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汉语教学的融合探索
——以四川商务职业学院为例

2019-03-20 14:28沈红霞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留学生心理健康融合

□沈红霞

一、问题的提出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自2016年9月起开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2016年,招收老挝留学生30名;2017年,招收老挝留学生20名,马来西亚留学生1名;2018年,招收老挝留学生63名。现有留学生共110名。通过近三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在留学生和任课教师中开展的调查研究发现:处于跨文化环境下的留学生,相较于国内大学生,不仅要承受同等的学习、生活、情感、就业、升学等压力,同时,还要承受跨文化环境下的语言、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压力。因此,部分学生会表现出诸如厌学、逃学、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习惯。部分看似“品学兼优”的学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健康缺失的行为。例如,思乡心切时,产生一些幻想,将生病归结为“有鬼”等迷信的思想,无故要求调换宿舍或拒绝到医院看病等。面对这些情况,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从加强管理入手,规范留学生的行为。但是,却忽略了这些现象背后表现出的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缺乏“教育”和“服务”的意识,“管理”效果必将差强人意。也就是说,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因招收和培养留学生时间较短、机构不够健全、人员配备不够专业等原因,在来华留学生心理关怀和教育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失。因此,关注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留学生适当的心理关怀,解决留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处理好留学生学业问题的先决和必要条件。

二、融合的策略

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预防和提前干预为主,防患于未然。“预防机制的建立,需要重点抓好语言关和文化适应关这两个关键点。”顺利过好这“两关”,也是对外汉语课程的主要目标。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与留学生管理人员、辅导员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解决好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力军。同样,对外汉语课堂及相关的课外延伸,也必然成为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让留学生过好语言关,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功能。如能将汉语教学与文化体验有机融合,又帮助学生过好了文化适应关。这样,就解决好了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两个关键点。

(一)对外汉语教师角色的融合。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和定位如何,决定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和内容。因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与非留学生教师相比,对外汉语教师必须是多重角色的融合。第一,对外汉语教师是主要角色,实现语言教学和HSK考试辅导的基本功能。第二,对外汉语教师必须是文化的传播者。在进行汉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相融合,一字一句皆深挖文化根源,一篇一文皆融入文化元素。第三,对外汉语教师必须是一个自觉的“心理辅导员”。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和辅导员都是分岗设置的。对外汉语教师自觉承担辅导员的部分职责,主要是对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不是日常的管理工作,将极大地丰富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功能。以对外汉语教学内容为依托,对留学生进行爱情观、价值观、择友观、就业观等方面的教育,筑起留学生心理干预的防线,是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师的应尽之责。

(二)对外汉语课程功能的融合。一般来说,对外汉语课程的主要功能以及由此进行的对外汉语课程设置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为导向的听、说、读、写的专项课程;二是以培养学生的应试技能为导向的HSK考试辅导课程;三是以培养学生语言素养为导向的汉语综合课程;四是以文化传播为导向的文化体验课程;五是以配合专业课教学为导向的专业汉语课程。五花八门的课程设置,是帮助学生攻克了语言和文化适应关,还是给学生造成了繁重的学业负担?实际的教学效果如何?笔者发现,由于教育体制的差异,留学生在国内习得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很难适应这种高强度的“应试教育”,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会引发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对外汉语课程在优化设置的同时,必须将语言教学、文化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进行融合,相辅相承,携同发展。

(三)语言与文化的融合。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说教。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和载体,融入留学生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语言关和文化关是两个关键点。因此,语言和文化也是两个必然的途径和载体。就具体形式而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文化本质上表现为一种精神性的意义,文化必须附丽、凝结于各种有效载体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也就是说,最终的落脚点是语言的教学。但这并不说,要置文化内容于不顾,而是把文化传播融入更具象的语言教学之中。也就是说,“教学内容是文化传播的根本路径。”要做到语言与文化的融合,就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实施上下功夫。以教学内容的选择为例,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做法都是以“教材为纲”。即选取什么教材,就忠实地按教材的体系和内容进行教学。诚然,目前通用的对外汉语教材主要来源于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等,这些出版社均依托于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具有领先地位的知名学府,教材质量可见一斑。但是,在教材的选用上,学校和教师均忽略了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地区与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学习目的的学生等差异,导致了教材使用的“水土不服”和低效率。因此,高职院校可单独开设《中国文化体验》课程,作为语言类课程的一部分。同时,在汉语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语言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语言和文化“不分家”。

(四)多种教育方式的融合。课堂是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实施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汉语课程融合的主阵地。留学生教育是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完成好上述三方面工作的基础上,多种教育方式的融合将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益。一是“走进”课堂。即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外面的“新鲜空气”融入课堂中来。二是“走出”课堂。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语言、触摸现实的文化。如社会调查、参观企业、运动会、不定期体育比赛和活动、演讲比赛、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示、中文歌曲比赛、音乐会、讲座等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既创设了灵活多样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方式,又开阔了学生视野,让学生“零距离”地体验中国文化。

三、结语

“有效地危机干预机制要以完善留学生新生入学教育与心理筛查工作机制为基础,发挥留学生辅导员的前哨作用,以朋辈辅导干预为补充,以完善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为保障。”因此,高职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汉语教学的融合,不是强加给对外汉语教师的新任务,也不是赋予对外汉语课程的新功能。它是对外汉语教师角色、对外汉语课程功能、教育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一种“唤醒”。让对外汉语课程固有的特征得以清晰化,并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得以实践和显现。

猜你喜欢
留学生心理健康融合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