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体育艺术文化的发端与演变❋

2019-03-20 14:50
创意城市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乐舞舞蹈艺术

王 静

提 要: 我国传统体育艺术发端于原始舞蹈, 发展于巫、 舞、 武三股力量。 体育艺术文化一直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中。 运用历史学的、 美学的、 哲学的眼光去审视体育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阐释传统体育艺术文化的传承与流变, 有助于认识体育艺术这一文化现象。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 体育和艺术便以多种形式孕育着, 体育与艺术相伴于游戏冲动中、 混沌于巫术活动下。 翻开我国体育与艺术的历史, 不难发现, 体育与艺术从一开始便是同根同源。 原始社会时期的体育艺术现象, 并不是今天所理解的表演、 审美、健身的需要, 而是基于原始社会生活的需要(生产、 生活、 战争、 宗教等) 而产生的, 具有极强的功利性特征。 体育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其发生必然有着深刻的原因和动机。 不论其存在于外来文化还是传统文化中, 探寻我国古代体育艺术文化历史脉络, 厘清体育艺术文化的起源、 演变与发展, 有助于理解体育艺术的本质。

一 发生: 我国古代体育艺术的文化溯源

查阅文献时, 发现许多关于体育及艺术起源的记载和探究, 有关传说、 壁画、古文物、 古文献等, 都成为考察体育艺术文化的活化石。 在文献及资料中, 有关“巫” “舞” “武” 等文化为体育艺术的起源提供了许多线索。 正是在“巫” “舞”“武” 诸因素的影响下, 才有了体育艺术文化现象, 有了体育艺术文化的演变和传承。

(一) 生命之“舞” 的体育艺术

“舞蹈” 作为艺术的形式, 在原始社会时期, 早于语言而产生。 最初是人类群体在生活、 生产、 狩猎中, 用手势、 形体动作进行人际交流以及表达感情的形式,这种相互传情达意的身体动作形式孕育了舞蹈艺术。 原始人在庆祝丰收、 狩猎成功后, 通常以舞蹈来表达喜悦之情。 如《尚书·益稷》 所记载的“鸟兽跄跄” “凤凰来仪” “击石拓石” “百兽率舞” 等, 表现古时人们在时轻时重、 时缓时急的敲击石片的“乐” 声中, 跳跃着模拟各种鸟兽舞蹈的情形。 这种“百兽率舞” 形式的舞蹈, 就是先民们在成功地狩猎, 获得大量猎物之后, 高兴地聚集在一起舞动的情形。原始人在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 又产生了《阴康氏之舞》 这样一类的健身舞。 《吕氏春秋·古乐》 中记载, 尧舜时期, “阴多滞伏而堪积, 水道壅塞, 不行其原, 民气郁瘀而滞着, 筋骨瑟缩不达, 故作舞以宣导之”[1]。 原始舞蹈以情而舞、 以动而舞的形式, 成为舞蹈最本真的表达。 这一观点影响了许多人, 其中闻一多在《说舞》 中发表了精辟的见解: “生命的机能是动, 而舞便是节奏的动; 或更准确点,有节奏的移易地点的动……但只有在原始舞里才看得出舞的真面目, 因为它是真正全体生命机能的总动员。”[2]可见, 原始社会中的舞蹈与现代体育艺术(尤其是健身审美运动), 在生命表达这一点上无疑是相通的, 流露的是对运动快感、 节奏快感、审美快感的表达, 是一种节奏的、 自娱的、 情感的运动。 由此来看, 原始舞蹈才是真正的体育艺术。

