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贤
2019年,“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开通职教赛道,其最主要目的就是加快高职教育中双创工作的开展的改革,促进高职学生在职业技能的培训中提高双创意识和精神,在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中培养一批有创业能力的人才。而在高职领域中的物联网的专业正好是结合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相关的产业领域中脱颖而出的最接近的专业,所以,能在物联网专业中寻找出一条优先的关于产业转型的创业道路,将是高职双创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意见》中就已经指出了,在高等院校双创教育中应该重视的就是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必须和专业结合紧密,使专业意识靠前,并且不能与实际情况脱节,这就要求着有高校专业背景的双创活动必须是产教研融合的,一方面鼓励着师生共创,让教师的科研结果转换为创业成果,实现市场化、商品化和盈利化;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专业背景从单纯的就业到有创业的意图,并且进行到项目推广、孵化并进行实践。
(一)传统的职教模式在人工智能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2017年大数据峰会上,有人已经明确指出,如果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思路无法改变,那么在若干年后,简单机械化的工作一旦被人工智能所代替,这些“学生”将无法有适应和生存的空间,在时代进步的今天,教育模式也要跟着进步甚至超前进步。所以,职业教育的培养并不单只对岗位的需求提出技能的培训,而是要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以便于在工作中适应需求的变化。
(二)高职人才培养的现代需求促使物联网专业与双创教育的融合。用人单位现在对于大学生要求,不光仅限于专业知识的扎实程度,对于解决临时出现的职场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是否具有创新、拼搏、团结、专注的精神,是否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集体荣誉感等各种优秀的品质都特别关注,而这些能力往往是在双创教育中能够体现的,所以,如果专业课程的设计中能添加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批判思维的双创教育的体系于其中,培养出的专业人才能够为当代企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更多的选择。
(一)对双创教育融入物联网专业教育的认识不足。在传统的职教中,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出现代化企业所需的一线技能型人才,所以培训中以技能培训为主,以就业为最终目标导向,而在现有的物联网行业的人才稀缺的现状下,大多数毕业生都能找到对应的岗位,而加之部分教师认为,双创教育就是培养几个小老板,完成一些相关的“政治任务”,所以对专业教学中融入双创教育的提法是消极抵抗的,最多认为少部分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对其鼓励、辅导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覆盖全校学生开展双创教育。
(二)高职院校缺乏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中有突出贡献的师资力量。由于传统高职院校创业培养理念的缺失,加上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定位的固有思维化,虽然近几年高职学生有接触参加创新创业活动,但是真正感受氛围的比例总是凤毛麟角,所以有所建树和成就的高职学生或者说创业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典型优秀校友案例更是稀缺,而高职院校的双创师资团队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大多数是照本宣科,不具备扎实而系统的理论基础,具有创业实战经验的更是没有。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因为缺少大量的成功案例作为铺垫,作为刚起步的高职学院的双创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无法在受教育中感同身受,只能被动地参与到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觉得只是一堂多余的理论化教育考试完成学分;对于家长来说,传统理念的趋势使家长认为职业院校的教育只是确保孩子在毕业后能够轻松地找到一份专业相关的“稳定工作”。而高职院校创业所起步所用的“互联网+”的模式不过是进行一些小打小闹“不务正业”,导致了对这堂课程的不认同感的加深,而地方政府对于高校双创工作的经费和政策支持远远不能满足教育部门的需求,包括有的地方银行或投资机构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难度大成功率低,从而对于贷款和投资的门槛使有想法创业的学生望而却步。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物联网专业的结合度较低。物联网专业的专业教学由教务部门物联网专业教研室来制定教学计划,而创新创业教育则大多数是辅导员或者是招生就业相关的教师来组织实施,而因为工作性质和职能的不同,两个课堂就处于了一种脱节状态,创业教育的教师对于物联网专业了解甚少,所以,在双创教育中学生领会到的双创意识可能是跨创业的,无法和自己专业结合,造成了学生学习压力更大,思维无法转换,而两个部门教师矛盾也会增加。
(一)通过顶层设计,融入物联网专业课程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要与时俱进,根据相关的指导文件,从顶层设计中优化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双创教育融入到物联网专业课程设计中不是单独的一个部门能够完成,而是相应的由院级领导牵头,集教务、学工、招就等多个部门形成合力协同配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到创新创业的理念,课堂中传播关于物联网行业内的最新动态,人才培养方案中适当地加入有关双创工作所必须的财会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且鼓励在每次的双创比赛中,由专业教师加入到主要指导老师行列,并鼓励更多的将科研成果或者专利转换为创新创业成果。
(二)搭建三个平台,促进创新创业活动与物联网专业深度融合。
1.搭建师资合力平台。将学校的专业教师队伍、专职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兼职的双创队伍——行业专家、创业成功校友、合作办学企业家等搭建共同育人平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到教学和双创教育,将专业与创业多维度相互渗透,形成合力。
2.搭建以赛代教平台。除了创青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外,学校通过多种渠道营造双创氛围,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融入双创教育,组织高职大学生多参加各类创新创意设计、模拟创业训练营、创业有关知识培训讲座等活动,提升在校学生的创业热情,从而能够在以后的创业实践活动中提升成功率。
3.搭建物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利用社会上各种有利多样的众创空间平台,通过引入鼓励学生接触和了解,通过平台走出去,接触到更多更新的思维模式,在专业教育中可以实现学徒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也可以开启“助理”模式,支持学生在校期间帮助完成初创企业的孵化工作,推动双创工作的落地化。
(三)健全物联网专业双创活动的孵化激励机制。在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的体系中给予更多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孵化机制,比如创业的平台、工作室、场地的建设;给予在校初创企业在常规管理的特殊管理政策,经费上给予学生团队和指导老师的补助和鼓励,科研部门对于技术的支持,并且积极引入社会企业和政策的引导等。
物联网是一个在互联网时代中新型的产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因为客观和主观的各种原因的存在,高职院校在物联网专业的双创教育的发展中显得不是那么近人意,如何将双创教育更好地融入到物联网专业中,如何更好地结合到物联网行业市场的发展和需求及市场的迎合度,还有很多需要去探索的地方,值得一直关注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