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口译课程需求与教学现状调查

2019-03-20 14:25:11张曼妮杨淑芬武昌首义学院外国语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口译应用型问卷

张曼妮 杨淑芬 武昌首义学院外国语学院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当前区域经济对口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应用型高校也更加重视口译课程。但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就业方向决定了地方高校的口译教学不能盲目跟从重点综合院校或外语类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其口译教学应基于学生的学情和需求,结合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与目标,探索符合地方应用型高校学校学生语言水平及认知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口译教学模式。

一、调查研究设计

课题组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的形式,对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东湖学院、华夏理工学院、武汉商贸学院等5所湖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口译课程的年级进行了随机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70 份(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回收和处理数据),并访谈了部分学生代表和口译教师。调查问卷共计25 道题,包括24 道选择题(其中多选题至多选三项)和1 道主观题,主要调查学生口译学习的动机,对口译学习的需求,包括对口译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授课方式、考核方式及对口译教师的需求,还涉及学生的语言水平、对自我发展的预期和对口译教学的建议。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语言水平一般,口译学习难度大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被问卷学生只是因为口译课是学校安排的必修课程而参加学习,反映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是特别强,导致学习时比较被动。被问卷学生中有近七成通过了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但超七成的学生认为自己目前的英语水平一般,甚至有8.2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不及格。这一结果表明,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基础不够扎实,且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能力缺乏自信。问卷显示52.94%的学生在口译课堂上紧张焦虑,11.18%的学生甚至感到非常焦虑。访谈中也有学生提到上课进行口译训练时“害怕老师点到自己”,“听的时候头脑发懵,即便听懂了也无法快速反应”,“上课老师讲解时还好,轮到练习时间就压力山大”。

学生认为自己在口译学习和实践中的主要困难也集中在语言能力和口译技巧不足方面,其中“速记能力不够(76.47%)”、“口语能力差(48.82%)”和“听不懂(40.59%)”是最主要困难。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百科知识缺乏和心理情感因素(注意力容易分散、临场应变能力不强、心理素质差等)会给口译带来困难。因此,学生最想通过口译课程学习取得的进步前三位分别是“提高英语语言能力(65.88%)”、“提升口译能力(48.82%)”和“掌握口译方法与技能(41.18%)”,该结果显示学生口译学习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语言能力和口译技能方面,这一点与目前口译教学的目标一致。

口译是一项对译员语言能力、文化知识储备和心理素质要求都相对较高的活动,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双语能力是口译技巧和方法学习的基础,语言能力不够会导致学生口译学习困难大和心理不稳定,影响口译现场表现。

(二)学生对口译课程的期待和需求

1.授课内容:使用真实语料,重点训练口译技能

对于口译课程的课堂学习材料,希望采用“实践教材(40%)”和“网络视频(39.41%)”的学生最多,反映了学生希望通过真实语料的学习和真实情景的操练来提升自己的实战能力。希望采用国内、外教材的学生仅有10.59%和7.65%。超过八成的学生认为课堂使用的教材一般或表示不满意。这对口译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使用教材,教师需要挑选合适难度的口译音、视频和文字材料指导学生操练。“在口译课堂上最渴望学习但觉得教授还不够的(至多选三项)”,近六成学生选择了“口译技能(58.24)”,“笔记技能”、“语言技能”“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能力”“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等的选择也都超过三成。学生期望的教学重点也集中在“口译技巧(60%)”、“口译的流利度(54.71%)”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54.71%)”。大部分学生认为口译技能的学习能帮助他们提高口译水平,实际上口译技能学习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的基础之上,语言能力的缺乏会限制口译技巧发挥作用。

2.授课方式和课堂组织:希望讲练结合多实训,课内外操练积极性不够

关于口译课程的授课方式(至多选三项),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应当“学生操练与老师讲评相结合(76.47%)”,且“讲解过程穿插视频播放,小组讨论等方式(62.94%)”。也有超三成的学生认为应当“让学生组织课堂内容,主要进行口译实训(33.53%)”。对于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学生认为老师应当“设置场景,让学生分组模拟口译实践(39.41%)和“课前给出主题,学生了解相关背景(34.71%)”。以上数字显示,学生对口译课程的性质认识清楚,都认可这是一门极具实操性和技能性的课程,大量实训和操练不可少。在口译入门阶段,老师表示多会选择文字材料让学生进行视译,之后再过渡到听录音练习、观看真实现场演讲、讲座等视频练习,再到情景模拟口译。