(二) “巫” 风浸染的体育艺术

在古代, 以“舞” 敬神、 以“舞” 事神、 以“舞” 通神即为“巫”。 “巫” 是先民们一种自发的原始宗教仪式, “巫舞” 是这一仪式的重要内容。 “巫舞” 作为人类较早的文化现象, 与身体的运动、 舞蹈融为一体, 成为体育艺术最初的文化形式。我国著名体育人类学研究学者胡小明在其《体育人类学》 中指出: “巫舞” 与潜在的体育存在形式上的关联, 体育与巫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3]。 《尚书·伊训》中有关于巫舞的记载: “敢有恒舞于宫, 酣歌于室, 时谓巫风”; “巫以歌舞事神,故歌舞为巫之风俗也”, 明确点出巫术以舞通巫的特点[4]。 《吕氏春秋·季冬》 有“命有司大傩” 的记载, 这种风俗传至后世, 以驱鬼除灾、 祈神祭祀为目的的“傩舞”, 就是腊月进行的一种驱除疫鬼并伴有“巫舞” 性质的仪式[5]。 巫舞从原始社会开始一直流传至今, 尤其在我国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中, 还存在多种形式的巫、傩、 祭祀等活动或仪式, 意在驱鬼驱魔、 祛病祛疫、 纳吉祈福、 祈求健康吉祥, 如春节的花会、 庙会等都还存在巫舞的影子。

(三) “武” 与体育艺术之“源”

“武舞” 以“舞” 习“武”, 以“舞” 代“武”, 并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逐渐发展成为“武打” “武戏” “武术” 等形式。 艺术与体育在“武舞” 中交织, 勾勒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 文化。

从考古及历史来看, 武舞源于军事需要, 以舞习武, 以舞通武, 以舞教化。1972 年, 甘肃省黑山地区发现的舞蹈岩画中的《操练图》, 形似以舞习武, 也以武通舞, 是原始时代西北狩猎游牧部族战争舞蹈的形象反映。 同时, “武舞” 具有一定的实战性。 《山海经·海外西经》 中记载: “形(刑) 天与帝至此争神, 帝断其首, 葬之常羊之山。 乃以乳为目, 以脐为口, 操干戚以舞。” 这里记载的是历史上刑天氏舞干戚的传说。 “干戚舞” 是为了灵活掌握兵器而运用舞蹈练习的动作, 其手持巨斧和盾牌的武舞, 动作形式粗犷。 《周礼·春官·大司乐》 记载: “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 《大卷》、 《大咸》、 《大韶》、 《大夏》、 《大洪濩》、《大武》。” 其中, “大武舞” 是反映周武王灭殷纣的历史舞蹈, 歌颂武王的显赫战功。 后来“大武舞” 盛行于周朝, 曾被西周以后的学校列为必学的历代“先王” 的多种“大舞” 之一。 《礼记》 记载: “十三舞勺, 成童舞象, 二十舞大夏。” 其中“成童舞”, 即15 岁学象舞。 《诗经》 中也有记载: “文王时有击刺之法, 武王作乐,象而为舞, 号其乐为象舞。” 象舞主要由军事操练的击刺动作组成, 也是武舞的重要形式。

二 流变: 我国古代体育艺术的文化演变

(一) 乐舞表演中的体育艺术

我国古代的乐舞, 以歌舞为主体, 融合各种技巧、 杂技、 武术、 百戏等表演,成为体育艺术文化现象不可忽略的部分。 原始舞蹈这一融合体育与艺术的形式, 进入奴隶社会后, 开始分离。 阶级的产生, 导致体育、 艺术成为上层阶级享受的“专利”, 并出现了专门化的表演与机构、 专门化的仪式以及专门“习舞” 的学校。 乐舞的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体育艺术的发展。

在夏朝的朝会、 誓师、 庆典、 宴会, 特别是祭神问卜等场合, 差不多都要以舞蹈相伴。 在功能上, 分为祭祀、 庆典、 欢娱宴乐; 在形式上, 主要有大舞和小舞;在内容上, 分为文舞、 武舞和歌舞等。 《竹书纪年》 载: “后发即位, 元年, 诸夷宾于王门, 诸夷入舞。”[6]可见, 夏朝的乐舞已经十分发达。 当时四夷来朝, 结合少数民族的乐舞, 得到传承和发展。

到了商朝, 表演性质的舞蹈得到发展, 有了专门的表演奴隶艺人。 到了西周, 乐舞系统化、 完善化, 并成为国家礼制。 夏商周时期, 还出现了“校” “序” 这种初具规模的教育机构。 开设的课程中, 射、 御、 礼、 乐等明显带有体育特征。 其中, 习舞是乐的内容。 《礼记·文王世子》 说: “春秋学干戈(武舞), 秋冬学习仑(文舞)。”

