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因建
(德州日报社,山东 德州 253076)
地市党报是各地方党委、政府的主要舆论阵地,也是向全体党员干部以及人民群众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载体,更是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进行联系交流的桥梁纽带,有着极强的公信力与影响力。新媒体的发展对舆论格局的转变存在着颠覆性意义,其转变了人民群众的阅读心理以及习惯,并对受众市场进行了分化,同时还让整个舆论传播生态系统产生了变革,威胁着传统纸媒的生存与发展。在此背景下,地市党报需要积极地探寻符合时代发展的办报策略。
就全国性大报而言,可以做在线内容提供商,而部分区域性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相对薄弱,所以更需要明确定位,摆正姿态。地市党报作为代表某个地方的党报,其属于地市城市,辐射周边地区,具有权威性以及地域性等相关特点,并且这也是其优势所在。其次,平台推广、活动打造以及增强互动性对于明确定位也有裨益。需要注意的是,党报不能够较为单一或过于侧重经济效益来对市场定位进行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党报还具有政治宣传以及舆论引导的职责。
为了能够让地市党报与新媒体之间实现有效融合,需要准确认识新媒体存在的优势与缺陷。新媒体和党报相比之下,拥有数量更多以及年龄段更宽泛的受众,且拥有极强的互动性,传播方式丰富,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党报也存在着许多新媒体未拥有的优势,诸如新闻资源广泛、媒体内容殷实以及制作能力强等,品牌优势十分显著,公信力与权威性强,受众基础大、稳定。但党报存在着宣传功能比重大、时效性弱以及缺乏互动等问题,而新媒体则存在着舆论导向混乱、虚假报道以及公信力较弱等。地方党报要想与新媒体之间实现有机结合,就需要全面地认识到以上优势与不足,做到扬长避短。对此,地市党报需要对自身所具备的强大内容制作能力以及固有品牌予以利用,向受众提供更多的信息获取途径与信息服务,以此来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就品牌塑造而言,地市党报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积累下了不小的社会影响力与公信力,但也需要具备更佳的融汇能力以及更博大的胸襟,运用新媒体来扩宽受众群体范围,提升党报的品牌价值以及影响力。就内容角度而言,新媒体属于地市党报进行发布的新渠道,其可以增强党报的运用价值,使之能够在更大密度与范围中进行传播,以此来扩展党报品牌空间,积累更多的受众。
和新媒体相比之下,党报存在着公信、权威以及责任等相关优势,依然属于对舆论进行引导的主要阵地与载体。就地市党报而言,需秉承精心耕耘与坚守阵地的办报原则,为读者提供权威优质的新闻产品,以便于将党报所具备的引领引导作用充分地展现出来。
其一,秉承党性立报,为民尽责的原则。地市党报属于各个地区事业发展的记录者与见证者,并且党报也有责任与义务为本地生态、政治、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留下权威与全面的记录。因此,地市党报应形成准确的方向感,积极承担其政治与社会责任,以党委政府作为工作开展的中心,贴合社会生活对各类事件予以权威报道。这不但属于党报的职责,还属于提升党报权威性的主要途径。其次,尽管网络当中的海量信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但其中的信息缺乏真实性与可信度,极易误导大众。在当前舆论多元化的背景下,地市党报应适当地借鉴新媒体的优点,诸如开设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号等来获取受众的反馈意见增强互动性,而并非完全向着新媒体的方向进行转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地市党报还应增强对新闻网、手机报、微报、微博、微视等的协同作用,实现中心工作资源信息共融共享,打好“组合拳”、奏响“交响乐”,成倍地放大党报影响力,使党报的声音在“两个舆论场”中变得越来越洪亮,进而实现和新媒体的融合,本着对社会负责、第一大众负责的态度,及时发布理性、权威以及客观的声音,以充分发挥党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其二,秉承内容为王,服务为本的原则。不管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真正吸引人以及引起广泛关注与传播的内容,必然为好内容。所以,就地市党报而言,应遵循“内容建设为根本”的基本原则,向受众提供丰富与优质的精品力作,以此来赢得受众的喜爱与关注。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在第四届国际视通“全球视频媒体论坛”上指出:“不管媒体形态怎样变化,内容依然是最重要的”,要想受众自觉自愿的掏钱来获取文化用品服务或采购,必然时因为内容值得他们去花钱,重点则在于不可替代性、原创性以及差异性。并且,提供更好的服务也是内容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综上所述,地市党报受新媒体的影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存环境,要想谋生存与发展,就需要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吸收新媒体在互动性以及表现力方面的优点,以内容建设为基础,对传统运营模式予以适当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