调查显示学生也最倾向于通过“与同学进行英汉口译练习(54.71%)”、“和外国人进行英语交流(54.71%)”和“参加社会实践(53.53%)”的方式提高口译能力。但问卷也显示,在口译学习上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外的投入程度并不高。36.47%的学生认为自己“课上不积极,课下练习机会少”,“课上积极,课下几乎不参与”和“课上积极,但课下被动参与”的分别为26.47%和25.88%。这一数据,与访谈教师得到的信息一致,课上课下学生对口译学习的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还不够。

学生自己练习不积极与其希望课堂多操练似乎相矛盾,但从师生访谈中不难看出原因:一方面,目前尚处于口译基础入门阶段,学生语言能力不足,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和双语转化能力不够,导致其感到完成口译实践难度较大,学习过程中信心不足,挫败感较强;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也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语言基础不牢,教学活动推进困难,须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本功,尤其是加强高级听说方面的训练。这正是应用型高校口译课程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否应当“以训练双语口头表达的准确流畅为主,口译技巧训练为辅”。

3.课程设置:口译课时偏少,课程设置待改进

目前大部分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的口译课程从大三开始开设,一般开设两个学期,每学期课时多为32 学时,每周2 学时,以口译入门课程为主,翻译方向会开设相关其他课程。66.47%的学生希望口译课时适当延长,28.82%的学生希望课时减少一些,这也与之前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语言能力不足或对口译不感兴趣的学生会希望课时减少。对于是否希望增设课外口译实践活动来补充口译课学时,50%的学生兴趣一般,31.18%的学生非常希望增设。调查的几所学校中,学生参加口译社会实践实习的机会较少,偶有优秀学生在广交会等担任陪同口译。教师访谈中也多认为口译学时少,无法满足教学和学生大量训练的需求,需要适当增加学时或增设课外实训的学时,巩固课内学时内容,教师可以有的放矢的安排小组或个人的口译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学习效果。

4.口译教师: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学生普遍认为口译教师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素质(至多选三项)是“得当独特的口译教学方法和水平(80%)”及“丰富的口译实践经历和经验(73.53%)”,48.24%的学生也认为“精湛的口译专业技能”也是最重要素质之一。66.47%的学生认为口译教师区别于其他英语课程教师的主要特点是“具备丰富的口译实践经验”,60%的学生认为口译教师“能为学生提供口译实践机会”,48.82%的学生认为口译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上有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对口译教师作为译员的业务素质和作为教师的素养都是很高的要求。目前受访高校的口译教师基本上都有一定的口译实务经验,部分任职过专业口译员,但优秀口译教师仍然较缺乏,老师课时压力较重。聘请翻译专家和在职专业译员进入高校任兼职口译教师,也是对师资队伍的有力补充,能提供给学生更具实践性的经验和方法。

5.考核方式:希望更重视平时成绩,引入小组协作口译

44.12%的学生希望口译课的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期末考试成绩为辅”,39.41%的学生认为应当“参考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与高校对学生成绩考核越来越注重形成性评价,讲求科学全面的考查学生能力的做法一致。学生最希望的考核方式是“小组协作口译(50%)”,“情景模拟(48.82%)”和“听录音口译(43.53%)”。小组协作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做口译时的压力,降低焦虑程度,考试时能更好地表现。

6.自我发展预期

半数的被问卷学生对是否从事与口译相关的职业持不确定的态度,有三成的学生表示基本不会,10.59%的学生表示一定不会。即便从事相关工作,66.47%的学生选择“接待陪同”口译,41.76%选择担任“中小型会议”口译,38.82%选择担任“演讲和讲座”口译。这基本上与学生对自身的语言能力认识一致,也比较符合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市场和地方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的口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增强口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关键的是通过改进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口译能力。

(三)学生对口译教学的其他建议

不少学生提出了教师上课采用的视频有趣,能增加学习兴趣;希望多增加口译小组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让更多学生有机会锻炼实践能力;希望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度,PPT 教学和文本翻译过于单调;希望多教实用技能少理论;综合学生的水平选材,提供材料背景;配备更多口译老师教学和指导练习等。

三、结语

本次调查结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口译教学需要课内外的结合,线上线下的结合和多种教学模态的结合,注重语言和口译实践技能训练。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应用型高校需要结合学情和校情、市场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设置英语专业的口译课程目标,教师的教学内容、课堂设计和教学方法等也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度,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口译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猜你喜欢
口译应用型问卷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问卷网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问卷大调查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
问卷你做主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