到了汉代, 出现专门的乐舞机构。 一是隶属于奉常的太乐, 掌管宗庙祭祀的雅乐; 一是隶属于少府的乐府, 管理供皇帝娱乐的俗乐舞。 另外, 酒宴中除了供观赏的艺人表演外, 汉代还有宾客间相邀起舞的习俗。 这种古老的“交谊舞”, 古代叫“以舞相属”, 既是礼节, 又含自娱性, 汉、 魏、 晋各代都时兴这种舞蹈。 汉代还出现各种持舞具进行的舞蹈, 较为著名的有《巾舞》 《盘鼓舞》 等, 形似现代的体育艺术, 如艺术体操、 健美操的持器械而舞。

唐代是乐舞发展的极盛时期, 唐代乐舞中具备“体育” 要素的要属“健舞”。唐代将舞蹈分为“健舞” “软舞” 两大类。 其中, 健舞敏捷刚健, 较为著名的有《剑器》 《胡旋》 《胡腾》 等[7], 公孙大娘的“舞剑” 便属于《剑器舞》 之列。 另外, 唐代还出现“字舞”, 到宋代出现“队舞”, 类似现代的队列舞蹈和团体操表演。 时至元明清, 中国古典舞大胆吸收武术的技巧动作, 形成以“做” “打” 为主的表现手法, 实为艺术, 但形则更接近体育; 清朝的冰嬉, 则酷似现代的花样滑冰。

(二) 武舞表演中的体育艺术

武舞源自原始社会的军事需要。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 “武舞” 逐渐衍化, 出现了“表演” “观武” “武戏” 等形式, 并具备“武术” 套路的雏形。 秦汉时期, 著名的鸿门宴上“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的典故, 描述的是宴会之上借“舞剑” 表演来达到功能性的“技击” 目的。 说明当时的剑术可以个人或双人对练进行娱乐表演, 并且不是单个动作的重复, 具有一定的套路形式。 到了唐代, 武舞还发展出另一种舞剑形式。 杜甫在其《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中曾描述: “昔有佳人公孙氏, 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 天地为之久低昂……” 记载杜甫在观看公孙大娘弟子舞剑时, 回想其当年观看公孙大娘“舞剑” 的情景。 山东省嘉祥县武梁祠石刻画《观比武图》, 是立式连环画, 共分五层, 有约请、 观看、 返回几个内容。武艺成为观看或欣赏的内容和方式, “武艺” 开始转变为武术表演, 这也是武舞向表演化、 娱乐化的一个重要转变[8]。 汉代不仅形成武术表演体系, 还在艺术方面进一步发展, 向有故事情节的武打戏表演方向迈进。 可见, 从“武舞” 起源到“武术” 形成, 经历了多形式的转换。 舞与武的结合, 勾勒出体育艺术完美的形式和形象, 构成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精髓。

(三) 祭祀表演中的体育艺术

祭祀表演是体育艺术传承与演变的重要载体。 商周时祭祀活动便已流传, 直到今天, 部分祭祀活动仍然保留完好。 原始时期“头戴面具, 身披兽皮, 载歌载舞”的祭祀活动, 多用以娱神、 驱鬼、 治病、 求雨等。 随着祭祀活动的衍化, 祭祀种类多样化。 孔子《论语》 乡党第十中记载: “乡人傩, 朝服而立于阼阶。”[9]此句描述了乡人驱逐疫鬼的祭祀活动情景: 乡里人迎神驱鬼, 孔子穿上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孔子认为, 不同层次的人, 祭祀活动不一样。 天子“祭天”, 普通人“祭鬼神”。 自己身为官员, 不适合参加乡里人的祭祀活动, 便穿上朝服, 站在家中祠堂(古代的住宅东面是祠堂) 的台阶上祭奠祖先。 可以看出, 祭祀不仅有天子的“祭天”, 也有乡里人的“祭鬼神”, 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传承的“祭祖先”。

