边沁(Jeremy Bentham)在1802年、1804年先后提出,后由经济学家卡塞尔(Gustav Cassel)加以发展和完善,其观点集中于其1922年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专著中。该理论认为,货币的主要功用在于购买商品,两种货币间的汇率等于各自所具购买力之比,汇率变动取决于货币购买力变动[4]。该理论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不兑现纸币流通时期,较好地解释了通货膨胀中的货币比较问题,但其要求所有商品均参与国际贸易,且未考虑服务、国际资本流动、政治局势等因素。因此,该理论在实务中从曾经的主要理论逐渐沦落为辅助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由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于1923年提出。该理论认为,利率差利使得资金从低利率处流向高利率处,供不应求使得稀缺货币的汇率上升,直至不同货币的投资报酬率完全相等[4]。2018年6月14日,美联储宣布加息之后,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多数国家货币相对美元贬值,证明了该理论的合理性。但是,该理论忽视了交易成本、外汇管制等现实因素。如,阿根廷为了稳定汇率而将贷款利率提高到40%,依然未能阻止其货币针对美元的贬值,说明了该理论的缺陷。
The two pole frequencies are simplified from Eq. (4) as
货币主义理论由芝加哥大学的约翰逊(H.G.Johnson)、蒙代尔(Robert A.Mundell)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该理论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基础,将货币数量论与购买力平价学说相结合,认为物价变动取决于货币供给量,同时货币供给量也影响着汇率变动,综合诸多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后,不同货币的供给量将最终影响其货币之间的汇率。但是,该理论假定浮动汇率制能促使国际收支平衡,片面强调货币因素并忽视短期因素,故多被用于长期汇率的预测方面。
随着贸易全球化、货币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汇率影响因素不再单一,影响汇率的因素至少包括国际收支情况、通货膨胀差异、利率差异、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预期心理[5]。因为原因多样,使得汇率波动成为常态而难以长期稳定。
若将汇率变化看作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则汇率变动就是物价变动,这样一来外币报表折算就牵扯到物价变动问题。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中将境外经营中的通货膨胀纳入其中,表明了外币报表折算无法回避物价变动问题。因此,要探讨外币报表折算就需要探讨物价变动会计,而物价变动涉及物价上涨与下跌,故可将其分为通货膨胀会计与通货紧缩会计。在现行会计准则中,物价下跌问题通过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而得到合理解决,因此物价变动会计主要是通货膨胀会计。
在会计理论中,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涉及本金保持理论、成本补偿理论、合理配比理论。本金保持理论又可细分为财务资本保持理论、实务资本保持理论。这些理论均通过货币计量的选择来实现。而货币计量又涉及计量属性与计量单位两方面。其中,计量属性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五种,计量单位一般分为名义货币单位与稳值货币单位,后者又细分为一般购买力单位、特定物价指数单位。对不同计量属性与计量单位进行排列组合,可以形成十种物价变动会计模式[6]。
然而,对于物价变动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我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物价上涨的原因涉及投资膨胀、消费过速、价格改革、进口放松、农业基础薄弱等[7]。通常认为货币增发会导致物价上涨,但邵荣平等[8]的研究却否定了该观点。白暴力等[9]研究发现,纸币膨胀、市场微观经济行为、宏观变量是引发物价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并将通货膨胀划分为膨胀纸币型、价值规律调节型、市场机制调节型、需求刚性型、生产劳动萎缩型、需求膨胀型、自激型等类型。类型多表明其原因多,而国际贸易又使得汇率影响到物价,即所谓“汇率传递的实质即汇率波动时的商品价格变动[10]”,这一观点与汇率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形成了“鸡生蛋还是蛋孵鸡”的循环问题。
有关财务报表目标,主流观点困扰于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孰优,但仔细分析即可发现两者均为会计信息的作用而不是财务会计的目标,因为会计所能够实现的目标决定于其职能,而会计的首要职能是客观反映。同时,会计主体财务状况是一个具有唯一性与确定性的客观存在:一个确定的会计主体具有唯一确定的范围以及经营活动历史,涉及唯一的实际交易价格或合理的市场价格。因此,会计目标只能是真实反映,只有真实而非虚假的信息才有可能用于投资决策与受托评估。
财务会计是一个“原始资料、具体处理、会计报表”的处理过程,因此会计真实涉及处理过程的三个环节:①起点真实,即会计原始资料真实客观存在;②过程真实,基于准则规定、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数据计算,该计算过程应当是可以被核实的;③结果真实,基于前两者而获得真实的结果。这三个环节的真实最终会表现为会计报表的真实。会计报表的核心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其中,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会计主体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利润表是反映会计主体某一特定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这两张报表因其所列报的内容不同,故所适用的计量属性也应不同。
为此,应从主体、对象、时间、价格四个方面落实计量中的会计真实:①主体真实。通常表现为会计报表的编制单位,以指明所揭示财务状况的归属。②对象真实。表现为会计报表的具体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有对应的内容,并具体到原始凭证中的付款单位、品名、规格等要素。③时间真实。资产负债表为某一具体日期,年度报表则为12月31日,离开了时点的财务状况均不真实;而利润表为某一特定区间,超越了该区间的信息也不真实。④价格真实。这会因时间约束而不同,价格若不匹配时间要素,会导致虚假的计量结果。根据以上要素的真实性要求,资产负债表计量属性应为“资产负债表日的市场价格”,利润表计量属性应为会计主体“利润表期间的交易价格”。
