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茜 李永霞
中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创新、专业知识能力较强,传统教学根本无法让学生提起兴趣,为此应深挖教材,分析学生学习特点,寻找语文学习与装饰专业结合的切入点,利用信息技术,开创语文教学的新模式。
应用文写作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实用性文体。但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应用文教材滞后、教师教法老套,学生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可能上教师感到教学的压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完成应用文的学习。应深挖教材,研读大纲,转变教学模式,与专业接轨。比如,在讲责任书时,为引起学生重视,教师可从其专业建筑施工安全入手,借助VR设备,逼真地模拟现场施工场景,并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施工不当会引起的双方责任的纠纷,责任书的明确在施工前对维护双方利益的重要性,课堂上学生兴趣倍增,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在讲日常类文书海报时,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为一个装饰公司,利用专业课中所学的平面设计为自己的装饰公司设计一款开业海报,并将所学海报书写的格式和内容编辑到海报中并上台展示。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应用文学习也变得妙趣横生。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它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常常是让学生品读语句、观赏视频,但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以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叶文玲的这篇《洛阳诗韵》为例进行分析。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每每教读此文,便情不自禁地为之陶醉,为之折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常常思考并积极尝试:如何点燃莘莘学子心中那份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和地域家乡文化的热情,如何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有效的和专业对接,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为了让课堂因专业渗透而精彩,可以把班级学生按文本特点和特长分为古、美、绝、奇四个制作小组,让学生合作中发挥专业优势,如古色古香小组在网上查找资料,用专业卡纸制作白马寺齐云塔建筑模型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古塔古寺的神韵;美丽印象小组利用专业中3D技术制作了牡丹家装效果图让学生感受到牡丹雍容华贵之美;绝对好瓷唐三彩手工艺品制作小组用装饰材料丙烯、陶泥制作的万花瓶和福盘,感受唐三彩之绝世风姿;奇光异彩龙门石窟宣传小组用装饰平面设计软件制作龙门石窟宣传页,感受龙门文化之精神。为了进一步传承弘扬地域文化,课后让学生制作“游华夏、寻汉风、览民情”地域文化电子名片,再展中华风情,弘扬爱国情怀。既凸显专业优势,挖掘了学生潜力,提升创新意识,又深悟文本情感,弘扬文化,学以致用。
古典文学大师叶嘉莹先生说:“诗词中有生生不息的力量,诗让我们的灵魂不死”。祖国未来的大国工匠需要传统文化的熏陶,更需要来自经典诗词中不灭的力量。诗词强大的魅力可以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在心灵的洗礼中提高修养。如学习了《滕王阁序》这篇文章后,可以开展“诗词中的建筑”的活动。让学生先来找一找哪些诗词中有描写建筑的语句,从诗歌《登鹳雀楼》《黄鹤楼》《登幽州台歌》到诗文《滕王阁序》《阿房宫赋》《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引领同学们循着诗人的踪迹,品味古诗词中建筑的魅力。与此同时,让学生将这些诗词中的建筑描绘出来,并拍摄照片,上传至班级群,并通过网络投票评选出“最美建筑”。语文与装饰专业的融合,引领学生走进诗词中建筑的天地,领略诗词中建筑的文学艺术之美,感受古老建筑中的深刻文化内涵。那一首首诗,一处处建筑,一幅幅作品,都让人们回味无穷。
小说凭借其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及独特的构思在语文教学中颇受学生喜爱。学习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在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对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贾母这些重要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特点分析之后,为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贾府的豪华讲究、认识到贾府显赫的社会地位,结合建筑装饰专业学生特点,可让学生先在文本中找出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相关的语句,理清思路,再画出或用装饰CAD软件制作出贾府平面布局图,学生在绘画和制作过程中加深了对名著文本内容的理解。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势,也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举措。它是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拓展学习内容,在活动中扩宽学生视野,使语文课的学习更立体化、多元化。例如为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经典古诗的艺术魅力和美育价值,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有效对接专业,开展《诵读古典诗歌弘扬传统文化》——古典诗歌诵读综合实践课。以装饰18~1班作为试点班级,以诗词为切入点,并充分挖掘古典诗歌中的建筑元素,根据古建筑相关的内容分为四个主题:亭、台、楼、阁,并分为四个与之对应的小组,四个小组的学生在网上查找对应的中国代表性建筑和相关诗句,并分别画出相关建筑,运用停顿、延长、重音、语调四种诵读方法练习诗歌诵读。为了展示学习成果、分享进步的喜悦,课上教师设计了展示交流环节,引领学生的诵读走向课堂的高潮,以此架构起传统文化和装饰专业对接的桥梁。亭小组选取杜牧的《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停顿得当、慷慨激昂,不屈不挠。台小组选取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字音延长,格调悠远,感受浑厚博大之气。楼小组选取崔颢的《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重音明确,气势磅礴,感受阔达沉雄之势。阁小组选取王勃的《滕王阁》“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语调多变,错落有致,感悟寄慨遥深之意。课下教师将学生视频上传至教学平台,学生反复观看,纠正发音,提升朗读水平。借诵读使诗歌内在情感外显于形、彰显于声,借助专业为诗歌的学习推波助澜,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与感受能力,使诵读实践反哺于古诗文及专业的学习。
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语文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中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一方面要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另一方面为“培养学生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3D-MAX、VR技术、建筑CAD、平面设计、扫码评价多种信息技术的运用,使语文教学逐渐摆脱传统教学模式,赋予语文教学全新的生命与活力!与建筑装饰专业信息技术的融合,只是创新路上的一个方面,教师要继续前行,寻找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