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伦理剧热映的传播原理初探
——以《都挺好》为例

2019-03-20 14:25:11潘倩文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戏剧与影视系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都挺好伦理符号

潘倩文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戏剧与影视系

伴随着家庭伦理剧《都挺好》的热播,电视剧中所展现出的家庭环境及主要人物的成长轨迹被受众广泛地讨论,在展现主人公成长路程的同时也记录着时代变迁下文化及道德价值观的流变。自1958年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开始,以家庭为单位的创作模式一直在创新中延续其叙事内涵,并成为中国电视剧类型的典型代表,家庭伦理故事片和电影的前期实践为家庭伦理剧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文以电视剧《都挺好》为例,浅析当代家庭伦理剧对受众的影响及其热播所反映出的传播原理。

一、家庭伦理剧热映原因

(一)社会语境延续“家文化”的传统

国产电视剧自诞生之初就以家庭伦理剧的样式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以当代家庭为叙事背景的电视剧题材不断创新,先后已有数十部反映当代家庭的优秀剧作。当代电视剧擅长以家庭为背景,夫妻矛盾,亲子矛盾是此类电视剧中不可或缺的故事情节,现实中的生活素材为这类电视剧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叙事题材,对亲情的诠释是我国家庭伦理剧叙事永恒不变的内核,由此披露出的社会现状以及引导受众对自我家庭和亲情的包容与温情回归是这类作品获得极高口碑的主要原因。

(二)苦难加大团圆的叙事模式

在剧中,苏明玉成年后开始了对其原生家庭的反叛,依靠自我拼搏获得社会的尊重,进而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女性形象。与之相反,苏家的男性形象设置都弱于苏明玉。这一人物形象设置,不仅丰满了剧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更凸显了新时代中式家庭性别及角色的转变,展现出当代平等的性别观与价值观。在叙事上,明玉的成功为明玉回归苏家埋下伏笔,在剧终,明玉为老宅贴春联的情节,凸显她历尽磨难后选择宽恕家人,是其自我救赎与回归亲情的体现。

二、都市情感剧的热现象的传播原理分析

(一)“把关人”:具有自我把关意识的制作团队

把关人概念由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把关人或称为守门人,是在向受众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有权控制信息的流量和流向,影响着对信息的理解,决定让哪些信息通过以及如何通过的人或机构。”①勒温认为,在研究群体传播时,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在中国的影视市场中,除了严格的审查制度和政策把控之外,一部电视剧价值导向的把关人也是该剧的制作团队。

时下都市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泛滥的现象也引发过热议,电视剧的创作与受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普通受众的收视心理也具有共性,即对相对轻松愉快、娱乐性较强的综艺节目以及具有故事情节、有较强冲突性的影视剧表现出共同的关注,因此导致电视剧的创作可能会出现低俗化现象。《都挺好》这部电视剧家庭伦理剧如何避免俗套的故事情节及人物设置问题的,借助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理论,我们可以对这部家庭伦理剧热映现象进行剖析。在众多的把关人中,《都挺好》的原文作家阿耐是第一位的把关人,她要把关剧本呈现出怎样的状态的“门渠”,如何做好自我把关,避免为追逐商业利益忽略作品的内涵。阿耐的作品中不乏小人物成长奋斗的故事,不论是《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关雎尔、邱莹莹还是本部剧中的苏明玉,她塑造典型女性形象的手法极其契合当代电视受众的心理,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不失矛盾冲突,在激烈的矛盾冲突解决背后是家庭的温情,每一个人物形象都非常鲜活且具有典型性,是现实家庭中的镜像,而不是仅仅是对准中产阶级的嬉笑打骂的复刻。