对不同会计报表选用不同计量属性的做法,属于权变理论的会计应用,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计量属性,不仅实现了反映真实的会计目标,而且化解了物价变动的问题。因为价格与时间匹配后,其金额自然反映物价变动的结果。
如果外币报表折算拘泥于折算前会计报表计量时点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多种处理方法的出现。然而,会计处理是与企业经营同步进行的,其会计报表编制也是源于需要,但是外币报表折算仅在会计期末才进行。因此,按照日常会计处理的思路折算外币报表,当然会导致难以适用的情况。当针对不同报表采用不同计量属性后,会计报表就能反映物价变动结果,此时外币报表折算采用单一现行汇率法即可。
所谓单一现行汇率法,是指针对所有会计报表项目均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现行汇率折算的方法。此方法不同于现行汇率法,现行汇率法的现行汇率不适用于利润表项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主体、内容、时间、价格四要素的要求:外币报表折算是对资产负债表日财务状况的折算,其折算汇率只能采用单一的资产负债表日的现行汇率,而不是其他时点的汇率;虽然利润表是一种期间会计报表,但其结果“净利润”依然是资产负债表日的金额,如果采用其他汇率则与折算时点相冲突,从而导致结果不真实、财务状况扭曲。
如果采用单一折算汇率就不会产生折算损益,外币报表折算就不再是会计难题,而仅仅是一个将所有项目乘以相同比例后按新报表格式重新表述的过程,这样的折算过程与结果才能更好地满足编制合并报表、评价管理层、境外发行证券等的需求。
第一,编制合并报表的目的是反映集团整体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单一现行汇率法所反映的正是该时点境外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合并抵销后所反映的正是资产负债表日的集团整体财务状况。此时,由于母公司报表已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其资产负债表金额已调整为会计期末金额,而境外子公司会计报表采用会计期末单一汇率折算,在合并抵销时就不会存在金额之间的差异,不仅化解了外币报表折算难题,还解决了合并报表抵销差异问题。
第二,若用外币财务报表评价管理经营效果,则财务报表有越俎代庖之嫌。虽然财务报表数据可用于管理层评价,但在内部管理中多使用管理会计信息而非财务会计信息。即使要使用财务报表数据来评价,基于经营成果时点的限制,使用单一的资产负债表日现行汇率也更为合理。
第三,在境外发行证券要用发行地法定货币来反映财务状况,同样基于真实财务状况主体、内容、时间、价格的要求,采用单一现行汇率法最能够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由于会计信息使用地点的变化,此时采用发行地的现行汇率即可。
对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后,折算前会计报表就已经化解了物价变动问题,该结果为单一现行汇率法提供了应用基础,并综合解决了物价变动与外币折算两大问题。此结果源自对会计目标的重新认定。因此,会计难题化解应有更大的格局与更宽的视野,否则囿于汇率波动的原因与现有的计量属性,较难发现有效出路。
采用单一现行汇率法化解外币报表折算难题仅为一家之言,属基于会计理论观点创新的暂时性化解。若要实现外币报表折算难题的永久化解,则有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较为可行的便是目前炙手可热的“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
区块链作为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应用,能够建立新的信任模式、优化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协同效率,为各行业带来变革性解决方案[11]。区块链技术理论上存在全方位的应用场景,但目前其仅能成熟应用于金融领域[12],并具体表现为“比特币”(Bitcoin)。比特币构想源于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聪的《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一文,其所描述的“比特币”是一个当事人之间直接交易的“点对点”现金系统。在该系统下,不存在传统的中央银行与结算公司,而是当事人之间且无第三方参与的直接现金支付,从而化解了货币支付所存在的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与目前的主权货币不同,具有去中心化、发行增速递减、发行数量有限的特点,从而能够较好地抑制通货膨胀[13]。因为比特币总量存在一个上限——根据系统算法到2140年累积总量会趋近于2100万个[14]。所以,比特币虽能有效抑制通货膨胀,但会带来通货紧缩。
笔者认为该问题不难解决,因为通货紧缩起因于流通所需货币小于交易所需货币。那么,若用特定算法维持两者之间的同步增加,就不会产生通货紧缩的后果。当然,这是在实际数量达到系统设定上限之前,若达到了总量限额后,还可通过面值拆分以实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15],或发行第二数字货币(如莱特币Litecoin)来解决[16]。这样通过合理的技术安排,可以解决币值稳定问题,化解物价变动的问题。如果各个国家都如此操作,则会形成不同国家货币汇率的相对稳定,从而为创设全球统一货币提供可能。而当全球使用单一货币时,因为没有了外币,该会计难题自然就不复存在了。
当然,这一时代不会一蹴而就。就目前的比特币而言,其被认可的程度在逐渐扩大,从2013年8月德国政府允许用比特币缴纳税金开始,至2016年3月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相继承认或有意向认可其合法货币地位[17]。即便如此,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在短期内也难以获得良好发展,但值得期待[18]。
基于区块链技术与比特币应用,未来各国政府可根据本国发展规划,采用特定技术与算法发行本国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因为所用特定算法能确保货币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匹配,使得所发行货币的币值相对稳定,可有效防止通货膨胀与紧缩。持续稳定的发展便是各个国家货币间相对稳定的比价,甚至使得汇率固定化,最终形成世界单一货币体系。此时,财务会计的外币报表折算与物价变动会计难题则会随着币值稳定而得以化解,而由此延伸的合并财务报表也不再是会计难题。
当然,这一设想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基于当下环境,以反映真实的会计目标对不同会计报表选用不同计量属性,也能有效化解物价变动会计难题。基于折算日单一现行汇率,则能有效化解外币报表折算难题,当其进行合并报表抵销时,也不会出现金额差异问题。如此处理,不仅可化解会计难题,更是对真实反映会计目标的具体落实,最终能够通过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而将其用于各类决策,进而提升财务会计的社会价值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