祭祀中通常包含场景、 音乐、 程式化仪式、 修饰物, 群体参与。 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 记载: “祭祀用雅乐, 太常领之。”[10]可以看出, 官方的祭祀活动是一种规范的仪式, 何人负责, 用何种乐曲, 均有规定。 而民间的祭祀活动更加多样, 敬神娱神、 驱魂避邪、 消灾避难、 祈福、 还愿、 求雨、 占卜、 丧葬等各类节日以及庙会、 秋收等, 都有相应的祭祀活动, 如纳西族的东巴跳、 土家族的摆手舞、 藏族的锅庄舞、 傣族的嘎光仪式等。 祭祀表演作为宗教活动的重要环节, 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 保留着浓郁的民俗文化。 从仪式到表演, 运用一系列身体动作, 记录、 传承了宗教、 体育、 艺术、 戏剧、 军事等文化的精华。

三 发展: 我国古代体育艺术的文化衍生

(一) 百戏表演中的体育艺术

百戏始于秦汉, 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百戏是融合武术、 杂技、 角力、 滑稽表演、音乐演奏、 舞蹈、 演唱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表演, 又称“角抵” “角抵奇戏” 以及“大角抵” 等, 广泛流传于宫廷、 贵族和平民之间, 以表演为其主要方式, 是体育艺术多样化发展的源头。

1. 倒立、 柔术与体育艺术

山东济南无影山出土一组西汉时期的百戏俑。 这组陶制人物包括8 名乐工、 6名技巧艺人、 7 名观众, 其中3 名技巧艺人双手据地起顶、 弯腰, 双足在前, 做“塌腰顶” 的动作。[11]

2. 寻橦表演与体育艺术

寻橦即杆上技巧。 1954 年山东沂南北寨村出土的东汉橦技画像石中, 一人把橦杆顶在额上, 橦木上部有一横木, 作“十” 字架形; 杆顶有一小盘, 横杆上部有三个小儿, 上层一个用腹部伏在小盘上, 下层横木左右各一小儿, 正做探海倒挂空中的动作。

3. 履索表演与体育艺术

履索即在绳子上行走、 跳跃、 舞蹈。 《后汉·礼仪志》 注引蔡质《汉仪》 记载的履索节目: “以两大丝绳系两柱间, 相去数丈。 两倡女对舞, 行于绳上, 对面相逢, 切肩而不倾。”[12]除了在绳上行走之外, 还能在上面跳跃, 甚至在绳上旋转舞蹈。

4. 冲狭燕濯表演与体育艺术

冲狭燕濯, 是要求艺人在周边插刀、 仅可容身的环中跃身而过。 四川德阳市出土的一块画像砖上, 就是冲越周边不附他物的圆环, 这种形式主要表现动作的轻巧、矫健和优美。

5. 弄丸跳剑表演与体育艺术

弄丸跳剑, 即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抛接耍弄剑或丸的一种技巧表演。 河南南阳王寨出土的画石像上, 一艺人正单手抛接6 丸, 右手还要兼顾其他, 说明当时的技艺已经相当高超。 这时期的跳丸, 还出现兼用臂、 肩、 臀、 足背、 足跟及膝抛接的方法, 花样变化增多。 山东省安丘市王封村汉墓出土的画石像上, 表演者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抛接耍弄, 共抛接8 丸3 剑[13]。

6. 练力表演与体育艺术

练力即举重, 原为增强士兵体力而设, 后为社会普遍开展, 并从练武举重衍化为娱乐举重, 且创造出抛接的表演形式。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墓出土石画像《练力图》, 其中的练力方式, 有斗兽、 拔树、 背兽、 举鼎、 抱兽、 弄瓶、 厥张。

(二) 民俗表演中的体育艺术

1. 蹴鞠表演与体育艺术

汉代的蹴鞠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娱乐表演性质的花法蹴鞠, 踢时不受场地的限制, 表演者以自己的技巧踢出各种花样[14]。 河南南阳方城东关出土的东汉舞乐蹴鞠画像上, 一女子蹴鞠者在舞乐的伴奏下, 两脚各蹋一鞠, 其高髻长袖, 与其他乐舞表演者同台表演, 更显姿态优美。 河南登封启母阙画像石上, 蹴鞠女形态优美,活泼可爱, 其左右有跽坐者, 大概是伴奏的乐队。 汉代表演蹴鞠有音乐伴奏, 有踢球技巧, 有观众欣赏, 可以说达到了相当高的表演水准。 到了唐代, 蹴鞠出现技巧性的踢法, 如“打毱”, 按照场上人数, 分为一人场、 二人场、 三人场以至十人场的比赛方式。 其中的一人场, 身体的各部位都可以代替两脚踢球, 因此球在身上上下翻舞, 令人眼花缭乱。 比赛时不限人数, 各自独踢; 没有比赛对手时, 也可以单独表演。