(二)文化传播:符号意义与美学形式并存

信息是传播的材料,“意义的影子”,通过编码变成符号及文本,传达意义。不同视域中的符号、语言或意向,都是有意义的携带者,任何一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及形式建构。②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它通过视听的融合,建构出文化意义,在电影艺术中不乏符号意义与美学形式共存的代表。贾樟柯在其电影《天注定》中使用晋剧烘托影片故事情节的主题,这一艺术手法在家庭伦理剧《都挺好》中得到了采用。评弹在作为苏州文化符号的代表,在本剧中,评弹的使用交代了故事的发生背景,在叙事之中传递了信息与情感,也

在作为背景音乐时烘托剧中人物的心境,例如在突出苏明玉和石天冬的关系时,背景音乐是评弹《白蛇传—赏中秋》,讲述的是白娘子和许仙在中秋时泛舟西湖赏月的恩爱场景;在苏明玉为商业伙伴道歉而干白酒时,背景音乐是评弹《三国演义—战长沙》,用以凸显苏明玉的人物性格和商场竞争的激烈与残酷。评弹的使用使电视剧这一通俗文艺样式具有了如电影一般的符号表象意义,增强了影视艺术传播的符号意义与美学形式。电视剧作为当代大众文化的代表,一直以叙事为主要诉求,艺术形式要弱于叙事内容。伴随着大众审美的提高,电视剧开始注重美学表达,强调电视剧的文化色彩和符号意义。

(三)传播效果:受众的反馈与传播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而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③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视剧在电视和网络视频平台进行播放,电视剧的思想和价值导向会对受众产生直接的影响,对受众产生的传播效果从收视率、弹幕评论以及评分都能得到体现。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受众作为互联网用户,在微博、朋友圈、豆瓣等社交平台推荐口碑好的电视剧,并以剧作的特点和话题展开讨论,用户不再只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而是信息的传递者,影视传播层级的重构彻底改变了单一的线性模式,使文化传播更加自由,也将电视剧的影响扩张至最大范围,优秀剧作的正确价值观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受众,通过正确的导向提高受众的思想认识。

三、不落俗套的家庭题材

电视剧应该具有高价值的故事内核,家庭是中国社会中最小的单位,如何能避免之前父母和子女的形象则需要编剧下功夫,如何丰满人物形象,使之典型、却不枯燥。剧中从给子女惹麻烦的父亲、欺负妹妹的二哥、不负责任的大哥,还有耍赖的亲戚,这些人物拼凑出一个糟糕的家庭,无数的麻烦和矛盾冲突充斥在每一对人物关系之中,但面临大的矛盾与问题全家人能团结一致对外。这部剧不走寻常温情路线,避免了受众的审美疲劳,使亲情题材获得差异化发展,但它也是中国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立足于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当代家庭的缩影。

以家庭为单位的当代电视剧是丰富当代人物设置和故事情节的常用手法。诸多电视剧以高考、晚婚等社会热点现象作为叙事背景,《都挺好》将焦点对准家庭本身,以之家庭内部冲突为主要矛盾,平衡了家庭人物的社会分量。由电视剧铺陈出的现实生活百态而引发受众对现实认知的提升,对自我道德感的升华,向观众人生价值观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反观电视剧的创作,伴随着受众甚美的提高,电视剧的创作应该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在数量增多,种类繁荣发展的美学与内涵也该大大提升,如此才能取得震撼人心的效果。

注释:

① 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 版,第54页。

② 潘源:《影视艺术传播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134页。

③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258页。

猜你喜欢
都挺好伦理符号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学符号,比多少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14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00
“+”“-”符号的由来
苏家“都挺好”,美剧“更摩登”
环球时报(2019-03-13)2019-03-13 06:28:10
《都挺好》:探讨现代家庭情感关系
综艺报(2019年1期)2019-01-21 02:02:44
《都挺好》发布演员阵容 姚晨、倪大红“父女”搭档
综艺报(2017年22期)2017-11-24 12:29:55
《都挺好》发布演员阵容姚晨、倪大红“父女”搭档
综艺报(2017年21期)2017-11-04 02:33:19
变符号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