2. 舞龙表演与体育艺术

据《春秋繁露·求雨》 记载, 汉代求雨, 因节令不同而祭礼不同, 都离不了舞龙: 春旱求雨舞青龙, 夏旱求雨舞赤龙, 秋季求雨舞白龙, 冬季求雨舞黑龙[15]。舞龙不仅是一种集体的健身活动, 也是一项集体的技艺技巧。

3. 龙舟歌舞表演与体育艺术

龙舟竞渡和龙舟歌舞表演, 是龙舟的两种形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出土的铜鼓《羽人划船纹》, 一人跨坐船头, 三人坐在船中双手划桨, 二人手执羽仗在船上起舞, 一人高坐在栅台上, 好像是指挥者, 一人在船尾用桨代舵。

4. 马术表演与体育艺术

山东省滕州市出土汉画像石《骑者图》, 画中有八幅骑马者的图像。 其中有三幅表现高超的骑术表演: 一幅是立骑, 另一幅是用双手舞动彩带, 还有一幅则是在马背上做手倒立, 并有造型, 两腿前后大分开。 马术表演到了唐代, 发展成为“马舞” 表演, 马戏成为专业艺人的演技。

四 结语

中国古代体育艺术文化, 随着社会生产、 生活、 战争、 宗教等需要而产生。 它发端于原始舞蹈, 发展于巫、 舞、 武三股力量。 在巫、 舞、 武诸因素的影响下, 体育艺术在历史文化中演变和传承。 作为原始生活中传情达意的身体动作形式, 原始舞蹈是生命情感的质朴表达, 是真正的体育艺术。 “巫舞” 作为人类较早的文化现象, 与身体的运动、 舞蹈融为一体, 是体育艺术最初的文化形式。 “武舞” 逐渐演变为武术, 舞与武的结合勾勒出体育艺术完美的形式和形象, 构成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精髓。 乐舞以歌舞为主体, 融合各种技巧、 杂技、 武术、 百戏等表演, 成为体育艺术文化现象不可忽略的部分。 乐舞的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体育艺术的发展。

注释

[1] 崔乐泉: 《中国体育通史》 (第一卷),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 第51 页。

[2] 《闻一多全集》 (一), 三联书店, 1982, 第195 页。

[3] 胡小明: 《体育人类学》,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 第6 页。

[4] 崔乐泉: 《中国体育通史》 (第一卷),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 第45 页。

[5] 宋兆麟: 《巫与巫术》,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9, 第345 页。

[6] 崔乐泉: 《中国体育通史》 (第一卷),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 第56 页。

[7] 王克芬: 《中国舞蹈发展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第92 页。

[8] 刘秉果、 赵明奇: 《汉代体育》, 齐鲁书社, 2009, 第42 页。

[9] 张燕婴译注《论语》, 中华书局, 2006, 第145 页。

[10] 王圻: 《续文献通考》, 现代出版社, 1986, 第32 页。

[11] 济南市博物馆: 《试谈济南无影山出土的西汉乐舞、 杂技、 宴饮陶俑》, 《文物》 1972 年第3 期。

[12] 崔乐泉: 《中国体育通史》 (第一卷),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 第222 页。

[13] 山东省博物馆: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汉画像石选集》, 齐鲁书社, 1982, 第224 页。

[14] 任海: 《中国古代体育》,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1, 第10 页。

[15] 崔乐泉: 《中国体育通史》 (第一卷),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 第233 页。

猜你喜欢
乐舞舞蹈艺术
“非遗”传统舞蹈的当代构建与审美表达——以朝鲜族农乐舞为例
龟兹乐舞
学舞蹈的男孩子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舞蹈课
纸的艺术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敦煌乐舞团艺术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